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353)
- 2022(11797)
- 2021(11196)
- 2020(9472)
- 2019(22188)
- 2018(21890)
- 2017(42362)
- 2016(22989)
- 2015(26121)
- 2014(26216)
- 2013(26064)
- 2012(24303)
- 2011(22115)
- 2010(22163)
- 2009(20304)
- 2008(20063)
- 2007(17422)
- 2006(15373)
- 2005(13654)
- 学科
- 济(97285)
- 经济(97186)
- 管理(64578)
- 业(63806)
- 企(51377)
- 企业(51377)
- 方法(45812)
- 数学(40399)
- 数学方法(40036)
- 中国(28312)
- 农(26664)
- 财(23642)
- 业经(21077)
- 地方(19716)
- 学(19056)
- 制(18612)
- 贸(18362)
- 贸易(18353)
- 易(17811)
- 农业(17487)
- 技术(16700)
- 理论(15994)
- 银(15507)
- 银行(15462)
- 融(14887)
- 金融(14886)
- 行(14790)
- 和(14550)
- 务(14377)
- 财务(14318)
- 机构
- 大学(332404)
- 学院(330592)
- 济(136339)
- 经济(133509)
- 管理(131919)
- 理学(114476)
- 理学院(113242)
- 管理学(111525)
- 管理学院(110932)
- 研究(110603)
- 中国(82329)
- 京(71119)
- 科学(66827)
- 财(62973)
- 所(54847)
- 财经(50784)
- 农(50607)
- 研究所(49722)
- 中心(49716)
- 业大(47701)
- 江(47219)
- 经(46163)
- 北京(45579)
- 范(43621)
- 师范(43234)
- 经济学(41357)
- 院(40377)
- 农业(39504)
- 州(38626)
- 财经大学(37869)
- 基金
- 项目(222869)
- 科学(175283)
- 研究(166416)
- 基金(160441)
- 家(138423)
- 国家(137299)
- 科学基金(118035)
- 社会(103691)
- 社会科(98369)
- 社会科学(98344)
- 省(87146)
- 基金项目(85632)
- 教育(76887)
- 自然(75621)
- 自然科(73801)
- 自然科学(73785)
- 划(73222)
- 自然科学基金(72487)
- 编号(68651)
- 资助(66864)
- 成果(55828)
- 部(49976)
- 重点(49887)
- 发(48112)
- 课题(47416)
- 创(46782)
- 创新(43555)
- 教育部(43095)
- 项目编号(42182)
- 科研(42117)
- 期刊
- 济(147182)
- 经济(147182)
- 研究(101648)
- 中国(62827)
- 学报(49671)
- 管理(48730)
- 科学(46276)
- 财(45141)
- 农(44955)
- 教育(40442)
- 大学(37976)
- 学学(35449)
- 农业(31615)
- 技术(29750)
- 融(29275)
- 金融(29275)
- 财经(24956)
- 业经(24518)
- 经济研究(24243)
- 经(21315)
- 问题(19830)
- 理论(17914)
- 图书(17521)
- 科技(17103)
- 技术经济(16890)
- 实践(16315)
- 践(16315)
- 贸(16308)
- 业(16076)
- 商业(15388)
共检索到48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文玉春
文章从产业结构对科技人才培养结构影响的理论分析入手,针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采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是科技人才培养结构的原因,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不是产业结构的原因;然后通过拓展的Dickey-Fuller检验,利用协整检验技术,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科技人才培养结构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颜诗琪 张向前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的主力军,培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刻不容缓。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发现我国当前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在基础教育、文化意识、国际交流、人才回流上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有效培养造成了影响。提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强调民族文化和文化开放,采取诱因战略,构建多方协同的育人模式,培养地区化、个性化等建议,为更好地实施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实现我国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夯实基础。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人才培养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建华
本文通过实地问卷调查,从一个侧面厘清了科技人才的培养环境与个体需求、个体成长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人才培养 环境建设 个体需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彬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高校专业结构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应当相互匹配配置,二者间的协调发展是评价高等教育社会适应性的标准和依据。高校的专业发展要以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为依据,并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专业结构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坚成
上海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人才作支撑。本文从上海产业发展走向切入,直面上海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的现实,揭示当前上海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志米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其培养的高技能人才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呈现出数量短缺、结构失衡、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耦合发展的规律,从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产教共融、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师资质量、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和优化社会发展环境等角度出发提出产业结构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耦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升级 高技能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卢阳春 吴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FDI)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高速增长、调整和强劲发展五个阶段。对1978~2008年间我国GDP三大产业结构变动数据和FDI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不同发展阶段FDI对我国产业结构演进所起的优化效应有所差异,但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资本形成与促进效应、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示范效应与竞争效应等方面。
关键词:
FDI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 优化效应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燕
科技人才的口才培养孙海燕近几年,一些以驾驭了图表、数字这些工程师的语言而自居的清华学子们,也许吃够了说不出口的苦,对口才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口才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管将来培养的人是进行科学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学英 王璐
本文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探析美国CBE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分四个历史阶段,分别阐述了各个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对CBE培养模式的影响,总结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精髓,以期为构建有本土特色、适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丽萍 姚威 陈子辰
当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实现经济结构成功转型的强大引擎。本研究立足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并基于国内外研究提炼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科技人才的KAQ模型,最后从支撑引领、模式创新、交叉培养、师资提升、开放办学、超前部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春英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evolution. The major factors determining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rc industrial policy,the structure of demand,the structure of labour for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Disequilibrium exists both in China's structure of second industry and in differenr regions in China. Faced with problems exirsing in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China should rake active actions ro rationalize its srucrure of industries.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春艳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赵春艳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试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借鉴。一、我国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勇 许宁
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结构有重大变化。文章对化工类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研究整体构建"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大专业的构建、职业方向的打造、分流机制的建立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目的是使新培养模式具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专业定位更适合现代化工企业的需求,兼顾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和个性化发展,并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产学结合。
关键词:
产业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类高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佳栋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成为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科技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更是大众所关注焦点。本文将结合《基于素质模型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书,分析探索如何在高质量发展格局下优化研究生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具体建议,为促进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贡献微薄力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工程教育的重要任务,地方高校有必要以工程实践为主线,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入手,系统完成对学生创新性工程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型 工程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