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9)
- 2023(10657)
- 2022(9211)
- 2021(8485)
- 2020(7567)
- 2019(17748)
- 2018(17534)
- 2017(35217)
- 2016(18980)
- 2015(21726)
- 2014(21572)
- 2013(21797)
- 2012(20897)
- 2011(19144)
- 2010(19319)
- 2009(18328)
- 2008(18212)
- 2007(16808)
- 2006(14802)
- 2005(13642)
- 学科
- 济(87956)
- 经济(87882)
- 业(50710)
- 管理(49123)
- 方法(40172)
- 企(38537)
- 企业(38537)
- 数学(35464)
- 数学方法(35185)
- 贸(26976)
- 贸易(26965)
- 易(26241)
- 农(24719)
- 中国(24487)
- 财(21396)
- 业经(17792)
- 制(17489)
- 地方(17461)
- 学(17263)
- 农业(15800)
- 出(14802)
- 银(13646)
- 银行(13602)
- 行(13065)
- 融(12741)
- 金融(12739)
- 产业(12202)
- 技术(12039)
- 体(11839)
- 务(11749)
- 机构
- 大学(287532)
- 学院(286087)
- 济(129004)
- 经济(126573)
- 管理(105010)
- 研究(102322)
- 理学(89795)
- 理学院(88808)
- 管理学(87374)
- 管理学院(86890)
- 中国(77024)
- 科学(61629)
- 京(61406)
- 财(58058)
- 所(53653)
- 农(53455)
- 研究所(48527)
- 财经(46114)
- 中心(45482)
- 业大(43923)
- 江(43479)
- 农业(42723)
- 经(41670)
- 经济学(41486)
- 北京(39123)
- 经济学院(37892)
- 院(36592)
- 范(35534)
- 师范(35075)
- 州(34251)
- 基金
- 项目(182925)
- 科学(142122)
- 基金(132155)
- 研究(131520)
- 家(116607)
- 国家(115702)
- 科学基金(96227)
- 社会(83588)
- 社会科(79406)
- 社会科学(79382)
- 省(70906)
- 基金项目(68984)
- 自然(61277)
- 划(60411)
- 自然科(59801)
- 自然科学(59778)
- 教育(59379)
- 自然科学基金(58748)
- 资助(55986)
- 编号(52601)
- 成果(43162)
- 重点(41917)
- 发(41483)
- 部(41432)
- 创(37741)
- 课题(36747)
- 科研(35475)
- 创新(35434)
- 教育部(34995)
- 国家社会(34958)
- 期刊
- 济(140012)
- 经济(140012)
- 研究(86431)
- 中国(53213)
- 农(48031)
- 学报(47514)
- 财(43324)
- 科学(42162)
- 管理(37726)
- 大学(35290)
- 学学(33372)
- 农业(32514)
- 融(26944)
- 金融(26944)
- 教育(25115)
- 经济研究(24287)
- 技术(23752)
- 财经(23205)
- 业经(23068)
- 贸(22463)
- 问题(20922)
- 经(20169)
- 国际(19026)
- 业(17561)
- 技术经济(15471)
- 商业(14698)
- 统计(14485)
- 世界(14047)
- 理论(13905)
- 版(13274)
共检索到43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化,或者说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由初级状况向高度化的过渡。结构转化又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换体现出来。本文以10年改革为背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矛盾及出路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基本观点是:改革使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引起了国内需求结构变动,但供给体系在生产组织、技术变革和生产能力上从而在广义的积累机制上的调整滞后,使供求各环节出现断裂,并且造成资本品和中间投入产业的巨大缺口。在这个背景下,对外贸易承担着调节供求的重要功能,相应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新流程。但是,居民收入形成机制和积累机制不完善,使这个流程阻滞。以国际收支均衡为目标,相应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勇 仇恒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杨 刘延平
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守川 田大洲
本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职业结构和技能层次结构的变动效应,以期为职业培训需求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方向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通过职业结构变动而引发职业培训需求,转岗培训、新技能培训将是我国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无法通过技能层次结构变动引致培训需求,我国技能培训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等级和技术职称晋升制度本身;在政策建议方面,要加强涉农职业向非农职业转变的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考虑行业属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职业培训 关联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京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对外贸易活动中表现的尤为显著。本文选取对外贸易视角,考察和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升级 对外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同 钟思斌
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李善同钟思斌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1996年GDP平均每年增长9.9%。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利用1987年和1992年两个时点的投入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分析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提出各项需求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安
大量的文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密不可分。针对产业结构是多因素变量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可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的就业状况联系最为紧密,而与全社会的总体就业状况关系甚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灰色关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骥 马相东
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贸易结构先导效应、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三大渠道分别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行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畅通等合作重点恰恰起到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提高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激发和创造新的国际市场需求等作用,从而为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三大新的战略机遇。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路径与策略:一是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二是发挥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产率和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三是发挥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出口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骥 马相东
出口贸易主要通过贸易结构先导效应、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市场规模扩张效应三大渠道分别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行业生产率提高和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一带一路"建设的贸易畅通等合作重点恰恰起到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提高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激发和创造新的国际市场需求等作用,从而为出口贸易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三大新的战略机遇。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路径与策略:一是发挥贸易结构先导效应,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和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二是发挥贸易自由化竞争效应,提高行业生产
关键词:
“一带一路”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出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范爱军 李菲菲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分工的日益加深,对外贸易对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也更加突出。不同贸易模式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存在差异,一般贸易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加工贸易则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理论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两种贸易模式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影响。实证部分采用协整的分析方法证明了结论。最后针对上述研究做出总结性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泓 柴瑜
90 年代以来, 三资企业的进出口在我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针对这种态势,本文从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三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与我国国内企业之间的角色转换,进而指出了它们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不论在出口支撑和进口替代产业间贸易,还是在产业内贸易中,三资企业都已取代我国国内企业而处在领头位置, 并起着主导作用。我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三资企业化”过程,影响远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