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33)
2023(7936)
2022(7066)
2021(6436)
2020(5885)
2019(13954)
2018(14019)
2017(29050)
2016(15822)
2015(18037)
2014(18489)
2013(18905)
2012(18155)
2011(16760)
2010(16960)
2009(16144)
2008(16268)
2007(15002)
2006(13080)
2005(12029)
作者
(48037)
(40090)
(39884)
(38357)
(25198)
(19051)
(18626)
(15770)
(14857)
(14514)
(13501)
(13326)
(12797)
(12644)
(12615)
(12482)
(12416)
(11898)
(11651)
(11478)
(10100)
(9978)
(9936)
(9214)
(9045)
(9041)
(8941)
(8896)
(8100)
(8014)
学科
(74598)
经济(74531)
(43981)
管理(42559)
(34602)
企业(34602)
方法(34361)
数学(30221)
数学方法(29985)
(20425)
中国(20246)
(18157)
(15903)
业经(15353)
地方(14778)
(14724)
(14491)
贸易(14486)
(14055)
农业(12926)
(12780)
银行(12750)
(12210)
(11687)
金融(11685)
(10988)
产业(10849)
(10743)
财务(10715)
财务管理(10685)
机构
大学(244111)
学院(242045)
(106559)
经济(104407)
管理(92126)
研究(83517)
理学(78866)
理学院(77990)
管理学(76829)
管理学院(76376)
中国(63813)
(52051)
(49858)
科学(49620)
(43471)
(40459)
财经(39629)
研究所(39150)
中心(37634)
(36439)
(35714)
业大(34606)
经济学(33608)
北京(33583)
农业(32067)
(31378)
师范(31059)
经济学院(30688)
(29307)
财经大学(29191)
基金
项目(150199)
科学(117039)
研究(110488)
基金(107833)
(92952)
国家(92216)
科学基金(77635)
社会(69540)
社会科(66029)
社会科学(66006)
(58476)
基金项目(57489)
教育(50398)
(49505)
自然(48779)
自然科(47523)
自然科学(47507)
自然科学基金(46683)
编号(45699)
资助(44949)
成果(38047)
(34460)
重点(34215)
(33998)
课题(31086)
(30909)
教育部(29309)
创新(28953)
科研(28806)
人文(28505)
期刊
(119870)
经济(119870)
研究(73592)
中国(42934)
(37281)
(36237)
学报(35679)
科学(33305)
管理(33017)
大学(26607)
学学(24950)
农业(24180)
(23392)
金融(23392)
教育(22102)
技术(20649)
业经(19983)
财经(19582)
经济研究(19557)
问题(17086)
(16939)
(14110)
技术经济(13423)
商业(13122)
理论(12657)
(12585)
统计(12517)
国际(11512)
现代(11420)
实践(11208)
共检索到3604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智兰  陈君  封永梅  
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时期而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主要有两类观点:一类观点归结为体制原因,体制弊端是产生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主要的内在根源。另一类观点则归结为非体制原因。这两类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了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同时也为我们找到对策提供了依据。即:产业结构趋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原因,在一定时期也会有几个原因同时导致,不能简单的判断为那一个单方面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苏明吾  
本文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建立一个解释产业结构趋同成因的理论模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以及地区利益障碍和产业协调政策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消除地区利益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障碍作用,关键是能否在尽快完成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地区利益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耀东  
工业化初、中期,地区产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大国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但是中国似乎提出了一个“悻论”——经济增长始终伴随着持续的地区产业趋同化。为促进对这一问题的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拟将近年来理论界的讨论综述如下。 (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表现 大多数观点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表现为三个层次。(1)根据产业“相似系数法”模型得出结论,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的三次产业与工业结构相似度高;①(2)根据区位商与专业化系数指标分析,各省(市)区专业化系数普遍下降,工业结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复和同构;叭3)根据主要产品的地区分布,推论出省(市)区之间的主要产品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根紧  陈健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从产业结构趋同的内涵、测度、形成原因以及合意性与非合意性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夏兴园  李洪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巨大潜力被大大激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一般说来,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供求关系明显缓解。据原国内贸易部对613种主要商品的调查统计,现在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1.8%,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只有1.6%...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世银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是在计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逐步引进了市场机制 ,同时也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 ,从而产生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演变态势、趋同的危害和深刻的复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历史上我国各个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传统产业结构出现了趋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新兴产业也出现了结构趋同现象。但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不同。本文从政治晋升的角度,用博弈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地区间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进行经济机理分析,指出在政治晋升的驱动下,传统产业在地区间的分工协调会出现失灵,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很难纠正;新兴产业由于存在模仿的后发优势,各地会一哄而上,导致新兴产业的趋同。但是产业结构趋同也并不是没有好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趋同对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名远  
通过演进博弈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内在行为机理给予理论分析,并以此剖析其结构趋同效应、成因和策略选择。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和转型升级型产业结构趋同通常为合意性趋同,而外部引进和羊群跟随型通常为非合意性趋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内在特征及发展要求,以及现行制度性缺陷是造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合意性结构趋同的主要原因;遵循区域生产力布局、实现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裂变或内涵式转型升级、实施区域产业经济利益补偿与分享、加快区域行政性资源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是有效规避这一结构趋同的策略选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晓凤  
国际贸易理论阐释了在完全分工与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却是:在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农业以及能带来高额利润的高科技产业和其它产业,出现了国与国之间同构的现象。出口相似性指数和产品相似系数都显示了这种同构日趋严重,文中的博弈模型论证了产业结构的同构引发了国际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致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风起云涌,呈现出广泛性的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丁宁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小平  暴冰  叶友  
本文综述了治理结构在治理理念、董事会结构、治理机制、信息披露四个方面的国际趋同,并结合我国当前实践展开分析。认为出现上述趋势的内因是治理结构作为技术性框架具有超越各国具体差异的普适性;外因是投资全球化要求出现全球统一的治理结构以便投资者做出决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荣涛  张许颖  苏明吾  
地区利益始终对地方政府行为是一种基本的制约因素 ,地方政府有关产业调整和发展的博弈行为是在追求地区利益中开始和结束的 ,因此 ,各级地方政府对自身利益的不懈追求是形成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为了印证这个结论 ,本文分析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三个博弈模型 ,并就如何消除产业结构调整中地区利益的障碍作用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灵燕  
全球化竞争使国家公司治理结构成为与企业竞争适应度相关的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各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将向某一种最优模式趋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不会发生快速和完全的趋同,一些重要的差异将持续存在。但如果趋同,意味着对有效的公司治理基本要素的全球共同理解和接受的不断增长,那就毫无疑问,它确实正在发生,并有利于各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改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伟  
本文通过建立“重复投资困境博弈模型”和“引入外部影响能发挥比较优势的投资博弈模型” ,论证了在“个体行为理性”原则下 ,每个投资主体策略选择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重复投资不可避免 ,必须引入外部激励约束机制 ,对不按资源禀赋优势投资的地区实行重罚 ,才能走出“重复投资困境”。作者建议 ,国家应针对西部各省市区的优势定位和扮演的角色 ,按照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的原则 ,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政策 ;尽快健全全国性的经济信息网络 ,突出发展特色经济 ;正视地区利益多元化的现实 ,在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使双方都能获得最大利益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宏观管理 ,避免产业结构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