- 年份
- 2024(10032)
- 2023(14591)
- 2022(12903)
- 2021(12081)
- 2020(10250)
- 2019(23363)
- 2018(23492)
- 2017(45607)
- 2016(24709)
- 2015(27816)
- 2014(27674)
- 2013(27181)
- 2012(24858)
- 2011(22475)
- 2010(22630)
- 2009(21314)
- 2008(20689)
- 2007(18297)
- 2006(16269)
- 2005(14619)
- 学科
- 济(94364)
- 经济(94225)
- 管理(74635)
- 业(68652)
- 企(57275)
- 企业(57275)
- 方法(42622)
- 数学(36801)
- 数学方法(36412)
- 财(28312)
- 中国(27305)
- 农(26349)
- 制(23314)
- 贸(22638)
- 贸易(22627)
- 易(22137)
- 业经(21787)
- 学(19325)
- 地方(17330)
- 农业(16791)
- 银(16753)
- 银行(16715)
- 务(16641)
- 财务(16569)
- 财务管理(16529)
- 行(15968)
- 理论(15770)
- 体(15568)
- 企业财务(15558)
- 环境(15405)
- 机构
- 大学(351641)
- 学院(350314)
- 济(140861)
- 管理(137788)
- 经济(137745)
- 理学(118723)
- 理学院(117458)
- 管理学(115540)
- 管理学院(114915)
- 研究(114612)
- 中国(86728)
- 京(74917)
- 财(69551)
- 科学(68751)
- 所(56907)
- 财经(54829)
- 农(51574)
- 中心(51331)
- 研究所(51189)
- 江(51070)
- 经(49606)
- 业大(49541)
- 北京(47581)
- 范(45685)
- 师范(45306)
- 经济学(42648)
- 院(41773)
- 州(41401)
- 财经大学(40669)
- 农业(40238)
- 基金
- 项目(232690)
- 科学(182826)
- 研究(174357)
- 基金(168343)
- 家(144968)
- 国家(143774)
- 科学基金(123561)
- 社会(109529)
- 社会科(103728)
- 社会科学(103704)
- 省(90136)
- 基金项目(89322)
- 教育(80227)
- 自然(78782)
- 自然科(76858)
- 自然科学(76841)
- 划(75596)
- 自然科学基金(75434)
- 编号(72724)
- 资助(69199)
- 成果(59774)
- 部(51930)
- 重点(51508)
- 课题(49548)
- 发(49150)
- 创(48365)
- 制(45819)
- 项目编号(45220)
- 创新(45117)
- 教育部(44999)
- 期刊
- 济(157780)
- 经济(157780)
- 研究(107885)
- 中国(65563)
- 财(52847)
- 学报(51668)
- 管理(51472)
- 科学(47750)
- 农(47394)
- 教育(40063)
- 大学(39729)
- 学学(37181)
- 农业(32738)
- 融(31963)
- 金融(31963)
- 技术(29539)
- 财经(26676)
- 业经(26649)
- 经济研究(25471)
- 经(22701)
- 问题(21145)
- 贸(18443)
- 图书(18247)
- 理论(18095)
- 实践(16490)
- 践(16490)
- 科技(16341)
- 技术经济(16331)
- 现代(16176)
- 商业(15972)
共检索到519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柯 陆震
由于存在策略博弈、委托—代理等问题,企业自发的产能退出速率常常滞后于市场最优,产能退出机制改进了这种竞争带来的非效率均衡。文章将产能退出归纳为四个时间窗口,对应资本市场、企业内要素市场、产品要素市场等不同机制。我们发现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与市场力量间存在多处相悖,弱化了政策效果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反复性。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内要素市场的落后迫使产品要素市场承担着过度的产能退出压力,突出了社会保障、再就业等方面的不足。建立完整的产能退出机制迫在眉睫,在社保等短板得到改善前就贸然停止政府干预,将使社会承受过多破产引发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退出策略 产能调整 非效率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柯 陆震
由于存在策略博弈、委托—代理等问题,企业自发的产能退出速率常常滞后于市场最优,产能退出机制改进了这种竞争带来的非效率均衡。文章将产能退出归纳为四个时间窗口,对应资本市场、企业内要素市场、产品要素市场等不同机制。我们发现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与市场力量间存在多处相悖,弱化了政策效果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反复性。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内要素市场的落后迫使产品要素市场承担着过度的产能退出压力,突出了社会保障、再就业等方面的不足。建立完整的产能退出机制迫在眉睫,在社保等短板得到改善前就贸然停止政府干预,将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退出策略 产能调整 非效率均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晓杰
产能落后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以往淘汰落后产能的手段单一,呈行政的、人为的、零散的特征,不仅没能实现淘汰目标,反而呈现"越淘越多"的怪现象。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淘汰机制,以系统的思路实现落后产能退出,鼓励先进产能发展的双重目标。本文以河北为例,对落后产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构建淘汰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
关键词:
河北 落后产能 退出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国 高越青
产能过剩不仅阻碍了中国工业生产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剧了整个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而市场退出障碍是导致产能过剩长期存在且难以化解的重要原因。产能过剩行业普遍存在的市场退出障碍,具体表现为落后产能淘而不汰、兼并重组流于形式、地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退出、债权银行救济"僵尸企业"阻碍市场退出等四个方面。要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必须消除现有市场退出障碍,并建立起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本文首先通过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对当前的市场退出障碍成因进行剖析,然后从扫清市场退出障碍(短期措施)和建立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长期措施)两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建立起长效的市场退出机制。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市场退出 长效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文彬 李方一
基于我国多年份投入产出表和结构分解模型,对高耗能行业总体及各个分行业19972012年的增加值增长趋势与动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内,以投资为主的内需增长一直是高耗能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因,而进口增长与增加值率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动因。20022007年,出口扩张和技术变化对高耗能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强,但在2007年后出口的贡献大幅下降,技术变化导致高耗能产品作为中间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下降,最终导致行业产能过剩、增加值率不断下降。基于动因分解结果,从需求侧角度为化解产能过剩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耗能行业 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 动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爱雪
本文在回顾供给侧改革相关研究背景基础上,结合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历程及各时期与之相关的政策,采用新供给理论研究方法探讨我国当前钢铁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文章说明解决过剩产能问题的现实性与必要性,并从理论与实践上重点阐述了我国钢铁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迫切需要。最后,基于前面的研究基础,提出我国钢铁行业实施供给侧改革需要破解的难题以及实施供给侧改革相应的路径。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钢铁行业 产能过剩 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帅帅 邢美慧
全球性钢铁产能过剩背景下,中国国内钢材价格与进出口钢材价格会呈现为交互影响的特征。本文借助VAR和VECM模型考察了国内钢材价格、出口钢材价格与进口钢材价格等三组变量的关联性,立足国内视角考察国际钢材价格传导机制及其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中国国内钢材生产以国内消费为主,但依然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国内钢材价格在三组钢材价格组成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能够显著影响出口钢材价格和进口钢材价格。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海
2005年以来,我国钢铁等一些重化工业行业在投资、生产的快速增长过程中,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产品特别是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落后产能退出难,比重高,影响着行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如何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是我国当前乃至"十一五"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推进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瑞杰 孟祥慧
区域间潜在发展效应、资本和劳动等投入要素的区域间流动都可直接或间接形成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通过集聚效应机制造成区域生产率差异,进而影响产能过剩的空间分布。采用生产函数法,引入空间溢出效应,测得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并讨论了区域经济溢出效应对产能过剩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2016年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平均值为65%,存在较为严重产能过剩问题,并具有明显波动性;东部地区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区域分布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集聚效应机制,使得东部地区生产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集聚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能利用率 溢出效应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产能过剩是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是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一种自然治理。因此,不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危机的根源就没有被解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世界各国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措施治标不治本,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机遇。我国应该采取的政策包括:(1)紧缩货币以消除资产价格泡沫并降低和固化金融资产和房地产的预期收益率,降低企业投资于实体经济的机会成本;(2)调整我国的产业结构,淘汰低端产业,发展高端产业;(3)为企业创造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超 苏冬蔚
本文从实物期权的视角,研究产能过剩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跨国经营对企业价值的驱动作用。根据实物期权理论,跨国经营赋予企业一系列增长期权和转换期权,有助于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提高运营弹性和决策柔性,从而降低业绩下行风险并提高业绩上行潜力。为此,本文构建出2008—2016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产能过剩背景下跨国经营的实物期权价值,发现跨国经营能显著降低产能过剩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下行风险并提高其业绩上行潜力,而且东道国政治风险越高、东道国与中国经济关联度越小或东道国市场规模越大,跨国经营的实物期权价值就越高。研究结果表明,深入考察东道国政治风险、经济关联度及市场规模等影响实物期权价值的外部环境因素,建立健全海外政治和经济风险管控体系,同时,合理选择境外投资地点及其广度与分散度,积极优化海外投资区域布局,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国际化道路,从而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化解产能过剩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健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认识产能过剩的内涵及形成机理,产能过剩是一种经济现象,其正面效要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一些领域所谓的产能过剩只是暂时的虚假的现象。因此,对于一些领域出现的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不要急于盲目干预,而应审慎对待,否则会导致供给不足,引发物价上涨。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生产过剩 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晓华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产能过剩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从潜在、阶段性过剩转变为实际和长期性过剩,从低端、局部性过剩转变为高端、全局性过剩,产能过剩问题非常严重。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既有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体制原因,又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的结果。针对当前严重的产能过剩,本文提出若干产业政策改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东辉 万子涵 侯美鹏 杜志章
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经过一段时间试点,农村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主要面临着农民腾退意愿不高、村集体回收能力不足以及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等问题。推动该机制进一步完善,首先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好农民切身利益;再就是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既要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也要防范化解可能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此外,还要完善相关的制度法规,重点明确宅基地的物权属性和法权关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孔东菊
户籍改革背景下,引导农民自愿有序退出空闲宅基地对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来自安徽省农村的调查结果显示,具备退地条件的农户越来越多,但愿意退出的较少。究其原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承载的复杂功能形成外部障碍,无偿取得与无期限使用导致农户退地缺乏外在压力,低标准补偿抑制了农户退地的内在动力,退出机制缺失对农户退地造成现实困难。需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回归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权能,以破除农民退地的外部障碍,提高农民退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和建构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机制,为宅基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退出机制 用益物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