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8)
2023(15602)
2022(13004)
2021(12219)
2020(10103)
2019(23285)
2018(23589)
2017(46059)
2016(25084)
2015(28454)
2014(28752)
2013(28216)
2012(25407)
2011(23050)
2010(23434)
2009(21420)
2008(20897)
2007(18504)
2006(16446)
2005(14661)
作者
(72643)
(59869)
(59694)
(57085)
(38036)
(28543)
(27187)
(23556)
(22703)
(21481)
(20324)
(20030)
(19080)
(18998)
(18565)
(18186)
(17861)
(17726)
(17154)
(17088)
(14906)
(14786)
(14623)
(13592)
(13439)
(13386)
(13322)
(13241)
(12054)
(11640)
学科
(104666)
经济(104563)
管理(71036)
(67447)
(54895)
企业(54895)
方法(47663)
数学(41544)
数学方法(40852)
中国(29672)
(29360)
业经(24905)
(22646)
地方(21566)
(21528)
农业(19404)
(19074)
(18195)
贸易(18185)
环境(17886)
理论(17771)
(17668)
(16605)
技术(16429)
(16094)
银行(16057)
(15351)
产业(15107)
(14689)
(14688)
机构
学院(361166)
大学(360022)
管理(143041)
(142564)
经济(139408)
理学(124006)
理学院(122674)
管理学(120290)
管理学院(119656)
研究(117598)
中国(87298)
(77500)
科学(73474)
(64884)
(58451)
(54922)
研究所(53239)
业大(53000)
中心(52637)
财经(52355)
(52124)
北京(49369)
(48221)
师范(47807)
(47318)
(43126)
(42958)
农业(42792)
经济学(42470)
财经大学(38749)
基金
项目(244062)
科学(191520)
研究(180826)
基金(174723)
(151318)
国家(150069)
科学基金(128879)
社会(112554)
社会科(106624)
社会科学(106593)
(96350)
基金项目(92515)
教育(83301)
自然(82942)
自然科(80933)
自然科学(80917)
(80717)
自然科学基金(79400)
编号(75517)
资助(72406)
成果(61120)
重点(54681)
(53081)
(53055)
课题(52217)
(50441)
创新(46944)
项目编号(46180)
科研(46005)
教育部(45459)
期刊
(157636)
经济(157636)
研究(105654)
中国(64930)
学报(54456)
管理(53021)
科学(50893)
(50709)
(46320)
教育(42643)
大学(41626)
学学(39094)
农业(35490)
技术(32859)
(29829)
金融(29829)
业经(28146)
经济研究(25362)
财经(24692)
问题(21442)
(21093)
图书(18770)
技术经济(17915)
(17783)
理论(17700)
科技(17629)
商业(17136)
统计(16847)
现代(16828)
实践(16195)
共检索到52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何冰妮  李佳  
产业集群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诸如资源短缺、集群污染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生态工业园区是我们现阶段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有效结合的最好的实现形式,在分析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芬  柳晓玲  董玉宽  
产业集群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其发展程度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也造成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产业集群生态化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采用扎根理论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对辽宁省制造业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据此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以促进辽宁省产业集群生态化水平的提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永红  刘开军  蔡艳芳  
产业集群生态化运作为企业提供了不同于传统集群的生长资源和环境,在生态化运作过程中,集群目标设置、空间结构、种群规模、管理要素与运作机制相辅相成,构成其生态化运作维度。以生态化清洁生产外延、网络协同共生、集群核心企业生产链条延伸3种模式进行生态化运作时,集群运作维度呈现出不同特征,构建了企业成长的不同环境、结构和关系力量,形成集群企业成长的约束条件。基于此,在集群的每一种生态化运作模式下,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的企业表现出不同成长状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国际上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竞争号角已经吹响,为实现我国艰巨的低碳发展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升级。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直接淘汰、低碳改造和低碳定位三大模式来实现升级;而从产业技术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外部引进———消化吸收———蜕变"(EDT)和"内部创新———流程再造———提升"(IPP)两大模式来实现升级。同时,还需要政府宏观引导、集群低碳产业链打造和集群企业内部低碳文化塑造等全方位的努力来加以保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玉春  
以我国工业企业为对象,基于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的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结论折射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该重点考虑,率先对新技术实施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专利)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当然假如要走协同创新的路子,必须要明确合作目标、健全合作机制。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文玉春  
以我国工业企业为对象,基于随机前沿知识生产函数的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协同创新与技术引进三种创新模式对市场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产业创新的真实功效,结论折射出产业创新路径选择的基本逻辑:当产业创新处于明显的市场导向时,三种模式理论上都可以选择,但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应该重点考虑,率先对新技术实施商业化应用和推广;当产业处在获取更多的新知识(专利)阶段,应以自主研发为主要创新路径,当然假如要走协同创新的路子,必须要明确合作目标、健全合作机制。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大差异,前者应走蛙跳式创新发展路径,后者走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以前沿边际产业干预为着力点的功能性产业政策推进路径,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新忠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业生态化发展渐成潮流。研究企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发展与丰富现有企业集群研究方法,拓展企业集群研究新视角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把企业集群看作为一个共生系统,运用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的动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邝国良  方少帆  
目前我国存在的产业集群可以分为政府强势介入型、混合型和完全市场主导型三种模式。不同产业集群模式下 ,政府干预程度、市场完善程度、集群内的竞争情况、技术进步资源和技术需求强度等都存在不同 ,并且导致了各自的技术扩散机制也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凯军  李纪珍  吴贵生  
本文分析表明,由于我国产业集群技术水平低,创新能力不足,并且也难以从集群中获取正式的创新支持,所以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的"内向型"技术学习模式难以在我国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外向型"技术学习模式,即集群中的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从集群外获取所需的技术,并主要以非正式的方式在集群内扩散。东莞和台州两地集群的实证研究较好地支持了本文研究设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磊  
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才可持续。中国产业集群处于生产技术落后、低水平竞争、布局分散无序等非生态化困境之中,已有的环境规制手段多以末端治理为主,难以实现产业集群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内涵是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包括企业内部清洁生产和企业间生态链构建,两者分别对应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和"再外部化"两个层面,在企业间关系、发展路径和政策导向上均有不同。促进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需要从清洁生产和构建生态链两个方面入手,以全局观、系统观进行统筹规划,在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规模,加强园区设施配套、促进集中入园有序推进,发展静脉产业、加强生态链建设等方面破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璐  
产业集群是一种高度网络化的国家战略性组织,网络化是其高质量发展的最佳路径。通过把握全球产业创新组织变革态势,全面总结德国、美国、日本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经验与启示,提出"一核心、三机制、五步骤"的中国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路径,即以产业组织变革为核心,构筑"政府-市场-集群"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引领、以产业集群网络化协作组织为枢纽、以网络化产业集群创新为动力、以分类型分阶段推进为手段、以动态监测评估为抓手,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集群发展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集群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新时代推动我国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严北战  
通过理论演绎和经验归纳,本文提出基于主体主导型视角的产业集群治理分类方法,并将价值链治理分析和网络治理分析思路加以整合,采用综合的方法提出集群治理结构的形成、演化是权力配置关系与产业网络耦合互动演化过程的观点,并基于"治理结构-经济主体-治理绩效"的分析思路,构建了集群治理模式的演化模型,揭示了集群治理演化机理及其路径,旨在为地方政府制定与实施集群治理政策提供新的思路与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俊华  
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和趋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境况,探索我国产业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低端锁定到高端攀升、从单个创新到集群创新、从地域根植到全球布局的战略转换途径的内在诱因和机理;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未来我国产业发展路径的优化方向,提出创新驱动下产业发展的动力转换路径、全球价值网络支撑下的产业高端攀升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的传统产业技术跃迁路径、产业界限日趋模糊化的产业融合发展路径,都是未来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王玉霞  魏艳  任杰  
由专业化集聚阶段向产业链集聚阶段推进是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趋势,按照生态产业链构建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包括产业集群产业和企业发展分析、核心行业(企业)的选定、生态产业链的系统集成、生态链(网)的设计及管理与设施建设等。产业集群生态产业链构建定量分析评价方法有代谢分析、资源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