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0)
2023(7127)
2022(6102)
2021(5622)
2020(5067)
2019(12042)
2018(12155)
2017(25386)
2016(13762)
2015(15992)
2014(16353)
2013(16562)
2012(15855)
2011(14585)
2010(14933)
2009(14181)
2008(14278)
2007(13221)
2006(11598)
2005(10609)
作者
(41427)
(34682)
(34406)
(33068)
(21724)
(16473)
(16054)
(13594)
(12717)
(12361)
(11607)
(11408)
(10969)
(10836)
(10831)
(10820)
(10676)
(10263)
(10079)
(9983)
(8660)
(8627)
(8493)
(7990)
(7791)
(7781)
(7697)
(7689)
(6972)
(6915)
学科
(63988)
经济(63932)
(36576)
管理(36458)
方法(28935)
(27682)
企业(27682)
数学(25897)
数学方法(25719)
中国(18140)
(17813)
(14919)
(14153)
贸易(14147)
(13984)
(13754)
业经(12654)
地方(11816)
(11601)
银行(11575)
农业(11311)
(11100)
(11086)
(10138)
金融(10136)
(9426)
(9279)
(8393)
财务(8376)
财务管理(8347)
机构
大学(208887)
学院(208600)
(91933)
经济(89994)
管理(78166)
研究(72502)
理学(66341)
理学院(65610)
管理学(64679)
管理学院(64273)
中国(55969)
(44474)
(43087)
科学(42230)
(37934)
(36323)
研究所(34054)
财经(33958)
中心(33030)
(31836)
(30503)
业大(29987)
农业(28675)
经济学(28674)
北京(28670)
(26720)
师范(26496)
经济学院(26191)
(25464)
(25420)
基金
项目(127166)
科学(98661)
研究(95226)
基金(90600)
(77931)
国家(77290)
科学基金(64614)
社会(59403)
社会科(56224)
社会科学(56205)
(49713)
基金项目(48007)
教育(43899)
(42062)
编号(40353)
自然(39814)
自然科(38781)
自然科学(38767)
自然科学基金(38074)
资助(37620)
成果(34073)
(29348)
重点(28940)
(28620)
课题(27612)
(26232)
教育部(24948)
(24633)
创新(24615)
科研(24394)
期刊
(103398)
经济(103398)
研究(63821)
中国(38430)
(33055)
(32203)
学报(30343)
科学(27693)
管理(27184)
大学(22593)
(22389)
金融(22389)
农业(21909)
学学(21119)
教育(20830)
技术(17798)
业经(17589)
经济研究(17081)
财经(16920)
问题(14892)
(14601)
(13578)
国际(12015)
(11524)
理论(11484)
商业(11456)
技术经济(11277)
实践(10354)
(10354)
统计(10333)
共检索到315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伟连  邹晓东  
在产学研合作发展过程中,不同企业、区域和国家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从总体上看,产学研合作模式呈现出从短期向长期、从松散走向紧密、从技术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产学研合作主体、过程、方式、动力、趋势等方面的考察,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炼  
影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有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并不是最主要原因,高校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地方。由于每个企业接受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学生数量有限,即便是有一定的减免税政策,企业获利不多,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高校只有在宣传和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时,努力把握企业利益重点,才能被企业认同并被接受。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减免一定的税额或其他优惠政策,固然是十分必要,但如果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支持学校上,通过项目和经费支持,引导高校走出校门主动与企业合作,效果会更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连燕华,马晓光  
本文根据创新经济学理论探讨了产学研合作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过程,从合著论文、科技奖励、企业委托研究和企业购买国内技术等角度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产学研合作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同时对产学研合作与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合作发展与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向国际化、绿色化转型,但我国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存在经济效益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国际和国内双重巨大压力,迫切要求各产业进行转型升级。产业整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其作为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大战略,在优化资源配置,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产业整合的模式、动因及趋势方面对我国产业整合进行探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永彬  刘昌新  王铮  史雅娟  
本文首先比较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在部门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进而利用Markov模型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的走势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降低能源强度的贡献。比较发现,我国各部门能源强度显著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且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第三产业过低的产业结构均造成我国碳排放居高的现状。与美欧日相比,我国降低能源强度的减排潜力分别为24%、60%和53%;产业结构演变的减排潜力分别为40%、32%和28%。未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近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调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5.3个百分点。但是各产业比重变动幅度到后期变慢,趋于稳定,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强度贡献越来越小。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强度将比2007年分别降低52.2%和68.9%,相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贡献度从15.44%下降到7.86%。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雪峰  
经过多年演进,我国纵向多层次、横向多元的立体式、金字塔型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的地位得以确立。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和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整体进入数量减少、结构优化,规模扩张放缓、单位面积交易额减少,摊位面积继续增加、商户规模化经营阶段,呈现出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转型物流园区、智能商城的新趋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耀  李坤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周宵  孟续铎  
2013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6%的控制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区域转移明显,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共赢的局面,三是出现了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四是产业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并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产业。今后一段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将引起就业形势改变和政策重点调整。为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宪  
银证合作是在分业经营法律体系下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选择。《证券法》修订后,“银证通”业务被依法叫停。本文总结了我国银证合作的发展历程,剖析了银证合作中利益格局的争端,借鉴银证混业、分业的国际经验,指出银证合作是银行、券商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协调监管、银证结成战略联盟等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吕铁  邓洲  
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十一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制约和影响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问题仍然突出。本文通过对未来5年的发展条件和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并从深化体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明确了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晓华  
产业组织结构是产业的重要特征,不同规模的企业各具优势,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产业组织结构具有一般性的特征,同时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推动下,产业组织结构呈现去中心化、平台化和扁平化等发展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产业组织结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能够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琳  郑刚  杨军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地理邻近视角出发,解析其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影响机制;以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优秀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企业与大学合作创新中的地理邻近效应明显;高技术企业对地理邻近的依赖明显弱于传统产业企业,大型企业弱于中小型企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国琴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实证结果分析表明,FDI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足,而对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过大,从而导致了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建议加大第一产业对FDI的优惠力度,降低第三产业对于FDI的进入壁垒,同时改变第二产业对于FDI的吸收策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锐  谢长青  
通过佛山五区1992—2009年农业生产函数的估计,分析近20年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动规律和各要素的贡献占比,研究认为:农业要素报酬变动排序为:物质投入、科技进步、土地、劳动力;随时间变化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变化加大,要素投放的数量和质量变化都呈现"马太效应"。提出经济发达地区以巩固资本积累为前提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经济欠发达地区着力于发展报酬最高的物质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期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