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11)
2023(12602)
2022(10652)
2021(9954)
2020(8744)
2019(19765)
2018(19397)
2017(39567)
2016(21173)
2015(23770)
2014(23591)
2013(23529)
2012(22134)
2011(19648)
2010(20422)
2009(19821)
2008(19503)
2007(17877)
2006(16159)
2005(15137)
作者
(59002)
(48828)
(48756)
(46608)
(31460)
(23138)
(22515)
(18737)
(18567)
(17939)
(16493)
(16252)
(15841)
(15411)
(15389)
(15237)
(14354)
(14273)
(14005)
(13983)
(12272)
(12186)
(11751)
(11293)
(11159)
(11056)
(10936)
(10619)
(9799)
(9561)
学科
(91446)
经济(91350)
(75266)
管理(70026)
(64489)
企业(64489)
方法(42338)
数学(37843)
数学方法(37356)
(33286)
中国(31145)
(31120)
金融(31119)
(30856)
银行(30850)
(29662)
(26465)
(24285)
财务(24244)
财务管理(24190)
企业财务(23277)
(23244)
业经(21023)
地方(18677)
(16575)
(16392)
贸易(16372)
(16130)
(16014)
农业(15189)
机构
学院(302614)
大学(299915)
(134230)
经济(131394)
管理(121561)
理学(102982)
理学院(102061)
管理学(100488)
管理学院(99917)
研究(96548)
中国(87761)
(71639)
(62131)
财经(55323)
科学(51419)
(50016)
(47966)
中心(47120)
(45459)
研究所(42097)
经济学(41467)
财经大学(41346)
(40908)
北京(40327)
经济学院(37541)
(37536)
业大(36614)
(35199)
金融(34542)
商学(34413)
基金
项目(184017)
科学(146435)
研究(138099)
基金(135359)
(114421)
国家(113457)
科学基金(99291)
社会(89555)
社会科(85238)
社会科学(85222)
(71106)
基金项目(70093)
教育(63427)
自然(62584)
自然科(61185)
自然科学(61175)
自然科学基金(60169)
(59264)
资助(58497)
编号(56066)
成果(47046)
(42273)
重点(40893)
(39641)
(38765)
课题(38638)
教育部(37218)
(36925)
人文(36794)
国家社会(36352)
期刊
(148386)
经济(148386)
研究(97598)
(58380)
中国(58377)
(55304)
金融(55304)
管理(47847)
(37074)
学报(36196)
科学(35569)
大学(29004)
财经(28511)
学学(27611)
技术(25242)
教育(24507)
经济研究(24452)
(24239)
农业(24015)
业经(23420)
问题(19497)
统计(16976)
(16945)
理论(16655)
国际(15938)
技术经济(15865)
财会(15842)
(15383)
实践(14851)
(14851)
共检索到475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华  陈荣  
近年来,我国大批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行业,参股或控股金融企业,形成一种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1),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等。这类金融控股集团不同于银行系和保险系金融控股集团,其横跨的行业众多,经营的范围广阔,整个集团由实体企业和金融企业构成。关联交易是金融控股集团风险传染的主要载体,产业型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比银行系和保险系等金融资本型控股集团的关联交易更复杂、更隐蔽、隐藏的金融风险更不易被发现。从法律和监管实践上,目前我国对这类跨行业、跨区域的风险没有足够重视。因此,亟须从立法和监管层面对这类风险予以规范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波  
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充分整合内部资产、商品、信息等资源,利用关联交易能提升公司整体规模经济优势,有效降低生产、服务、营销、信息、交易等成本,规避单一经营领域市场风险冲击,可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但也存在对外信息不透明、内部风险易传染、不正当关联交易监管难等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数量较快增长、规模不断扩张,部分金融控股公司隐藏风险暴露,对金融安全稳健运行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因此,借鉴国际监管经验,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监管变得重要且迫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叶维武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控股公司大量涌现。本文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动因与模式选择,并基于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特征提出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按照业务属性建立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本文建议针对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的难点与挑战,借鉴美国金融监管的经验,从监管目标、监管原则和监管架构上着手设计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制度安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宗成  陈平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随着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防范其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来源和其对传统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对我国现有监管结构下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漆志伟  
本文讨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框架,认为资本金重复计算和高财务杠杆的风险、内部关联交易风险、集团内部的风险传递、内部利益冲突的风险等四个方面是监管的重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翔夫  
在当前经济金融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实业投资率下降,但其金融投资热情高涨。传统的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的业务边界逐渐融合,实体企业对金融企业或金融企业之间的相互控股产生了金融控股公司。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框架下,具有业务协同优势的金融控股公司发展迅速。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但也会导致资金"脱实向虚"、宏观经济风险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加大等问题,应当参照国际经验,在法律制定、监管架构设计和关联交易管理等方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加以监管,还应加强杠杆监管和集中度管理,并重视对外资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杰  余珊萍  
本文初步阐述了在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问题,并就如何防范内部交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香爱  
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金融体制正在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成了这一进程中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态。金融控股公司与一般控股公司相比,有其自身的经营优势,但同时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国应构建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制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维护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万魏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金融综合发展的自然产物和必然趋势,在提高金融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风险和问题,引起金融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当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尚存在不足和漏洞,与蓬勃发展的金融综合经营趋势不匹配。本文将在阐述金融控股公司概念、主要特征和发展原因的基础上,梳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现状,分析监管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延伸探讨与之密切相关的金融监管问题,探求适合中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监督管理体制,为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健康有序发展、提升混业经营监管效率、促进金融稳定提供若干思考和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映春  
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可行模式,本文从对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模式分析入手,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法律监管,规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作了一定的阐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邢桂君  
随着对外开放和改革深化,我国金融业已步入国内外两个市场战略布局调整和市场功能细化的关键阶段。新阶段内外竞争压力以及资本逐利特性,金融业资本聚集效应凸显,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融合渗透速度加快,一大批金融控股公司雏形应运而生。作为综合经营的一种实现形式,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本文在分析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问题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和具体监管思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钟铭佑  唐宏飞  
金融控股公司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依赖于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模式,逐步推进功能性统一监管模式。同时,加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明确“一行三会”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职责、范围与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红霞  
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产物,因其包含了不同的金融业务部门或非金融业务的多家控股公司,蕴涵着巨大的金融风险。目前中国各金融机构分别由不同的监管部门监管,也在一定程度增加了金融控股公司的不透明性。这意味着原有的机构性监管不再行之有效,监管当局不宜实行“人盯人”的机构监管策略,而应按照金融业务的风险性实行功能监管。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产生了统一金融监管体制的要求。本文对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健敏  
我国目前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规范,各种形式的金融控股公司大都游离于监管视野之外,监管模式和监管思路已经产生了明显的滞后。本文着重分析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和监管的现状,并就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杜绝监管盲区、有效地防范控制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风险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