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630)
- 2022(10315)
- 2021(9794)
- 2020(8421)
- 2019(19610)
- 2018(19674)
- 2017(39207)
- 2016(21176)
- 2015(23811)
- 2014(24059)
- 2013(24085)
- 2012(22157)
- 2011(20148)
- 2010(20222)
- 2009(18722)
- 2008(18269)
- 2007(16200)
- 2006(14352)
- 2005(12799)
- 学科
- 济(88280)
- 经济(88159)
- 管理(60815)
- 业(58779)
- 企(48438)
- 企业(48438)
- 方法(40454)
- 数学(35150)
- 数学方法(34790)
- 中国(24150)
- 农(23931)
- 财(21670)
- 业经(19767)
- 制(19400)
- 学(18670)
- 地方(17637)
- 贸(16072)
- 贸易(16063)
- 易(15628)
- 农业(15220)
- 银(14258)
- 银行(14220)
- 技术(13972)
- 和(13802)
- 行(13603)
- 体(13510)
- 理论(13477)
- 融(12931)
- 金融(12930)
- 务(12913)
- 机构
- 大学(310644)
- 学院(307807)
- 济(125554)
- 管理(123985)
- 经济(122871)
- 理学(107607)
- 理学院(106443)
- 管理学(104783)
- 管理学院(104220)
- 研究(101684)
- 中国(75179)
- 京(66426)
- 科学(62101)
- 财(58666)
- 所(50636)
- 财经(47107)
- 农(46509)
- 研究所(45980)
- 中心(45051)
- 业大(44850)
- 江(43517)
- 经(42616)
- 北京(42483)
- 范(40128)
- 师范(39771)
- 经济学(37873)
- 院(37023)
- 农业(36414)
- 州(35649)
- 财经大学(34977)
- 基金
- 项目(207135)
- 科学(162476)
- 研究(153109)
- 基金(149894)
- 家(129613)
- 国家(128569)
- 科学基金(110116)
- 社会(95975)
- 社会科(90911)
- 社会科学(90889)
- 基金项目(80306)
- 省(80139)
- 自然(71055)
- 教育(69317)
- 自然科(69285)
- 自然科学(69269)
- 自然科学基金(68053)
- 划(67556)
- 编号(62941)
- 资助(62120)
- 成果(51581)
- 部(46217)
- 重点(45939)
- 发(44469)
- 课题(42937)
- 创(42832)
- 创新(39935)
- 教育部(39631)
- 科研(39250)
- 人文(38943)
- 期刊
- 济(138631)
- 经济(138631)
- 研究(93461)
- 中国(53367)
- 学报(46382)
- 管理(45607)
- 科学(43702)
- 农(42058)
- 财(41831)
- 大学(35258)
- 学学(33161)
- 教育(31550)
- 农业(29266)
- 融(26263)
- 金融(26263)
- 技术(25507)
- 业经(23578)
- 财经(22955)
- 经济研究(22091)
- 经(19575)
- 问题(19129)
- 理论(16319)
- 图书(15643)
- 技术经济(15349)
- 实践(14918)
- 践(14918)
- 科技(14917)
- 现代(14621)
- 商业(14606)
- 业(13980)
共检索到444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禄峰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历史纵向演进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蕊 何珊 王晓娟
本文基于结构偏离度改进视角测算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首先统计分析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较高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较低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抑制经济增长。其次构建了二者的计量模型,基于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和1998-2014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全面FGLS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相吻合。最后依据统计与实证结果,结合当前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苏振东 金景仲 王小红
本研究采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中国三次产业和工业产业内部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在行业间的配置情况,以确定在三次产业与工业内部劳动和资本转移中是否存在"结构红利"现象。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阶段性的"结构红利"现象;工业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流动存在"结构负利"现象。综合来看,劳动从第一产业流向二、三产业,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向第二产业中生产率较低的行业流动,降低了工业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桂瑛 双海军 杨雪琴
本文以2000-2018年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我国流通业波动与产业结构偏离的特征事实,并研究了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在增长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波动态势,经历了"U型"上升、"倒U型"演进再不断下降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总体较高,但趋势上不断收敛,这主要与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特征相似;流通业波动与产业结构偏离之间存在双向作用关系,且存在趋势变化特征:流通业波动短期内会引起产业结构偏离,但长期看会推进其收敛,而产业结构偏离长期来看是会加剧流通业波动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萍 黄薇
本文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角度分析武汉市1981—2003年度产业结构效益的演变轨迹,建立三次方曲线的时序动态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武汉市2004—2008年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未来五年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优化提供信息支持。文中对比全国、北京、上海2003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找出差距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优化武汉市产业结构效益的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元笃
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农地流转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分析,揭示结构偏离度与农地流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来探讨扩大农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结构偏离度 农地流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涛 石丹 安锦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的内生增长模型,根据实现平衡增长路径所需满足的条件,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指标用来衡量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然后应用该指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各产业偏离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希望能较真实地反映上海市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平衡增长路径要求目标的偏离程度。最后根据各产业偏离的方向和程度,有针对性地给出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具体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王慧丽
本文充分考虑劳动异质性,利用产业人力资本结构,重新核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程度均被高估,第二产业结构偏离被低估,进而指出"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第一产业可转出人力资本减少,第二产业需求旺盛,而第三产业由于发展不足陷入低水平均衡状态。最后通过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解决我国结构偏离和就业问题的重点在于优化需求结构、合理规划产业发展路径以及全面推进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关键更在于释放农村消费市场巨大潜力和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分工深化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偏离国际一般模式的重要驱动力量,运用逻辑演绎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作用于中国产业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驱动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的主导机制,对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演化偏离国际经验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中国特殊的制度变迁模式又放大了产业结构演化的路径依赖以及国际分工的作用。研究的政策寓意是,应该把原先倚重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外向与内向驱动有效结合的平衡型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分工 全球价值链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武军 黄炳南
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呈现发展水平低于东部、发展速度低于西部的"塌陷"危机。笔者运用偏离—份额法及其空间与时间拓展模型对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压力,区域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产业结构演进需要政策的强力引导。据此,笔者认为,"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应制定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引导政策,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载体建设,推动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周元 刘建平
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广东省平均发展水平为参照系,结合各市工业化发展水平,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4-2008年珠江三角洲的九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份额、竞争力份额及其贡献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份额和竞争力份额方面,佛山、东莞、中山三市优势明显,广州、深圳两市竞争力份额为负,且负向影响较大;就三次产业结构而言,珠三角第一产业发展缓慢,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其竞争力处于劣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所占比重仍然偏低;除珠海、江门、肇庆三市外,其余各市第三产业竞争力份额较高,以广州、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杨涛 黄炳南 刘志杰
传统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将区域经济增长在经济地理上的变化进行量化,但却忽视了区域内部经济体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影响。依托传统模型发展而来的空间拓展模型则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较好地反映临近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作用关系。将空间拓展模型应用于我国中部六省,并且与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若竞争力分量差值为正,则表明临近区域对该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反之则阻碍了该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磊 陈建国
文章利用全国和江西省2003年到2010年产业从业人数,着眼全国,立足江西省,运用国外产业结构的分析方法偏离—份额方法对江西省产业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江西的产业结构并不存在"偏差",目前江西省尚未完成工业化,制造业是江西省的战略产业,江西产业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于产业组织及产业整合困难。从而得出优化江西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以加速江西省产业结构的优化步伐:一是以江西省实际出发,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三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优支柱产业;四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江西省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