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0)
- 2023(10467)
- 2022(8914)
- 2021(8349)
- 2020(7020)
- 2019(15419)
- 2018(15433)
- 2017(30173)
- 2016(16027)
- 2015(17878)
- 2014(17360)
- 2013(17240)
- 2012(16198)
- 2011(14758)
- 2010(15114)
- 2009(14056)
- 2008(13929)
- 2007(12882)
- 2006(11759)
- 2005(10519)
- 学科
- 济(64912)
- 经济(64856)
- 业(52474)
- 管理(51324)
- 企(42982)
- 企业(42982)
- 方法(24354)
- 技术(21502)
- 中国(21288)
- 数学(20871)
- 数学方法(20620)
- 农(20171)
- 财(16518)
- 业经(16403)
- 制(15678)
- 地方(13801)
- 技术管理(13643)
- 贸(13352)
- 贸易(13339)
- 银(13174)
- 银行(13156)
- 农业(13018)
- 易(13016)
- 行(12746)
- 产业(12325)
- 策(12274)
- 学(11825)
- 融(10915)
- 金融(10915)
- 税(10268)
- 机构
- 学院(229119)
- 大学(225696)
- 济(100796)
- 经济(98714)
- 管理(91078)
- 研究(78435)
- 理学(77219)
- 理学院(76449)
- 管理学(75407)
- 管理学院(74940)
- 中国(62081)
- 财(48401)
- 京(47694)
- 科学(44413)
- 所(38920)
- 财经(36918)
- 江(36805)
- 中心(36231)
- 研究所(34640)
- 经(33358)
- 农(32462)
- 北京(30798)
- 经济学(30155)
- 范(29469)
- 师范(29224)
- 业大(29208)
- 州(29065)
- 院(28764)
- 经济学院(27208)
- 财经大学(27027)
- 基金
- 项目(144132)
- 科学(115567)
- 研究(111175)
- 基金(103438)
- 家(88685)
- 国家(87952)
- 科学基金(76085)
- 社会(71040)
- 社会科(67583)
- 社会科学(67572)
- 省(57678)
- 基金项目(54246)
- 教育(50760)
- 划(48028)
- 自然(46676)
- 自然科(45578)
- 自然科学(45569)
- 编号(45392)
- 自然科学基金(44805)
- 资助(41252)
- 成果(37373)
- 创(35768)
- 发(33533)
- 重点(32806)
- 课题(32585)
- 创新(32489)
- 部(32195)
- 国家社会(29104)
- 制(28109)
- 性(27829)
- 期刊
- 济(116672)
- 经济(116672)
- 研究(74861)
- 中国(48717)
- 管理(38053)
- 财(35039)
- 农(29541)
- 科学(29180)
- 教育(28616)
- 学报(27361)
- 融(26452)
- 金融(26452)
- 技术(23745)
- 大学(21840)
- 业经(20462)
- 学学(20304)
- 农业(20235)
- 经济研究(19366)
- 财经(18119)
- 经(15793)
- 问题(15246)
- 技术经济(14115)
- 科技(13561)
- 贸(13308)
- 坛(11849)
- 论坛(11849)
- 商业(11716)
- 国际(11423)
- 现代(11394)
- 理论(11323)
共检索到36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张鹏逸
近年来,我国产业研发投入和产出进入快速增长期,而企业技术创新效率仍待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呈现名义高端化趋势;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研发强度差距不大,而中高技术和高技术行业差距显著;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而基础研究支撑力量相对较弱。我国产业迈向中高端的技术创新制约因素表现在: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的制度环境有待优化、政产学研协作分工机制有待完善、人力资本供给支撑能力有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健全、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建议加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改善科技创新效率;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交易转化;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增强人力资源供给保障...
关键词:
产业 中高端 技术创新 新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站 徐喆 刘宇佳 赫子嫱
科技政策由于能有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从综合性、一致性和均衡性三个方面来度量科技政策的组合特征,通过建立科技政策组合特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阶段影响的系列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找到科技政策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如下结论:第一,绝大部分模型的综合性和一致性的效果都较好,说明我国科技政策所包括的类别、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所体现的方面都比较齐全,协同程度也较高。第二,均衡性存在很多问题:政策目标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政策之间发展强度不均衡;鼓励基础研究政策内各个方面政策发展强度不均衡;需求政策和供给政策在促进科技成果研发方面的政策发展强度不均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敦瑞
在技术进步和设施联通的条件下,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要素转移成为当前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全球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国内外产业转移呈现新趋势,并从优化要素供给、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催生跨国企业、促进政府营造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制度环境、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发挥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在我国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应顺应技术潮流和经济发展趋势,依托产业转移,发挥其在构建国家价值链和"一带一路"大区域价值链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着力培育高端要素,从而助推我国
关键词:
产业转移 要素 分工 全球价值链 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旭东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济国际化对本土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大,本土企业需要找出应对挑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有效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以下有关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问题:为什么需要提出自主技术创新的两阶段理论;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的主要难点是什么;通过建立"自主技术创新国家工程"实现自主技术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政府需找准定位,改变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转变政策支持方式和重点,以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主要取向。注重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竞争,引导产业以需求为导向,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构建区域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迈向中高端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政府需找准定位,改变宏观经济管理方式,转变政策支持方式和重点,以营造良好市场竞争环境为主要取向。注重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提供公共服务、规范市场竞争,引导产业以需求为导向,形成更为合理的产业布局,构建区域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升级 迈向中高端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利平 蒋忱璐
创新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技术创新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三阶段效率,并实证检验三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大致呈"多V"型的动态发展趋势;创新三阶段效率多为低基础性创新效率、低应用性创新效率、低收益性创新效率型;信息技术发展、企业自主创新对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支持、政府科技支持与企业规模对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细化技术创新活动的研究利于真实地拟合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创新过程,合理测算各阶段的效率,发现各环节中真正的无效率部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利平 蒋忱璐
创新活动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构建规模报酬可变情形下的技术创新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中国30个省市1998-2010年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三阶段效率,并实证检验三阶段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创新效率大致呈"多V"型的动态发展趋势;创新三阶段效率多为低基础性创新效率、低应用性创新效率、低收益性创新效率型;信息技术发展、企业自主创新对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金融支持、政府科技支持与企业规模对不同阶段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林 姜新蓬 余谦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逻辑思路建立技术创新三阶段模型,运用链式网络DEA方法测量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三阶段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观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996~201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阶段经历了整体上类似"U"形的变化,源于技术开发阶段的投入增多、企业重视力度加大;技术转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两年的变化时期,主要起因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开发阶段和产业化阶段的脱节;产业化阶段滞后于技术开发阶段近5年的变化时期和技术转化阶段近3年的变化时期,主要由于产业化阶段作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的下游阶段,偏低的技术转化率必然导致最终的产业化率极低,但改进的空间很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玮
精准脱贫是现阶段必须解决的重要历史任务,也是必须跨越的特有关口。当前,距离实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仅有一步之遥,脱贫攻坚战步入冲刺期。要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必然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科学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厘清现阶段精准扶贫工作面临的现实难题,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创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决胜阶段 政策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群 王飞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由初始阶段(输出阶段)、中间阶段(吸收阶段)和见效阶段(交互作用阶段)三个阶段构成。初始阶段,政府推动或市场需求牵引下,知识输出方形成知识转移意愿。吸收阶段,知识转移接受方学习吸收消化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交互作用阶段,知识转移输出方具备较强的知识内涵表达能力,能够积极有效传播知识;知识转移接受方具有知识整合能力,能够将消化吸收的知识,变成对自身有利的知识资源;输出方和接受方相互学习、共同运用新知识开发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服务,并将知识传播和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友金
构建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集群。本文从创新理论与群落学的视角,探讨硅谷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各阶段的演化特征,总结其一般性的规律,以为我国推进技术创新集群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技术创新 集群 演进过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旭潮 范苗苗
在现代企业成长过程中,技术创新成长推动和支撑着企业成长,两者相辅相成。基于此,企业技术创新可分为微创新、集成创新、延伸创新和持续创新四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内涵、特征及所需要的条件。只有把握技术创新的这一成长规律,政府和企业才有可能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并实现企业成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元年。
关键词:
新征程 奋斗目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将军 韩圣玥 付涛 梁睿
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基于我国119家高端装备制造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剔除影响因素和随机噪声以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纯技术创新效率均有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从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政府补助的科学性、鼓励企业适度扩大规模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