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0)
2023(9868)
2022(8627)
2021(8073)
2020(7188)
2019(16604)
2018(16612)
2017(32862)
2016(18747)
2015(21671)
2014(22032)
2013(21669)
2012(20722)
2011(18935)
2010(19317)
2009(17648)
2008(17720)
2007(16241)
2006(13990)
2005(12763)
作者
(55302)
(46053)
(46025)
(44271)
(29286)
(22124)
(21203)
(17972)
(17273)
(16771)
(15546)
(15346)
(14755)
(14717)
(14568)
(14497)
(14471)
(13672)
(13641)
(13147)
(11823)
(11559)
(11438)
(10547)
(10435)
(10428)
(10356)
(10348)
(9538)
(9282)
学科
(78030)
经济(77959)
(49360)
管理(48067)
(38434)
企业(38434)
方法(37212)
数学(33173)
数学方法(32879)
中国(24438)
(22314)
(20190)
(16828)
业经(16006)
(16002)
地方(15061)
(14998)
贸易(14992)
(14586)
农业(14124)
理论(13781)
(13522)
银行(13484)
(12888)
技术(12493)
(12416)
财务(12396)
财务管理(12361)
(12188)
金融(12186)
机构
学院(275554)
大学(272632)
(113420)
经济(110945)
管理(99732)
研究(93506)
理学(85521)
理学院(84537)
管理学(83030)
管理学院(82528)
中国(68757)
(57871)
科学(57214)
(53495)
(49053)
(48463)
研究所(44399)
财经(42717)
(42244)
中心(42234)
业大(41177)
(38562)
农业(38510)
(37290)
师范(36883)
北京(36882)
经济学(35796)
(33514)
技术(33106)
(33101)
基金
项目(174882)
科学(136364)
研究(129897)
基金(123350)
(107395)
国家(106489)
科学基金(89225)
社会(79325)
社会科(75188)
社会科学(75166)
(70500)
基金项目(65259)
教育(63697)
(59869)
自然(56859)
自然科(55471)
自然科学(55450)
编号(54777)
自然科学基金(54483)
资助(51832)
成果(44710)
重点(40642)
(40043)
课题(39570)
(39190)
(36353)
(34414)
教育部(34161)
创新(33959)
科研(33383)
期刊
(123057)
经济(123057)
研究(80214)
中国(54627)
学报(43658)
(43480)
(41096)
教育(39052)
科学(38761)
管理(35239)
大学(32417)
学学(30561)
农业(29263)
技术(29010)
(25340)
金融(25340)
财经(21912)
业经(20911)
经济研究(20317)
(18921)
问题(17620)
职业(15740)
(15541)
(14395)
技术经济(14075)
商业(13400)
统计(13301)
理论(13285)
(12768)
论坛(12768)
共检索到40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守川  田大洲  
本文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职业结构和技能层次结构的变动效应,以期为职业培训需求的确定提供准确的方向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变动通过职业结构变动而引发职业培训需求,转岗培训、新技能培训将是我国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无法通过技能层次结构变动引致培训需求,我国技能培训的需求更多的是来自于技术等级和技术职称晋升制度本身;在政策建议方面,要加强涉农职业向非农职业转变的培训,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要考虑行业属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杨  刘延平  
本文从提高产(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而言,第三产业优于第二产业;建筑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发展潜力;而制造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三个就业的支柱行业尽管就业潜力有限,但应巩固、维持其目前的就业规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燕  邵会婷  张冬梅  
职业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要形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职业农民收入水平与培训需求关联密切,不同收入水平的职业农民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需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应根据不同收入水平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等,通过优化培训环境、加强培训管理等措施,提升培训的效果与效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轩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现在,东盟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目的地。但是,我们应当看到,投资规模的扩张并不等同于投资质量的提升,低效益投资、低技术含量投资、污染生态环境等盲目投资现象应当引起政府和跨国投资企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除了追求投资规模外,更要注重投资质量。投资质量要求对东盟直接投资要注重提高母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优化等等。研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对母国产业结构的逆向作用,有利于调整我国对东盟的对外直接投资对策,提高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质量。本文尝试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源  马煜天  
20世纪末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化最主要的特征是重工业化,本文利用1996-2009年的中国数据,运用单因素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量、就业结构和劳动者素质的影响,认为产业结构演进有利于就业主要体现在局部,而总体上产业结构演进抑制了就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几乎不能解释就业的各变量;资本深化和重工业化是影响就业量、就业结构的最主要因素,这与现阶段我国处于重工业化过程的现实相一致;产业结构演化对劳动者素质的影响路径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依次上升顺序,而是跨越式的上升路径,这与我国提出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鹤  
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转化,或者说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由初级状况向高度化的过渡。结构转化又主要由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就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及其关联机制的变换体现出来。本文以10年改革为背景,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转换、矛盾及出路进行了实证分析。其基本观点是:改革使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引起了国内需求结构变动,但供给体系在生产组织、技术变革和生产能力上从而在广义的积累机制上的调整滞后,使供求各环节出现断裂,并且造成资本品和中间投入产业的巨大缺口。在这个背景下,对外贸易承担着调节供求的重要功能,相应形成了国民经济的新流程。但是,居民收入形成机制和积累机制不完善,使这个流程阻滞。以国际收支均衡为目标,相应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海云  聂飞  曾青  
基于我国主要城市群的相关数据,对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演变与城际产业关联性进行了统计描述和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区位模式以多核心为主,单核心城市群主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制造产业份额与其经济规模呈倒"U"型关系;临近效应、价格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是影响我国城市群内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苏兆斌  孔微巍  
本研究以农民工为调研对象,对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质量的关联性展开实证性调研。主要从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稳定性、职业收入水平、社会保障、劳动条件、职业发展、职业匹配度、职业满意度等这些与就业质量相关指标进行关联性调查分析。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探究职业教育培训与就业质量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在联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彬  
文章运用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了行业构成变化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在不同行业中具有不同的就业特征,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与结构受产业结构转换质量的制约。作者认为,提升产业结构转换质量和水平,改善大学生就业供给结构,加大就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宁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国家未来发展指明新的方向,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中国将继续坚定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在2030年使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2030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研究产业结构对我国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对寻找减排途径,实现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对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和碳排放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业和碳排放的关联度最大。进一步对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工业碳排放总量进行关联性分析,测算得工业内部中有一部分行业和碳排放之间的显著的关联性。最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要同时注意减排和发展两个因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卓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通过分析得出辽宁省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费量的影响最大。本文对辽宁省的实证研究为其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乐杰  张同全  
农民工通过参加职业培训可以提高其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然而目前对培训效率的研究较少。本文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效率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省市间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效率差异明显,呈现自东部向西部逐步提升的现象,且东部地区培训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还发现,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与职业培训效率显著负相关,而农村人口比例则与培训效率显著正相关;GDP和职业介绍机构人数与培训效率关系不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海峰  
我国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问题,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依据有关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提出我国应以信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其自身的发展及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并给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传导机制及相应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善同  钟思斌  
我国产业关联和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分析李善同钟思斌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1978~1996年GDP平均每年增长9.9%。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加速,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将利用1987年和1992年两个时点的投入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