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89)
- 2023(17347)
- 2022(15218)
- 2021(14139)
- 2020(12232)
- 2019(28353)
- 2018(28259)
- 2017(55529)
- 2016(30109)
- 2015(34082)
- 2014(34131)
- 2013(33899)
- 2012(31411)
- 2011(28352)
- 2010(28434)
- 2009(26345)
- 2008(26178)
- 2007(23283)
- 2006(20124)
- 2005(17839)
- 学科
- 济(125562)
- 经济(125424)
- 管理(87336)
- 业(84641)
- 企(69454)
- 企业(69454)
- 方法(60871)
- 数学(53568)
- 数学方法(52906)
- 农(34186)
- 财(33624)
- 中国(32298)
- 业经(27225)
- 学(26243)
- 贸(26199)
- 贸易(26191)
- 易(25498)
- 地方(24385)
- 制(23915)
- 农业(22333)
- 务(21159)
- 财务(21078)
- 财务管理(21024)
- 企业财务(19836)
- 技术(19526)
- 理论(19318)
- 银(19132)
- 银行(19074)
- 和(18856)
- 环境(18280)
- 机构
- 大学(438649)
- 学院(437044)
- 济(177663)
- 经济(173914)
- 管理(172934)
- 理学(150135)
- 理学院(148503)
- 管理学(145878)
- 管理学院(145098)
- 研究(142067)
- 中国(106089)
- 京(92748)
- 科学(88403)
- 财(82314)
- 所(71445)
- 农(71096)
- 财经(66579)
- 业大(65828)
- 中心(65120)
- 研究所(64950)
- 江(63091)
- 经(60390)
- 北京(58492)
- 范(56102)
- 农业(56078)
- 师范(55531)
- 经济学(54296)
- 院(51637)
- 州(51146)
- 财经大学(49501)
- 基金
- 项目(295720)
- 科学(231726)
- 基金(214390)
- 研究(214361)
- 家(186532)
- 国家(185041)
- 科学基金(158807)
- 社会(134251)
- 社会科(127340)
- 社会科学(127307)
- 省(115437)
- 基金项目(113706)
- 自然(104174)
- 自然科(101720)
- 自然科学(101693)
- 自然科学基金(99869)
- 教育(98847)
- 划(97066)
- 资助(89995)
- 编号(87712)
- 成果(70612)
- 重点(66031)
- 部(65724)
- 发(62841)
- 创(60866)
- 课题(59788)
- 科研(57081)
- 创新(56874)
- 教育部(56230)
- 大学(55305)
- 期刊
- 济(188559)
- 经济(188559)
- 研究(125403)
- 中国(75169)
- 学报(69295)
- 农(63559)
- 财(62800)
- 科学(62610)
- 管理(61356)
- 大学(52280)
- 学学(49326)
- 农业(43683)
- 教育(43400)
- 技术(38312)
- 融(36481)
- 金融(36481)
- 财经(32391)
- 业经(31891)
- 经济研究(30578)
- 经(27654)
- 问题(25742)
- 业(22229)
- 技术经济(22042)
- 图书(21807)
- 统计(21673)
- 理论(21430)
- 贸(21429)
- 商业(20319)
- 科技(20118)
- 版(20064)
共检索到626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典范 干春晖 郑若谷
本文借鉴多国多部门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通过静态结构分解技术将产业结构效应分解为乘数效应、反馈效应和溢出效应三部分,并利用投入产出表对2002年和2007年的中国51个产业的关联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的溢出效应、乘数效应和反馈效应的重要性呈依次递减的特征。对于我国产业的发展而言,提升产业的自身发展能力,优化产业关联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的根本。针对产业关联效应的提升,本文也提出了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并从创新的推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企业间竞争合作的压力以及政府放松管制等方面阐述了产业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陈霜华 汪伟
文章依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在对1992-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各个时期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判别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竞争性投入产出模型对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增长进行结构分解,以探究各产业部门产出增长的动因,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动因;同时对新兴的信息产业做了单独考察。文章还基于各种推动因素,多角度地考察了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1)在样本考察期,2002-2007年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时期,其推动因素为重工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贡献较大。(2)信息产业产出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信息产业的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动因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葛岳静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全国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从实证的角度,通过计算和分析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程度和影响力系数、感应程度和感应度系数、各项最终需求的诱发额和诱发系数、各部门对最终需求的依存度、总体联系等指标,分析国民经济中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揭示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理,并从需求管理的角度,提出各项需求政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蒋燕 胡日东
投入产出表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通过1995年、1997年以及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分析1995~2000年间各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赵勇 任保平
基于图论最大权重生成树原理的投入产出定性分析和网络关系动态演化模型可以分别从比较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刻画产业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基于1995年和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基础树,比较静态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并采用主体调整网络演化模型,估计这15年间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动态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关键生产部门没有发生变化,农林牧渔和采矿业、化学工业在产业体系中仍居于关键地位;中国产业结构得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部门关联度加深,产业波及源对相关产业的波及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投入产出模型 技术需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明森 陈爱贞 赵福战
本文基于产业开放度视角,将我国产业划分为外向型、准外向型和内向型三种产业梯度,并借助投入产出法,从理论与实证双重层面,探讨国际产业转移中资本、贸易结构变动引发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变化,进而影响产业投入产出结构的传导机理,以及对我国产业波及传导效应的特殊规律性。实证检验表明,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外向型—准外向型—内向型"产业波及路径,对我国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外向型产业自我波及和加工贸易产业"两头在外"造成产业波及封闭与外漏,加上准外向型尤其是内向型产业的承接力与需求层次相对较弱,产业间的供给与需求的推力呈现非均衡性,使得国际产业转移传导中能量严重衰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燕 陈漓高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了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对外贸易对各产业部门增加值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对外贸易在产业升级中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为国家规划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提供新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投入产出 对外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与2002年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珍花 戴丽亚
我们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中国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构造一个能源消耗的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三次产业的能源消耗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2002相比,三次产业的直接能源效率不断提高;同时除天然气外,其他三类能源的完全效率也明显提高。最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角度提出有关提高我国三次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商勇
近年来,河南省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明显。通过对河南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中间投入率上升趋势明显,各经济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在两个时期,基本上具有一致性,表明河南大力发展工业的政策效果明显;河南省各行业的自足率有所下降,更多是通过对外贸易来满足自身需求缺口。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诚
所谓产业关联度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通过产品供需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在拉动和推动两个方面,并分别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测量。影响力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对其他产业的辐射程度,感应度系数反映了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利用全国2002年、2005年调整后的62个部门不变价表测算了我国目前的产业关联现状及特点,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励平 牟英楠 刘浩 颜芳芳 王大江
河北省作为京津转移产业承接地区以及重点发展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然而,与高技术、高新化的工业产业结构相比,仍凸显出自身许多亟待改良之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技术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并且发展缓慢;农业基础依旧薄弱,投入不足。本文从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水平和产业关联分析两个层次为产业发展现状做"质"和"量"的双重分析,并基于前两部分数据分析的基础结合相关文献,提出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河北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励平 牟英楠 刘浩 颜芳芳 王大江
河北省作为京津转移产业承接地区以及重点发展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国民经济体系。然而,与高技术、高新化的工业产业结构相比,仍凸显出自身许多亟待改良之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工业技术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并且发展缓慢;农业基础依旧薄弱,投入不足。本文从产业结构整体发展水平和产业关联分析两个层次为产业发展现状做"质"和"量"的双重分析,并基于前两部分数据分析的基础结合相关文献,提出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相关问题及优化对策。最后简要归纳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并且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河北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