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1)
- 2023(4953)
- 2022(4139)
- 2021(3798)
- 2020(3302)
- 2019(7591)
- 2018(7453)
- 2017(16215)
- 2016(8343)
- 2015(9270)
- 2014(9288)
- 2013(9654)
- 2012(9296)
- 2011(8579)
- 2010(8660)
- 2009(8299)
- 2008(8115)
- 2007(7478)
- 2006(6792)
- 2005(6190)
- 学科
- 济(45106)
- 经济(45073)
- 业(25100)
- 管理(23170)
- 方法(19306)
- 企(18788)
- 企业(18788)
- 数学(17447)
- 数学方法(17384)
- 中国(13842)
- 农(12277)
- 制(10502)
- 财(10262)
- 业经(9984)
- 产业(9679)
- 地方(8914)
- 贸(8868)
- 贸易(8863)
- 易(8654)
- 银(8150)
- 银行(8141)
- 行(7883)
- 农业(7620)
- 体(7541)
- 结构(7413)
- 融(7083)
- 金融(7082)
- 技术(7015)
- 体制(6526)
- 学(6327)
- 机构
- 学院(133084)
- 大学(132945)
- 济(65756)
- 经济(64701)
- 管理(51868)
- 理学(44948)
- 理学院(44520)
- 管理学(44077)
- 研究(43862)
- 管理学院(43834)
- 中国(33801)
- 财(31148)
- 京(27223)
- 财经(25197)
- 科学(23438)
- 经(22781)
- 经济学(22138)
- 所(21409)
- 经济学院(20376)
- 研究所(19157)
- 中心(18966)
- 财经大学(18792)
- 江(18677)
- 农(17619)
- 北京(17489)
- 业大(16294)
- 范(15696)
- 院(15625)
- 师范(15554)
- 商学(15160)
- 基金
- 项目(82922)
- 科学(66613)
- 研究(62502)
- 基金(61841)
- 家(52547)
- 国家(52162)
- 科学基金(44921)
- 社会(42949)
- 社会科(41107)
- 社会科学(41101)
- 基金项目(32875)
- 省(31557)
- 教育(27585)
- 自然(26286)
- 划(26231)
- 自然科(25646)
- 自然科学(25639)
- 资助(25304)
- 自然科学基金(25225)
- 编号(24332)
- 发(19668)
- 部(19641)
- 成果(19542)
- 重点(18523)
- 国家社会(18472)
- 创(17431)
- 教育部(17234)
- 人文(17052)
- 课题(16664)
- 发展(16652)
共检索到193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五六
本文根据我国1978-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在样本区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长期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产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在短期内产业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和冲击反应表明第一、二、三产业变动的原因解释力度和冲击强度在产业结构系统中整体趋势是依次降低。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战明华
产业政策的导向极大的影响了一国经济资源的配置格局与配置效率,而正确的产业政策的前提则是对产业结构变迁规律的把握。产业结构的变迁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对处于转轨时期的国家来说,包括制度等过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使结构计量经济模型变得不稳定,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规律进行了研究:一是通过弹性系数考察了规模经济变化的结构变迁效应;二是对二产内部的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三是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三个产业内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效应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詹浩勇
在政府主导下,我国实施的是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同时,由于相对忽视了积累人力资本,导致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没有构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一遇外部冲击,便通过倒逼机制使重化工业战略得到强化,造成新的就业问题。所以应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以之改造传统产业,将传统部门劳动力转化为现代产业部门劳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就业 分析框架 新型工业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温杰 张建华
现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判断存在争议。该文在考虑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可变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源再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再配置效应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产业间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从产业结构变迁中获得巨大收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金升 陈利根 张耀宇 赵爱栋
土地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又是空间约束,其各种功能支撑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而产业结构变迁又型塑了土地要素的市场需求。因此,工业地价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联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土地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的PVAR模型,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工业地价变动之间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能够同向协调、互相促进,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金升 陈利根 张耀宇 赵爱栋
土地既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又是空间约束,其各种功能支撑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而产业结构变迁又型塑了土地要素的市场需求。因此,工业地价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联系密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对推动土地市场化改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3年中国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的PVAR模型,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个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工业地价变动之间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能够同向协调、互相促进,但与此同时却也存在较大的地区性差异:①在东部地区,由于市场化水平较高,工业地价上涨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具有同一性;②在中部地区,工业地价上涨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形成了同向变动的良性互动,但是过高的工业地价并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③在西部地区,工业地价变动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效应较弱,而且呈现出地价上涨不利于结构升级和结构优化的趋势。工业地价与产业结构变迁互动效应的地区性差异,来源于地区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市场化进程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因此针对实证结果,本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东部地区,应继续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以促进产业结构变迁;中部地区,应协调土地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适度对高地价进行调控;西部地区,则需要大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然后再考虑对地价的调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断依据。研究价值:模型具有研究产业结构质量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关系的宽泛用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梅
研究目标: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中"逆库兹涅茨化"效应问题进行测量和分析。研究方法:借鉴马塞尔增长源分解模式,构建基本模型,推导产业结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测算公式并做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由农民工回流及农业劳动份额增长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没有被发现;由劳动力从工业转移到服务业而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显著;就经济整体而言,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引起的"逆库兹涅茨化"现象不明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有利于提高生产率的方向相契合。研究创新:给出了测算中国产业结构的"逆库兹涅茨化"效应的具体公式与判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黎明 刘彦志
论文通过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的流通产业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变化与我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对31个省市地区2003-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流通产业对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尽相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锐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特征及产业变迁特点的分析,并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作用机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的合理化与高度化及加快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加速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新常态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
本文首先构建服务化指数来量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标准。然后通过Moore值来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速度不稳定,表现出周期性特征。进一步深入到产业内部测量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变迁速度,得知第二产业的变迁速度和第三产业相比表现疲软。在此基础上,以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与服务化程度为变量,建立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动态化变迁速度是服务化程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存在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词:
动态化 服务化 VAR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
本文首先构建服务化指数来量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宏观标准。然后通过Moore值来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发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变迁速度不稳定,表现出周期性特征。进一步深入到产业内部测量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变迁速度,得知第二产业的变迁速度和第三产业相比表现疲软。在此基础上,以产业结构动态化变迁速度与服务化程度为变量,建立VAR模型并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动态化变迁速度是服务化程度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并且存在正向推动作用。
关键词:
动态化 服务化 VAR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