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22)
- 2023(10625)
- 2022(9162)
- 2021(8419)
- 2020(7204)
- 2019(16315)
- 2018(16169)
- 2017(32988)
- 2016(17821)
- 2015(19808)
- 2014(19944)
- 2013(19793)
- 2012(18588)
- 2011(16993)
- 2010(17326)
- 2009(16521)
- 2008(16315)
- 2007(15051)
- 2006(13665)
- 2005(12601)
- 学科
- 济(75333)
- 经济(75239)
- 管理(56908)
- 业(54468)
- 企(44225)
- 企业(44225)
- 方法(30103)
- 数学(26549)
- 数学方法(26284)
- 农(22964)
- 财(22912)
- 制(22254)
- 中国(22109)
- 业经(18214)
- 贸(15028)
- 贸易(15019)
- 银(14994)
- 银行(14966)
- 体(14873)
- 易(14674)
- 地方(14622)
- 行(14385)
- 农业(14209)
- 务(13028)
- 财务(12999)
- 财务管理(12964)
- 融(12856)
- 金融(12854)
- 策(12735)
- 体制(12462)
- 机构
- 学院(261235)
- 大学(259928)
- 济(116987)
- 经济(114613)
- 管理(101323)
- 研究(88361)
- 理学(86336)
- 理学院(85450)
- 管理学(84323)
- 管理学院(83817)
- 中国(69186)
- 财(58951)
- 京(54236)
- 科学(48928)
- 财经(45016)
- 所(43799)
- 江(41219)
- 经(40633)
- 中心(40054)
- 农(40024)
- 研究所(38798)
- 经济学(36374)
- 业大(34870)
- 北京(34480)
- 财经大学(33169)
- 经济学院(32836)
- 范(32321)
- 师范(32022)
- 院(31823)
- 州(31795)
- 基金
- 项目(163292)
- 科学(130223)
- 研究(123973)
- 基金(119241)
- 家(101653)
- 国家(100814)
- 科学基金(87012)
- 社会(80996)
- 社会科(77082)
- 社会科学(77066)
- 省(63742)
- 基金项目(62311)
- 教育(56990)
- 划(53139)
- 自然(53124)
- 自然科(51820)
- 自然科学(51808)
- 自然科学基金(50957)
- 编号(50257)
- 资助(49176)
- 成果(42478)
- 部(37848)
- 重点(36751)
- 发(36486)
- 制(36010)
- 课题(35540)
- 创(34263)
- 国家社会(33466)
- 教育部(32990)
- 性(32331)
- 期刊
- 济(135364)
- 经济(135364)
- 研究(84692)
- 中国(52339)
- 财(45262)
- 管理(39430)
- 农(37027)
- 学报(34016)
- 科学(33612)
- 融(30518)
- 金融(30518)
- 大学(27290)
- 教育(26784)
- 学学(25717)
- 农业(24527)
- 财经(23154)
- 业经(22889)
- 技术(22049)
- 经济研究(22019)
- 经(20044)
- 问题(18552)
- 贸(15347)
- 技术经济(13408)
- 国际(12970)
- 理论(12951)
- 商业(12733)
- 现代(12606)
- 统计(11916)
- 经济问题(11640)
- 业(11501)
共检索到404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涛
制约我国产业结构转换有就业、需求、资金、技术和制度结构等方面的因素。为此 ,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加大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有效提高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资本形式能力 ,加速工业化进程 ;政府行为应加速原来计划命令型向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更多利用间接的市场化的手段 ,“有所为有所不为” ,加快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主导产业的核心地位确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制约因素 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震
本文联系江苏实际,认为居民收入增幅下降、收入差距扩大、消费观念陈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消费品供求结构不尽合理是制约江苏消费结构转换升级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苏消费结构转换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结构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静 马怀军
基于我国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偏低的实践问题,理论界一直没有中断过对开征社会保险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社会保险税不仅是一项税收形式,更是社会保险制度筹资的一种手段。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5个险种,这5项制度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大安
产业结构失调是一个长期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协调、稳定、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探索产业结构失调的真实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的战略思路,无疑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从现有的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大量文献来看,人们主要是从体制因素探寻产业结构失调的深层原因,从调整机制或是从资源配置角度探讨产业结构调整所出现的各种疏漏和摩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梁松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金融管制逐步放松,金融控股集团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从我国金融法律体系、金融监管体制以及金融机构问题出发,分析了制约和影响我国金融控股集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金融控股集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股 金融创新 控股集团 金融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为农 杨帆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支出同样数额的现金,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一样的。农村居民每支出1元钱,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3.6元,而城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苗军
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建立新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表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关键阶段。LPR新机制是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改革政策安排,LPR对实际贷款利率产生了明显的导向作用,引导了银行业贷款利率的下降,初步达成了调控实际贷款利率的目标。同时,有数据显示,LPR调控后存在明显的梗阻和时滞,且无法取得持续长效的利率下降效果。本文通过分析LPR改革后的利率传导现状及制约因素,针对渐进改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减少改革成本、实现利率市场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坤荣 刘东皇
1.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经济转型带来居民所感受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背景下为应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居民消费行为难免表现过于谨慎且越来越谨慎。降低居民偏强的预防性动机需要加快推进社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延良
根据建立货币区的相关衡量标准,目前东亚地区还存在着经济趋同障碍、政治障碍、第N种货币问题以及缺乏区域性的超国家货币管理机构等制约因素。因此,现阶段尚无法建立东亚货币合作区。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是分阶段渐进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包括加强区域内的多边汇率政策协调、建立次区域货币区、最终建立东亚共同货币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莉 王怀明 李光泗
粮食流通产业是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升粮食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关键环节。本文重点从创新能力、技术市场、创新组织体系、市场结构等角度剖析粮食流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加快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粮食流通产业现代化,要进一步明确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技术,优化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加快粮食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粮食流通技术创新制度,健全粮食流通技术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粮食流通技术人才培养。
关键词:
粮食流通产业 技术 制约因素 政策措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勇健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始于2002年,其对促进电力工业发展、提高企业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效较显著。但受我国特有国情特点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改革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反思,以指导和推进下一步改革工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毓春 马野驰
一、当前我国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1.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消费既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然而,虚假宣传、夸大宣传,降低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增强了消费的不确定性,打击了消费者的积极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桂香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乏力的现象,需要从影响消费需求的各个层面入手,找出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并从转变理念、增加收入、完善保障、改善环境等方面着手,扩大消费需求,以期达到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