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23)
- 2023(5594)
- 2022(4573)
- 2021(4267)
- 2020(3484)
- 2019(7770)
- 2018(7763)
- 2017(16322)
- 2016(8637)
- 2015(9602)
- 2014(9547)
- 2013(9785)
- 2012(9344)
- 2011(8463)
- 2010(8609)
- 2009(8283)
- 2008(8032)
- 2007(7458)
- 2006(6847)
- 2005(6216)
- 学科
- 济(42713)
- 经济(42685)
- 业(23881)
- 管理(22437)
- 企(18039)
- 企业(18039)
- 方法(16898)
- 数学(15034)
- 数学方法(14951)
- 中国(13851)
- 农(12929)
- 制(10535)
- 业经(10511)
- 产业(9484)
- 财(9324)
- 地方(9032)
- 贸(8336)
- 贸易(8330)
- 易(8134)
- 农业(8055)
- 银(7996)
- 银行(7988)
- 行(7734)
- 体(7426)
- 结构(7235)
- 融(6702)
- 金融(6701)
- 技术(6626)
- 学(6326)
- 体制(6306)
- 机构
- 学院(132771)
- 大学(130604)
- 济(61536)
- 经济(60440)
- 管理(49707)
- 研究(44000)
- 理学(42607)
- 理学院(42195)
- 管理学(41692)
- 管理学院(41453)
- 中国(34156)
- 财(29438)
- 京(27206)
- 科学(23970)
- 财经(23370)
- 所(21459)
- 经(21022)
- 经济学(20076)
- 江(19438)
- 中心(19173)
- 研究所(19102)
- 经济学院(18392)
- 北京(17656)
- 农(17563)
- 财经大学(17280)
- 范(16610)
- 师范(16460)
- 业大(16203)
- 院(16012)
- 州(15722)
- 基金
- 项目(81112)
- 科学(64305)
- 研究(63418)
- 基金(58037)
- 家(48961)
- 国家(48562)
- 社会(41634)
- 科学基金(41216)
- 社会科(39683)
- 社会科学(39676)
- 省(32149)
- 基金项目(30469)
- 教育(28361)
- 划(26617)
- 编号(26218)
- 资助(23593)
- 自然(23363)
- 自然科(22733)
- 自然科学(22727)
- 自然科学基金(22351)
- 成果(21602)
- 发(20015)
- 课题(18557)
- 部(18531)
- 重点(18378)
- 创(17255)
- 国家社会(17139)
- 发展(16960)
- 展(16715)
- 性(16473)
共检索到197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殷宁宇
文章在评述解释我国产业结构偏差的原因、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及产业结构转变机制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必然会呈现出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因为强调服务业的发展而忽视工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特定的国际分工地位,二产比重偏高、三产比重偏低的产业结构偏差会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促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使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着力点在于制度建设和大城市的引领。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 制度 都市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颖君
本文利用结构偏差系数测算了我国1990-2006年产业-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并引入相关系数矩阵对产业-就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解答了"民工荒"与劳动力就业难并存的问题。本文认为,"民工荒"并不是中国劳动力资源"枯竭"的信号,而是我国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巨大偏差造成的问题。而劳动力就业难,主要是劳动力技能与产业升级不相适应造成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偏差系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吕明元 李彦超
笔者认为所谓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对我国1952年~2008年产业结构演进的协整检验与反应弹性值的国际比较表明,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总的发展趋势上符合国际标准模式的一般规律,但存在明显的特殊性。影响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因素本身的特殊性,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演进中出现"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的"国际标准模式"在我国的适用,应该考虑时间和条件的变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兆德 曾雪寒
证券分析师个人特征是其能力的重要表征。文章选取2007—2014年我国资本市场相关数据,研究了证券分析师的性别对盈余预测偏差的影响,以及盈余预测偏差的时间序列特征,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整体上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大于女性分析师;第二,男性分析师对于盈余预测偏差的纠正能力高于女性分析师;第三,随着对公司跟踪时间的增加,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下降速度更快。研究结果说明,对于分析师跟踪时间较短的公司,女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偏差较小,而对于受分析师长期跟踪的公司,男性分析师的盈余预测结果更准确。研究结论对投资者依据分析师性别判定其盈利预测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本文认为,矫正我国投资产业结构必须从调整投资结构入手,以增量投资扩大和存量投资调整为手段,通过政府引导,使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动态发展的方向一致,提高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关键词:
投资产业结构 投资结构 产业结构 偏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其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禄峰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偏离程度的指标之一。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历史纵向演进分析和国际横向比较,得出我国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发展水平与国际标准基本吻合,但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结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我国产业结构偏离度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淼 赵磊
利益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制度前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民生改善为导向,以利益均衡为目标的主动干预,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路径择定。在此基础上,只有紧密围绕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层面实现利益协调机制的新供给,才能有效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淼 赵磊
利益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制度前设。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民生改善为导向,以利益均衡为目标的主动干预,是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的路径择定。在此基础上,只有紧密围绕党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价格、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层面实现利益协调机制的新供给,才能有效纠偏当前我国利益失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伯灿 宋安平 章舜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克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蓓 崔焕金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分工深化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产业结构演进偏离国际一般模式的重要驱动力量,运用逻辑演绎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全球价值链分工作用于中国产业发展的效应与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作为驱动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的主导机制,对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演化偏离国际经验产生了直接影响,而中国特殊的制度变迁模式又放大了产业结构演化的路径依赖以及国际分工的作用。研究的政策寓意是,应该把原先倚重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外向与内向驱动有效结合的平衡型产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分工 全球价值链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燕然 潘可 胡松明 江婕
对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简称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现象,本文提出一个新假说,即作为理性投资的代表者——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会受到投资者情绪或噪音交易的影响,并通过我国的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内行业分析师盈利预测存在系统性的偏差。其次,构造月度投资者情绪指数,通过非参数和参数的统计方法,针对盈利预测偏差的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两组数据,证明了情绪是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国际文献中对分析师偏差的绝大多数理论解释通常是基于经典金融学的框架,即假设分析师是完全理性的,其偏差主要来自利益驱动(他们供职的机构或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本文认为情绪和利益驱动因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释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卉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简称EMH)是经典经济学的基础,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在1970年提出的。它的提出为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石。但是自从有效市场假说被正式提出后,30多年来围绕EMH的争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经济学家们在不断发现支持有效市场假说证据的同时,也碰到了一些相悖的现象,这些异象向这一假设提出了有力挑战。本文通过详细阐述有效市场假说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论上和现实经济中出现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现象,探讨行为金融学的思想是否从根本上解释了这一现象。
关键词:
有效证券市场假设 随机游走 行为金融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