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8)
2023(11202)
2022(9469)
2021(8654)
2020(7140)
2019(16496)
2018(16052)
2017(31757)
2016(17014)
2015(19094)
2014(19001)
2013(18779)
2012(17245)
2011(15496)
2010(15519)
2009(14741)
2008(14370)
2007(12702)
2006(11375)
2005(10354)
作者
(46930)
(39054)
(38932)
(37127)
(24667)
(18664)
(17941)
(14997)
(14796)
(13896)
(13211)
(13038)
(12502)
(12306)
(11948)
(11901)
(11660)
(11466)
(11395)
(11381)
(9762)
(9452)
(9345)
(8896)
(8745)
(8704)
(8675)
(8673)
(7860)
(7617)
学科
(63058)
经济(62951)
管理(54837)
(49215)
(39209)
企业(39209)
方法(25895)
数学(22605)
数学方法(22399)
(22094)
(21113)
(20979)
中国(20510)
业经(15690)
(15327)
贸易(15312)
(15099)
银行(15085)
(15011)
(14484)
(14136)
(12956)
金融(12951)
农业(12452)
(12385)
财务(12356)
财务管理(12318)
地方(12013)
体制(11898)
企业财务(11624)
机构
学院(240348)
大学(240250)
(100776)
经济(98594)
管理(92320)
理学(78807)
理学院(77969)
研究(77307)
管理学(76898)
管理学院(76432)
中国(62479)
(52924)
(50554)
科学(43522)
财经(41115)
(37211)
中心(37124)
(37087)
(36419)
(35753)
研究所(32933)
业大(32480)
北京(31750)
经济学(31596)
(30637)
财经大学(30541)
师范(30389)
(29193)
(28725)
经济学院(28591)
基金
项目(155735)
科学(122936)
研究(118309)
基金(112836)
(97009)
国家(96211)
科学基金(82595)
社会(76641)
社会科(72712)
社会科学(72697)
(60357)
基金项目(59711)
教育(54451)
自然(50807)
(50617)
自然科(49564)
自然科学(49556)
自然科学基金(48661)
编号(48513)
资助(45082)
成果(40258)
(35567)
(34974)
重点(34734)
(33546)
课题(33533)
(32673)
国家社会(31861)
教育部(30997)
创新(30620)
期刊
(113510)
经济(113510)
研究(75299)
中国(48043)
(41419)
管理(34657)
(33325)
学报(32641)
科学(30519)
(27095)
金融(27095)
大学(25899)
教育(25557)
学学(24064)
农业(22657)
财经(20456)
业经(20045)
技术(19993)
经济研究(18310)
(17558)
问题(16159)
(13324)
理论(12594)
(11629)
实践(11363)
(11363)
商业(11287)
现代(11257)
国际(10837)
技术经济(10737)
共检索到365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志宏  
我国以产品免检制度为代表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存在诸多漏洞。产品免检制度是国家通过有形之手干预市场的一种措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产品免检制度的设立违背了法律效力的位阶性,是行政不作为的表现,为权力寻租打开了方便之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应当废止食品、药品类产品免检,完善其他类产品免检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监督、市场竞争和社会监督互补的现代产品质量监督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文钦  
我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的探讨王文钦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各种消费品大量生产,行销各地,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贡献巨大。但是另一方面,一些厂商大肆粗制滥造,以次充好,以假充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如何解决合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问题已刻不容缓。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春  陈斌  
中国企业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假冒伪劣和质量安全问题呈现群体性爆发的趋势,企业成长中的伦理道德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在面对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的较大范围的企业群体性败德行为时,政府管制几乎是失效的。对此问题的理论分析至今主要是针对单个企业的道德行为的研究上,视角过于狭窄。本文认为,这类问题不是单个企业行为所能解释的,而是企业行为、市场特征与政府管制之间的一个互动关系。本文首先探讨基于逆向选择、不道德行为扩散以及法不责众导致管制失效的企业群体性败德行为特征和产生机理;然后,通过建立在创新和败德行为战略选择的混合寡头竞争模型,分析行业结构、企业行为与政府管制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讨论了模型的政策含义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淼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而监管制度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国已加大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介绍了国外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和中国农产品质量监管的现状,对完善中国农产品质量监管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郭宏  赵淑光  
美国产品责任法对许多工业化国家的产品责任立法有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基本理论的演进是生产和消费双方博弈的结果,正是这种博弈催生了法律制度的最优战略选择。本文在分析美国产品责任法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不同产品责任制度下的战略选择,并对我国产品责任法从理论基础、赔偿范围和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道发  
《侵权责任法》对我国多年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成果,做了继承性的系统吸收。与《产品质量法》存在交叉关系,一起构筑了我国完整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但是,作为《民法典》重要组成部分的侵权责任法,对产品责任制度的规定,还有许多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例如,没有细化精神损害赔偿在产品责任中的适用规则,对惩罚性赔偿规定也是一笔带过,模糊的规定会引起适用的混乱。而且,对损害范围界定的争议会引起整个产品责任体系的混乱,这需要加深对产品责任制度的研究。因此,对现有产品责任制度的立法规定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幼民  支娜  
针对中国产品质量低下的问题,利用古诺模型展开理论研究发现,当质量改进存在一次性的创新成本时,进行质量改进的厂商将面临着由质量改进效率决定的阈值条件,通过数值分析也可以发现最有利于质量改进的产业组织结构条件,有效的产权保护也是使质量改进的厂商具有足够利益激励的制度条件。这些条件构成了制约中国产品质量改进的三大条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婧文  宗习均  
国家产品质量监测制度在我国政府质量评价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样本量确定、样本量分配、实际精度计算、结果应用等,是该制度的重要内容。常规的统计调查设计,一般基于精度要求等计算样本量,而国家产品质量监测制度采用复杂的多阶段抽样。除精度要求外,还要结合各阶段现实条件的限制,综合使用辅助信息,探讨如何确定初始样本量、开展样本量分配。本文针对国家产品质量监测样本量设定与分配等关键问题,对我国现行模式加以梳理,对监测得出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产品质量监测制度的完善对策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我国各省(区、市)产品质量水平“南北方地区差异”进一步凸显;(2)学生、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专用产品质量仍然较低;(3)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等领域低质低价产品需求旺盛;(4)部分产业链上下游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农  刘小鲁  
本文分析了政府进入管制对厂商最优质量水平及市场平均质量水平的影响。在模型中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主观推断存在误差 ,而产品需求在短期内保持稳定。财政收入最大化政府设置行政性进入壁垒并对非法进入者进行惩罚。因而 ,非法进入者虽然可以以冒牌的方式进入行业或市场 ,但有面临被处罚的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 ,政府一定有动力实施管制 ,且将查处的力度确定如此水平 ,使得冒牌厂商“打而不死” ;此时 ,市场平均质量水平则低于或等于无管制情形。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在位厂商和非法进入者的均衡质量水平均与管制力度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景睿  王佳梓  
本文将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本引入“成本发现”模型,探讨了制度环境、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6~2014年145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测度其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以政治稳定、政府效率、监管质量、法律规制、腐败治理所衡量的多维制度环境与出口产品质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则呈现U型特征,高中入学率对中低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大学入学率对高收入国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显著。人力资本在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越小;人力资本水平越低的经济体的制度环境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作用越大。该结论与制度环境的边际影响递减和人力资本的门槛作用有关,表明改善制度环境在低收入水平国家更具意义,而提高人力资本在高收入水平国家更为关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戴蓬军  
一、法国农产品质量识别标志制度的特点为了使消费者能够鉴别食品等农产品的质量,法国农业部门制定了一套别具特色的质量识别标志。例如,对于优质产品,使用优质标签;对于载入生产加工技术条例和标准的特色产品,使用认定其符合条例和标准的合格证书;对于以特殊方式生...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国营  宋跃刚  吴耀国  
文章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微观匹配数据,在地区制度环境存在显著差异的背景下研究中间品进口、制度环境与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间品进口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中间品质量效应"以及"中间品多元化效应"机制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提升效果会因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中间品进口来源国、技术复杂度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2)制度环境改善一方面可以直接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强化了中间品进口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中间品进口与制度环境在影响出口产品质量方面存在互补性;(3)文章进一步从动态视角考察了进口持续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得出二者呈现"U"型关系,短期进口无法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持续进口以及适时进入可以显著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本研究为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改善区域制度环境提供了理论与现实支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应松  李慧明  
通过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从信息披露和缩短销售环节角度提出破解方法,提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制度变迁破解思路——建立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制度,可从根源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