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55)
- 2023(8205)
- 2022(7129)
- 2021(6573)
- 2020(5892)
- 2019(13669)
- 2018(13710)
- 2017(28154)
- 2016(15253)
- 2015(17502)
- 2014(17791)
- 2013(18145)
- 2012(17470)
- 2011(15953)
- 2010(16167)
- 2009(15400)
- 2008(15477)
- 2007(14336)
- 2006(12544)
- 2005(11438)
- 学科
- 济(73049)
- 经济(72992)
- 业(46000)
- 管理(43999)
- 企(35995)
- 企业(35995)
- 方法(34158)
- 数学(30391)
- 数学方法(30194)
- 农(20577)
- 中国(19584)
- 财(17327)
- 技术(15301)
- 制(15103)
- 业经(15055)
- 贸(14430)
- 贸易(14425)
- 地方(14043)
- 易(14036)
- 学(13731)
- 农业(13235)
- 银(11946)
- 银行(11912)
- 行(11390)
- 产业(11177)
- 融(10672)
- 金融(10670)
- 和(10278)
- 务(10221)
- 体(10219)
- 机构
- 学院(237103)
- 大学(236888)
- 济(104820)
- 经济(102753)
- 管理(90305)
- 研究(80465)
- 理学(77281)
- 理学院(76468)
- 管理学(75361)
- 管理学院(74924)
- 中国(60913)
- 京(50255)
- 科学(48454)
- 财(47512)
- 所(42001)
- 农(40749)
- 财经(37978)
- 研究所(37955)
- 中心(36578)
- 江(35869)
- 业大(35078)
- 经(34222)
- 经济学(33251)
- 农业(32408)
- 北京(32191)
- 经济学院(30456)
- 范(29800)
- 师范(29484)
- 州(28431)
- 院(28242)
- 基金
- 项目(148966)
- 科学(116086)
- 研究(109510)
- 基金(106600)
- 家(92415)
- 国家(91703)
- 科学基金(77020)
- 社会(69327)
- 社会科(65930)
- 社会科学(65909)
- 省(58810)
- 基金项目(56651)
- 教育(49816)
- 划(49313)
- 自然(47957)
- 自然科(46739)
- 自然科学(46724)
- 自然科学基金(45908)
- 编号(44941)
- 资助(44243)
- 成果(36610)
- 发(34077)
- 重点(34003)
- 部(33988)
- 创(31413)
- 课题(30769)
- 创新(29511)
- 教育部(28785)
- 国家社会(28524)
- 科研(28357)
- 期刊
- 济(115312)
- 经济(115312)
- 研究(70351)
- 中国(41931)
- 农(36664)
- 财(35959)
- 学报(35666)
- 科学(33295)
- 管理(31802)
- 大学(26513)
- 学学(25094)
- 农业(24766)
- 技术(22829)
- 融(21995)
- 金融(21995)
- 教育(21020)
- 业经(19605)
- 财经(19286)
- 经济研究(19083)
- 经(16699)
- 问题(16697)
- 技术经济(14752)
- 贸(13628)
- 业(13007)
- 商业(12561)
- 理论(12428)
- 统计(12206)
- 科技(11409)
- 策(11146)
- 实践(11102)
共检索到34935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春艳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赵春艳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试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借鉴。一、我国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跃强
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到经济增长的方向和后劲。本文在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轨迹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偏离度等方面,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还远未达到合理化的程度,要增加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水平,必须在统筹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后对产业结构如何更加合理地促进经济增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数量分析 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玉荣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1978~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增长9.9%。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支撑。据测算,1978~1995年间资本投入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为45...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亚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大。为了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促进作用,就需要对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年数据,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三次产业比例变化的影响;同时结合不同时期外国直接投资在各产业内的投资偏好以及投资结构的变动趋势, 分析外国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变化的影响。
关键词:
外国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史学贵 施洁
产业结构演进动力关系到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更关系到未来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景。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部门技术进步和对外贸易的三部门增长模型,考察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力问题。结果显示,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1952-2012年间我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部门产出份额的变化轨迹。模型反事实试验表明,影响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因素是技术进步,而非外贸需求。因此,向自主创新和注重技术进步的增长方式转变,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春英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evolution. The major factors determining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rc industrial policy,the structure of demand,the structure of labour for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Disequilibrium exists both in China's structure of second industry and in differenr regions in China. Faced with problems exirsing in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China should rake active actions ro rationalize its srucrure of industries.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左晓晴 张兴无
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就业增长率长期滞后于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水平一直很低。本文运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数据,运用结构偏离度这一衡量指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同时,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升级能够增加就业总量。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我国就业矛盾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最后本文为解决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柏福
在厘清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分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耀新 乌家培
一、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技术构成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顺序演进的高度化进程,也就是技术构成提高的过程。技术构成通常可用人均固定资产装备水平来表示,并可分为手工操作、半机械化、机械化、半自动化、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六个档次划分标准如表1所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舒 芮明杰 谭丽焱
文章从中国产业结构全景出发,分析了当下中国三次产业经济与劳动力结构以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变化情况,也指出了如粗放式发展导致污染严重,以及科技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其次,文章分别研究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一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最终,文章总结了中国产业结构现有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志军 李飞 覃巍
通过对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从短期看,三次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为正,影响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但是从长期看,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效应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其效应为正。第二产业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短期效应为1.3162,长期效应为0.578。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