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2)
- 2023(14153)
- 2022(12325)
- 2021(11395)
- 2020(9791)
- 2019(22203)
- 2018(22142)
- 2017(43327)
- 2016(23593)
- 2015(26434)
- 2014(26313)
- 2013(26301)
- 2012(24243)
- 2011(22117)
- 2010(21975)
- 2009(20155)
- 2008(19672)
- 2007(17432)
- 2006(15327)
- 2005(13291)
- 学科
- 济(96136)
- 经济(96036)
- 管理(65253)
- 业(64292)
- 企(51515)
- 企业(51515)
- 方法(44389)
- 数学(38563)
- 数学方法(38208)
- 农(26851)
- 中国(26060)
- 财(22151)
- 业经(22097)
- 学(20948)
- 地方(19480)
- 贸(19236)
- 贸易(19228)
- 易(18679)
- 制(17877)
- 农业(17717)
- 技术(15861)
- 银(15085)
- 银行(15014)
- 环境(14899)
- 和(14756)
- 理论(14534)
- 行(14355)
- 产业(14219)
- 融(13797)
- 金融(13796)
- 机构
- 大学(345127)
- 学院(343639)
- 济(137801)
- 管理(135268)
- 经济(134953)
- 理学(117984)
- 研究(117295)
- 理学院(116664)
- 管理学(114716)
- 管理学院(114114)
- 中国(84944)
- 科学(75197)
- 京(73801)
- 农(63026)
- 财(61090)
- 所(60327)
- 业大(56818)
- 研究所(55394)
- 中心(51892)
- 农业(50158)
- 财经(49842)
- 江(48546)
- 北京(46514)
- 经(45245)
- 范(44001)
- 师范(43474)
- 院(42157)
- 经济学(40970)
- 州(39449)
- 经济学院(37307)
- 基金
- 项目(237856)
- 科学(185111)
- 基金(171501)
- 研究(168616)
- 家(151996)
- 国家(150772)
- 科学基金(127549)
- 社会(105519)
- 社会科(100060)
- 社会科学(100034)
- 省(93498)
- 基金项目(92300)
- 自然(84764)
- 自然科(82723)
- 自然科学(82698)
- 自然科学基金(81215)
- 划(79175)
- 教育(76269)
- 资助(70253)
- 编号(67992)
- 成果(54225)
- 重点(53482)
- 部(51626)
- 发(51475)
- 创(49700)
- 课题(46690)
- 创新(46377)
- 科研(45758)
- 计划(44783)
- 教育部(43449)
- 期刊
- 济(147206)
- 经济(147206)
- 研究(98931)
- 学报(61050)
- 中国(59240)
- 农(56711)
- 科学(53609)
- 管理(48527)
- 大学(44844)
- 财(42604)
- 学学(42548)
- 农业(39329)
- 教育(33648)
- 融(27617)
- 金融(27617)
- 技术(27367)
- 业经(25656)
- 经济研究(24206)
- 财经(23667)
- 经(20287)
- 问题(20186)
- 业(19853)
- 科技(18242)
- 理论(16991)
- 图书(16978)
- 技术经济(16881)
- 商业(16591)
- 版(16205)
- 业大(16141)
- 贸(15628)
共检索到488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段会娟
基于1999-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制造业集聚变动的新趋势和影响因素。运用制造业总产值计算表明,2005年制造业集聚的拐点已经开始显现;但运用就业指标计算时发现,东部地区的就业密度一直是增加的,制造业总体上还是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这种不一致性可以通过各地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单位在经济中比重的差异进行解释。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面板回归表明:市场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产业集聚,工资成本与运输成本阻碍了产业集聚,环境规制增强长期内有利于产业集聚但统计上不够显著,沿海的地理区位也是有利的,经济开放度则呈现反向作用。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产值份额 就业密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珊
本文利用2008-2011年间我国文化产业的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埃利森-格莱泽指数对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变化趋势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进行了度量,再对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地域文化存量、产业发展动力、投入产出效率和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数据及核密度估计都验证我国文化产业已出现空间集聚的趋势,同时提高地区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培养和引导居民文化消费观念以及提升文化产业链的投入产出效率对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有正向作用,财政投资可以向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及降低物流成本方向倾斜。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集聚 核密度图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丹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衣保中 周贺
产业集聚表现是识别经济集聚格局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分异的加剧,我国的工业集聚趋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工业经济在2000~2004年和2005~2018年这两段时间内的集聚趋势完全相反,在2000~2004年中国工业产业集聚程度上升,而在2005~2018年中国工业产业集聚程度下降,中国工业经济出现了扩散趋势。东南沿海地区房价水平的快速上涨是集聚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要坚决落实房住不炒的房地产发展指导思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推动实体经济的集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席艳玲 吉生保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地理分布的分析和泰尔指数的测算,发现1997—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利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交通便利度和人力资本因素均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集聚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交通便利度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呈倒"U"型,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的促进作用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技术溢出和外商直接投资也是影响行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前者表现出负的外部性,后者则产生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新经济地理因素对不同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有着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吴潇
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木本油料,在我国食用油大量依靠进口的国情下,其发展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在国家及各个油茶主产区的政策扶持下,我国油茶产业在最近几年发展较快,2014年全国油茶籽产量突破200万吨,加工企业达到1844个。尽管油茶产业发展环境较好,但仍然存在油茶籽总产量较少、整体投入不足、技术更新慢、行业标准不规范、消费群体局限等问题,油茶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满足目前的油茶市场需求。本文通过对油茶种植现状分析、油茶产业发展概况分析、并结合现有的数据定量分析了油茶产业影响因素,并对油茶
关键词:
油茶产业 影响因素 产业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健 唐燕 张吉辉
为探寻我国资源再生利用的产业化发展道路,选用产业集中度、区位熵、Gini系数、Hoover系数以及EG系数,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通过对2004-2009年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了各个因素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我国再生资源产业聚集度从2004年开始就处于较高水平,由极高寡占转变为中度寡占市场,趋向合理化发展态势;②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产业聚集度较高,属于再生资源产业高水平专业化地区,而湖南省以外的其他内陆地区发展水平均较低;③新古典经济、新经济地理和政策制度三方面因素分别对产业聚集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娜 陈斐 达庆利
利用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从业人员的相关数据,利用HOOVER系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G系数测度此期间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源区域聚集程度。结果显示:2005—2015年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源聚集呈倒U形变动趋势,该趋势可从新经济地理因素、经济地理因素和制度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解释。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制造业人力资源聚集影响效应大的正因素依次是对外开放程度、沿海省市和企业数量,负因素是地方保护程度,表明以政府政策为主的制度性软环境建设对促进人力资源集聚更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力资源聚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肖卫东
本文基于中国29个省份种植业总播种面积及6种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从产业和地区两个方面系统地刻画了1980~2010年中国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揭示了其影响因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种植业具有显著的地理集聚特征,不同农作物生产的地理集聚存在显著的差异。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并且具有显著的拐点特征和明显的"先小幅增强、随后显著增强、后趋于减弱"阶段性特征。中国种植业的地理集聚区域是中部地区,主要省份种植业呈现出明显的中度地理集聚特征。一些农作物生产还呈现出高度集聚在少数省(区、市)的特征,地区垄断性趋势不断增强。影响种植业地理集聚的因素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主要包括...
关键词:
种植业 地理集聚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雯 郭文豪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趋势 产业结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永波 刘晓敏
移动电商、电商金融、大数据等新趋势下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已成为电商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借鉴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因素的相关理论,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和层次分析法,从网站性能、支付流程、网店信誉、商品性价比、物流服务这五个方面构建了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递阶层次模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得出各个要素的权重影响力。结果表明:网店信誉是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其次商品性价比的权重,而物流服务相对于其他因子对网络消费者的影响不太明显。对此文章从网店信誉、商品性价比方面提出了对电商新趋势下网络零售商营销策略的建议。
关键词:
电商 网络消费者 购买行为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鲍晓华
土耳其是国际反倾销的新兴使用者,在1995年-2008年间,反倾销诉讼数量达到百起的十个反倾销大国中,土耳其反倾销诉讼总量排位第九,但是其对华反倾销诉讼强度却居十国之首。文章通过对土耳其反倾销应用的新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土耳其反倾销诉讼同时受到宏观经济因素和报复性动机的影响。
关键词:
反倾销 土耳其 新趋势 WTO 国际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遍及29个细分行业的498家上市公司的微观投资数据,对2000—2010年期间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势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行业分布上,产业转移大致按照"劳动密集型—资本和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方向进行;在地区选择上,产业转移沿着"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海外地区"的顺序梯度进行;要素成本、区位环境和制度环境因素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内陆地区既要加快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弱化区位劣势以有效降低要素运输成本,又要提高政府效率以降低交易成本,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有序转移和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上市公司 微观数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莉萍 戴翔 孙大伟
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表现出新趋势,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等转型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为此,应通过打造综合竞争优势等方式,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在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深入拓展和重构中,逐渐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乃至主导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转变,以助推我国制造业从主要依靠中低端产业的规模扩张逐渐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新趋势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邓沛然
当代产业体系的内容和发展水平受制于目前人类所掌握的科学原理所达到的认识高度,直至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促成新的科学原理突破。科学原理的突破指导着工业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产业体系的具体内容;而科学原理的系统突破使物质系统的工业高潮具备必然性。同时战争与和平,有价值的地理大发现及当代的国际分工等历史背景都曾影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产业的构成及比例。在纷繁芜杂的现象背后, 工业及工业成果的充分运用所构成的现实生产力,仍是国家实力及应对挑战的现实支柱。
关键词:
科学原理 系统 产业 历史背景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