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73)
- 2023(5979)
- 2022(5186)
- 2021(4921)
- 2020(4214)
- 2019(9631)
- 2018(9625)
- 2017(20566)
- 2016(11028)
- 2015(12253)
- 2014(12417)
- 2013(12592)
- 2012(12121)
- 2011(11149)
- 2010(11433)
- 2009(11006)
- 2008(10854)
- 2007(10034)
- 2006(9270)
- 2005(8560)
- 学科
- 济(51227)
- 经济(51186)
- 业(32827)
- 管理(32018)
- 企(25450)
- 企业(25450)
- 方法(19836)
- 数学(17788)
- 数学方法(17612)
- 中国(16096)
- 农(15885)
- 财(13519)
- 制(13205)
- 业经(11566)
- 地方(11262)
- 贸(10810)
- 贸易(10803)
- 易(10555)
- 银(10213)
- 银行(10205)
- 行(9865)
- 产业(9711)
- 农业(9669)
- 策(9633)
- 体(8614)
- 融(8499)
- 金融(8499)
- 税(7951)
- 技术(7802)
- 学(7649)
- 机构
- 学院(165453)
- 大学(162900)
- 济(78039)
- 经济(76503)
- 管理(64427)
- 研究(56363)
- 理学(54541)
- 理学院(54016)
- 管理学(53385)
- 管理学院(53066)
- 中国(45043)
- 财(38626)
- 京(34221)
- 科学(30151)
- 财经(29507)
- 所(27957)
- 经(26554)
- 江(25740)
- 中心(25153)
- 研究所(24635)
- 经济学(24399)
- 农(22401)
- 北京(22361)
- 经济学院(22097)
- 财经大学(21628)
- 范(20573)
- 州(20441)
- 师范(20420)
- 院(20322)
- 业大(19547)
- 基金
- 项目(97536)
- 科学(77623)
- 研究(76488)
- 基金(70353)
- 家(58814)
- 国家(58334)
- 科学基金(50065)
- 社会(49361)
- 社会科(47049)
- 社会科学(47040)
- 省(37917)
- 基金项目(36269)
- 教育(34508)
- 编号(31789)
- 划(31532)
- 资助(30099)
- 自然(29463)
- 自然科(28676)
- 自然科学(28668)
- 自然科学基金(28192)
- 成果(27053)
- 发(23346)
- 部(22780)
- 课题(22574)
- 重点(21712)
- 性(20137)
- 创(20105)
- 国家社会(19938)
- 发展(19901)
- 教育部(19827)
共检索到258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明友 李方华 李春彦
长期以来 ,产业结构失调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考察与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 ,揭示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突出矛盾 ,即产业结构“同构化”与“低度化”并存 ,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同构化 低度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述英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我国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之中,在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下,按照全球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和特点,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高技术产业。主要对策是:用产业全球化的思维,调整产业结构;借助于跨国公司的渠道,发展跨国经营;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合作;制定高效的产业技术政策;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护重要战略产业。
关键词:
产业全球化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调整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沛英
本文探讨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协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完善产业结构调整中宏观政策协调的建议。本文旨在构建产业、财政、金融政策的协调配合框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财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天 孙永波 遇华仁 吴长德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瑜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池
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正在迅速成长,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进而带动了劳动就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乃至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世界各国都以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契机,谋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谊雅 林怀艺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靠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发展,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向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城镇化、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大国迈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升级目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崔晓峰 王颖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建康
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间的分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了外商直接投资方向选择与我国引资目标为何存在错位,并就如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对策。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调整取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