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0)
- 2023(14771)
- 2022(12924)
- 2021(12063)
- 2020(10231)
- 2019(23211)
- 2018(23344)
- 2017(45294)
- 2016(24525)
- 2015(27635)
- 2014(27319)
- 2013(26893)
- 2012(24725)
- 2011(22365)
- 2010(22637)
- 2009(21164)
- 2008(20822)
- 2007(18476)
- 2006(16513)
- 2005(14781)
- 学科
- 济(94711)
- 经济(94577)
- 管理(79018)
- 业(75033)
- 企(63105)
- 企业(63105)
- 方法(41864)
- 数学(35802)
- 数学方法(35423)
- 中国(28630)
- 财(27228)
- 农(26334)
- 制(23649)
- 业经(22712)
- 技术(20626)
- 学(18792)
- 地方(18427)
- 贸(18018)
- 贸易(18004)
- 银(17552)
- 易(17531)
- 银行(17511)
- 农业(17424)
- 行(16723)
- 务(16465)
- 理论(16397)
- 财务(16395)
- 财务管理(16360)
- 体(15851)
- 融(15676)
- 机构
- 大学(350674)
- 学院(348062)
- 济(141265)
- 管理(140462)
- 经济(138175)
- 理学(121091)
- 理学院(119803)
- 管理学(117990)
- 管理学院(117339)
- 研究(113509)
- 中国(86362)
- 京(74877)
- 财(69195)
- 科学(67388)
- 所(55754)
- 财经(54455)
- 江(51064)
- 中心(50787)
- 研究所(50073)
- 农(49560)
- 经(49291)
- 业大(48445)
- 北京(47790)
- 范(44902)
- 师范(44546)
- 经济学(42496)
- 院(41407)
- 州(41356)
- 财经大学(40422)
- 农业(38500)
- 基金
- 项目(231221)
- 科学(182909)
- 研究(174050)
- 基金(167515)
- 家(143908)
- 国家(142689)
- 科学基金(123526)
- 社会(110203)
- 社会科(104427)
- 社会科学(104403)
- 省(90371)
- 基金项目(89145)
- 教育(79710)
- 自然(78285)
- 自然科(76427)
- 自然科学(76410)
- 划(75382)
- 自然科学基金(75054)
- 编号(71497)
- 资助(67924)
- 成果(59027)
- 创(51622)
- 部(51381)
- 重点(51062)
- 课题(49270)
- 发(49020)
- 创新(47513)
- 制(46247)
- 国家社会(44847)
- 项目编号(44717)
- 期刊
- 济(158094)
- 经济(158094)
- 研究(108054)
- 中国(69509)
- 管理(54762)
- 财(52469)
- 学报(49880)
- 科学(47237)
- 农(45356)
- 教育(41436)
- 大学(38809)
- 学学(36217)
- 融(32302)
- 金融(32302)
- 农业(31200)
- 技术(30754)
- 财经(26789)
- 业经(26148)
- 经济研究(24994)
- 经(22838)
- 问题(20793)
- 理论(18150)
- 科技(18124)
- 图书(17947)
- 技术经济(17497)
- 实践(16504)
- 践(16504)
- 现代(16257)
- 贸(16040)
- 商业(15832)
共检索到519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正 尹玲娜 蔡兵
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形成分析基础上,探讨其内外动力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并针对当前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续总成
协同依赖于参与创新的各主体间的信任水平、诚信以及对公平价值观的共同维护,因而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参与创新的主体若要达到"多赢"的目标,必须在协同进程中充分考虑彼此的利益关切。不同创新主体可以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带来效率提升、效益增加或价值创造。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破解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难题,应着力寻求创新目标、组织结构的共同点,进而培育协同创新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才会更加深入和稳定。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关键词:
自组织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合作收益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琼瑜 李武武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入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理论对产业集群创新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基于CAS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从动力因素的角度以及企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出了改进策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CAS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关键词:
协同学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陶丹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推动技术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但创新成本分摊机制是影响产学研协同合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构建充分竞争市场下的多阶段博弈模型,从成本分摊机制角度探究了如何有效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通过模型扩展与求解,获得成本分摊后的帕累托改善以及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可行路径。结果表明:企业和学研方基于自身收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成本分摊协商无法实现帕累托最优,而轮流出价博弈模型下的成本分摊形成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各方收益,并使整体收益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是一条现实可行的帕累托改善路径,其中,各方获得的收益增量与耐心程度的对比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成本分摊 帕累托最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炜 赵洁
文章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为对象,研究了创新主体间的治理风险分担问题。从创新治理角度,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Shapley值进行优化,分析了如何利用参与主体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损益对治理风险分担值进行调配,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静 冯锋 张雷勇 杜宇能
认为动力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效果,通过分析影响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提出了一种产学研合作的帆船动力机制模型。运用该模型深入研究了我国产学研合作的动力机制,并指出产学研合作应充分认识"合力"的重要性,通过"聚力"、"借力"和"避力"来提升产学研合作效果的政策性结论。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 动力机制 帆船模型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占收 邵莹 吴勉华
高校牵头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处在起步探索阶段,高校在协同创新计划中正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高校协同创新分为高校内部和高校与外部之间的协同创新,并强调高校的内生主动力和带头作用,即高校的动力协同。以高校内部为视角,在对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形成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的动力因素,并针对当前高校内部主动力不足的问题,初步提出了完善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林 王艺 黄冕 胡芳
为研究政府介入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与多元回归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量政府介入行为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项目成功度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政府介入度对项目成功度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同时存在;政府介入度显著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不同的政府介入形式与程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和项目成功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政府对项目模式选择科学指导程度的影响最大,政府对项目审查力度的影响最小,并且过大的审查力度会降低项目成功度,最终得到最优政府介入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选择关系匹配表,为合作主体提高项目成功度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依据。
关键词:
政府介入 协同创新 产学研 项目成功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奇 王玉 付业林
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培哲 菅利荣 刘勇
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泉 吴强 刘欣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推动科技革命全球化,国家整体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成为经济、科技发展的竞争,成为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解决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各国重视。发达国家通过多种举措建立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制,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美国作为产学研合作的发源地,其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获得广泛的成功,并且在合作模式、运行机制、制度创新等方面已经非常成熟。美国产学研合作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