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9)
2023(12692)
2022(10902)
2021(10081)
2020(8879)
2019(20324)
2018(20275)
2017(40463)
2016(21605)
2015(24583)
2014(24503)
2013(24372)
2012(22580)
2011(20463)
2010(20153)
2009(18930)
2008(18666)
2007(16858)
2006(14462)
2005(12932)
作者
(62368)
(52393)
(52199)
(49525)
(32847)
(24951)
(24044)
(20493)
(19480)
(18502)
(17533)
(17375)
(16377)
(16297)
(16277)
(16026)
(15726)
(15645)
(15039)
(14898)
(12842)
(12738)
(12681)
(11807)
(11794)
(11653)
(11419)
(11404)
(10463)
(10395)
学科
(96714)
经济(96626)
(62415)
管理(61875)
(50195)
企业(50195)
方法(45724)
数学(40831)
数学方法(40382)
(25963)
中国(24169)
(23921)
地方(20858)
业经(20392)
(19561)
(19081)
贸易(19076)
(18569)
农业(17087)
(16910)
(14480)
银行(14447)
(14416)
财务(14364)
财务管理(14326)
技术(14275)
(14258)
(13778)
企业财务(13556)
(13547)
机构
学院(317049)
大学(316536)
(134256)
经济(131627)
管理(126511)
理学(109789)
理学院(108649)
管理学(106893)
管理学院(106304)
研究(100811)
中国(76155)
(65211)
(61244)
科学(60927)
(50102)
财经(49634)
(49093)
中心(47774)
(45997)
业大(45546)
研究所(45488)
(44992)
经济学(41631)
北京(40553)
(39951)
师范(39570)
农业(38869)
经济学院(37958)
(37118)
财经大学(36972)
基金
项目(212182)
科学(168319)
基金(155123)
研究(154827)
(134258)
国家(133220)
科学基金(115223)
社会(99438)
社会科(94487)
社会科学(94462)
(83421)
基金项目(82522)
自然(74354)
自然科(72611)
自然科学(72590)
自然科学基金(71290)
教育(71212)
(69993)
资助(63499)
编号(63400)
成果(50303)
重点(47640)
(47497)
(46620)
(44506)
课题(42474)
创新(41639)
国家社会(41242)
教育部(40923)
科研(40857)
期刊
(142201)
经济(142201)
研究(87399)
中国(53038)
(46824)
学报(45892)
管理(45159)
(43578)
科学(43142)
大学(34822)
学学(32938)
农业(29797)
技术(28475)
教育(27594)
(27125)
金融(27125)
业经(24881)
财经(24184)
经济研究(23337)
(20807)
问题(19995)
统计(16749)
技术经济(16606)
(16436)
商业(16322)
理论(15944)
(15403)
(15294)
图书(14959)
实践(14416)
共检索到450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乐  张秋生  赵立彬  
跨区域并购日益成为我国实现区域间产业重组和转移的重要途径。以2006—2011年我国资本市场并购数据为基础,构建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中心性分析、多维尺度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等角度,实证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在跨区域并购网络中结构与地位以及区域间产业重组与转移的规律。研究发现:跨区域并购关系呈现出显著的"核心—边缘"特征,跨区域并购目标有明显的区域选择差异,网络中省市间中心度差异较大,中间中心度比较高的省市很少等。最后,提出国家应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宏观指导企业并购,清除对企业跨地区并购设置的行政障碍,实施国家区域协调政策和区域开放性的并购政策,指导企业跨区域并购行为,提升各省市的产业竞争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玮强  高振明  庄新田  
跨区域并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的重组及转移规律。以199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跨区域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建立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实证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挖掘网络背后所蕴含的区域资源转移及产业重组规律。研究发现:并购网络具有小世界性;网络节点的度数及点强度分布具有显著的幂律分布特征;并购关系呈现出明显的经济水平等级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具有较大的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它们在网络的资源转移及产业重组中,承担较重要的中介作用但其独立性较弱;各省市在网络中呈现明显的"中心——边缘"结构。最后从跨区域并购、相关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光  李浩华  王云平  
在总结我国产业跨区域转移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从广义的产业转移内涵出发,借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2007—2012年省区间的产业转移。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主要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为主,西部地区虽然承接了大量的资源开采型产业,但其投资的加快也引起了中东部地区相关制造业的增长,即间接隐性产业转出。未来,具有资源指向性的产业、劳动密集型和低端加工制造环节以及部分钢铁、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会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具有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或生产环节将会进一步在东部地区集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欣悦  李媛媛  汤勇力  
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录的2012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登记信息,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跨区域的专利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小世界网络分析、K-核分析、成分分析,确定了中国跨区域专利许可关系整体网络的结构。利用块模型确定了各分区的网络位置,并分析了各省区在整体网络中的作用。结果发现:中国跨区域的专利许可关系整体较为脆弱,且各省区的专利许可行为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成浩  荣莉莉  
为对区域电力网络脆弱性分析等相关研究以及不同区域电力网络采取相对应的保护措施提供支持,基于对电力系统的区域特征分析,考虑电力设施的供给能力和空间位置、电力设施密度与区域人口密度的分布关系等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电力空间网络模型(MProposed)构建方法,可为制订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相应支持。以华中地区某城市电力系统为对象,采用MProposed方法进行局域和全局区域的网络构建,运用仿真分析与已有的基于实际数据的方法和基于随机生成的方法及其改进算法进行系统结构比较,结果验证了MProposed方法的有效性和区域适应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杰武  张秋生  胡靓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数据库,对2002-2008年我国企业跨区域并购的情况进行了归集整理,并分析了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跨区域并购,我国的资源型产业存在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加工型企业存在向配套措施完善的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迹象。对于第二、三产业来说,各区域跨区域并购的净数量和净金额与区域内对应产业的GDP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跨区域并购具有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工谦  唐松祥  王晗  
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军民技术转移网络的演化特点,基于军民技术转移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非完全信息下军民技术供需双方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转移高附加值技术、提高技术转化水平、降低双方信息获取与技术转化成本、以及减少非道德运用技术的概率,可有效促进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活动的开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威麟  谭敏  
从社会网络理论出发,系统构建跨区域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以我国30个省区关系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面板数据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证明网络位置和网络结构对跨区域技术转移绩效具有影响作用。最后,提出构建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三大"活跃圈"的设想。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洁  
企业跨区域成长并不是企业完全迁移到另一地区,而是表现为跨区域的网络化成长模式,即在进入地成立子公司或将企业活动的一部分从企业原生地迁移到进入地,可以加快区域之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因此,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是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以企业的跨区域网络化成长为动力,以产业网络构建为手段,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将促进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欣雨  王健  
本文创新性地引入复杂网络模块化分析,该方法可以通过建模将区域物流网络中具有相同增长趋势的地区区分开来,模块数越少说明网络整体的相似度越高。本文选取2005~2019年区域物流发展的相关指标数据,利用结构熵权法计算出各区域物流的综合水平,然后利用复杂网络刻画出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之间物流发展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各区域物流相关性的强弱进行模块化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物流发展的协同性较高,且区域物流间平均相关性整体呈上升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蓓琳  苏卉  张文天  
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本文将复杂网络相关方法引入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中,通过构建城市网络、确定城市网络节点重要度以及城市网络节点发展效率评价,构建了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李志  
本文从复杂网络的理论出发,通过投入产出理论建立起反映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复杂网络模型,并借用度分布、权分布和网络路径长度等概念对产业结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深入研究该网络统计特性和演化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对产业组织产生的影响奠定基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元春  顾新  陈一君  
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2009~2013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对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效应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技术转移边界效应较大,技术转移本地偏好性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质量"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省际技术转移有显著促进作用;地理距离、产业"距离"和文化"距离"对边界效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经济规模、产业和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能够调节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效应。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凤勤  刘金东  
现有增值税主要按照生产者所在地在地区间分配,但实际税负却主要是由消费者承担,这种税负转嫁造成了增值税收入的地区间转移,并由此影响区域间财力分配格局。相比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对地方财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亲富性特征。文章基尼分解结果显示,"营改增"之前,生产地原则带来的增值税跨区域转移存在对地方财力不均等的扩大效应,相比消费地原则,生产地原则使得区域间财力总额不均等程度加剧了50%以上,使得区域间人均财力不均等程度加剧了100%以上。进一步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认为,"营改增"之后,随着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元春  顾新  陈一君  
本文利用中国内地30个省2008-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省际跨区域技术转移的总体边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回归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层面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屏蔽效应显著、区域差异大。西部省区跨区域技术转移边界壁垒效应较东部省区更为严重。在区际边界因素中,自然边界和经济结构边界壁垒阻碍了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而文化边界和行政边界的壁垒效应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