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8)
- 2023(10684)
- 2022(9185)
- 2021(8575)
- 2020(7325)
- 2019(16790)
- 2018(16941)
- 2017(33669)
- 2016(18354)
- 2015(20771)
- 2014(20680)
- 2013(20750)
- 2012(19644)
- 2011(17756)
- 2010(17863)
- 2009(16930)
- 2008(16781)
- 2007(15387)
- 2006(13963)
- 2005(12838)
- 学科
- 济(77547)
- 经济(77427)
- 管理(57889)
- 业(57475)
- 企(46851)
- 企业(46851)
- 方法(30423)
- 数学(26486)
- 数学方法(26262)
- 财(25467)
- 农(23497)
- 中国(22216)
- 制(21991)
- 业经(18804)
- 地方(18570)
- 务(16057)
- 财务(16036)
- 财务管理(15995)
- 农业(15773)
- 企业财务(15221)
- 体(15147)
- 学(13945)
- 贸(13554)
- 贸易(13542)
- 银(13472)
- 银行(13437)
- 易(13131)
- 行(12782)
- 体制(12770)
- 技术(12120)
- 机构
- 大学(267368)
- 学院(266288)
- 济(112912)
- 经济(110556)
- 管理(99922)
- 研究(92483)
- 理学(85056)
- 理学院(84086)
- 管理学(82878)
- 管理学院(82395)
- 中国(72110)
- 京(57750)
- 财(57435)
- 科学(54189)
- 所(47097)
- 财经(44176)
- 农(43771)
- 研究所(41921)
- 中心(41865)
- 江(41716)
- 经(39819)
- 业大(37698)
- 北京(36728)
- 经济学(35127)
- 农业(34347)
- 范(33613)
- 院(33538)
- 师范(33220)
- 州(33018)
- 财经大学(32742)
- 基金
- 项目(169638)
- 科学(133194)
- 研究(125078)
- 基金(122775)
- 家(106895)
- 国家(106021)
- 科学基金(90093)
- 社会(80064)
- 社会科(75863)
- 社会科学(75844)
- 省(65965)
- 基金项目(65416)
- 自然(57315)
- 教育(56554)
- 划(55869)
- 自然科(55818)
- 自然科学(55799)
- 自然科学基金(54815)
- 编号(50376)
- 资助(50151)
- 成果(42196)
- 重点(38524)
- 部(38438)
- 发(37790)
- 制(35516)
- 课题(35436)
- 创(35386)
- 创新(33247)
- 教育部(32974)
- 国家社会(32865)
- 期刊
- 济(132421)
- 经济(132421)
- 研究(84202)
- 中国(55340)
- 财(46497)
- 农(40782)
- 学报(40209)
- 管理(39622)
- 科学(38054)
- 大学(31095)
- 学学(29287)
- 融(28378)
- 金融(28378)
- 农业(27150)
- 教育(25378)
- 财经(22859)
- 技术(21753)
- 业经(21737)
- 经济研究(20643)
- 经(19707)
- 问题(18570)
- 贸(14687)
- 业(14156)
- 现代(12859)
- 国际(12737)
- 技术经济(12613)
- 理论(12566)
- 版(12255)
- 商业(11753)
- 会计(11557)
共检索到41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王亮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12家工业上市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30个省份的投资数据,将地区和企业层面特征综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别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从本土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成本、市场需求、集聚外部性、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企业规模是影响我国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利润率、资本结构则不是决定性因素;(2)集聚外部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尚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引资效应;(3)靠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发育完善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当前我国本土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动力;(4)大规模企业比小规模企业具有更强的转移意愿。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动力机制 上市公司 国家价值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2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的向外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需要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耀烈 缪苗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文化服务中心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江苏省和浙江省近几年在国民生产总值排名上名列其他各省之前。属于长三角地区的沪苏浙强强联手必将带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沪苏浙三方的努力下,长三角的产业结构目前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给长三角地区带来了产业升级的契机。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长三角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生
经济国际化认知的错位使我国区域经济长时间沉冗于对引进外资、进出口及跨国经营数字游戏的追求,忽略对相关经济行为实质效益的度衡。本文在匡正经济国际化涵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国际化的尺度,提出轻量重质的观点,同时对区域经济国际化战略的策略性调整与国际规则的灵活运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行为 国际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刘建波
文章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主要根据罗杰斯年龄—迁移率模型,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省际人口迁移基本状况。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人口迁移受户籍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的强烈制约,省际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年轻劳动者外出打工,年龄分布更高度集中于20~30岁组。另外,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省际迁入人口的吸引力各有特点,珠三角地区几乎完全表现为经济吸引力,而长三角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吸引力。这与两地区的历史传统、经济结构、产业模式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轶群 李晓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说明有必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长三角地区不同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认为不同的经济结构具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
关键词:
发展模式 经济结构 农村劳动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蕊
选取20132016年珠三角地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的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各维度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结论:珠三角部分地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不理想;珠三角地区社会责任表现呈下降趋势但是逐步实现均衡发展。同时指出现阶段珠三角地区社会责任表现欠佳的问题:持续盈利能力尚需加强;职工全面发展有待完善;环境保护意识仍需加强;提出未来研究重点,要强化对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企业社会责任 珠三角地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寇小萱 孙艳丽
本文利用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资源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应用DEA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区域比较和资源配置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科技发展态势及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以下特点:(1)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DEA有效的;(2)北京和浙江科技园区处于最优生产前沿面;(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整体综合效率水平相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科技园区 创新能力 数据包络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锴丰 施建刚 吴光东 周佳宁 刘聪
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是一个持续演进并有序发挥作用的复杂、有机的运作系统。为拓展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相关理论体系,进而指导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构建了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并分析了4类驱动情景(包括基准情景和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基础动力三类动力因素驱动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水平以及综合水平随时间的动态演变特征,并讨论了城乡融合发展动力机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1)现状延续型发展模式下,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不同维度及综合发展水平的总体趋势向好;(2)三类动力因素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路径各不相同,但相互之间能够弥补彼此在城乡融合发展不同维度方面驱动力不足的劣势;(3)外生动力和基础动力对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驱动效果明显弱于内生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纯增 姜虹
首先构筑了集群间互动发展的动力模型,将集群间互动概括为合作与竞争,以长三角医药产业集群为例,设计了企业调查和多元回归方法对集群间合争动力、强度与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与等级性,集群间互动结构具有不平衡性,集群间合作(竞争)的动力依次是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行业协会和其他,在微笑曲线上表现为产研销等单一或多重层面;医药产业集群间互动主要以强势企业为中心,它基于能力和资源的互补,表现为多种互动形式。因缺乏学研机构的强力的激发和牵引,群间有效互动的自加强机制尚未形成;集群间竞争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因过度竞争而带来负效应,但群间合作及群间总体竞合互动呈现正效应。集群间加强合作或提高集中度而弱化零散的过度竞争均会带来明显的正效应。
关键词:
集群间互动 合作与竞争 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 张同建 杨韬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项关键性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集群成长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集群成长的促进机理,发现了知识转移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为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转移 产品升级 价值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倪鹏飞 徐晓辰
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区域一体化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借助社会网络分析、QAP模型等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省域产业转移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总体以省内转移为主,虽然存在区域内跨省产业转移,省际协同性仍有不足;安徽省内城市间产业相互转移数量最多,合肥是中心节点城市;上海是产业转出的中心城市,与江苏的产业转移联系紧密。(2)农林业转移中安徽内部相互联系较为明显;制造业转移中江苏和安徽的集团化特征较为显著;服务业转移呈现出显著的网状特征。(3)产业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城市间的邻近距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房价差异,不同行业的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除继续高速增长外,其区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0年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地区的某些省份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转移有加剧的迹象。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对FDI在我国地区间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吸引FDI的状况,然后对影响FDI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地成本升高加速FDI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促使F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研究——以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为例
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服务模式的比较——以上海、杭州、苏州为例的分析
效率、激励和竞争: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为例
长三角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绿色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中国大都市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例
评《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
长三角地区产业西移过程中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
旅游业与城镇化共同演化的时空过程及交互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关键与机制
区域经济与上市公司网络的探索研究——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