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2)
- 2023(9703)
- 2022(8334)
- 2021(7613)
- 2020(6602)
- 2019(15164)
- 2018(15109)
- 2017(31253)
- 2016(16884)
- 2015(19003)
- 2014(19341)
- 2013(19583)
- 2012(18714)
- 2011(16927)
- 2010(17096)
- 2009(16312)
- 2008(16221)
- 2007(14961)
- 2006(13138)
- 2005(11929)
- 学科
- 济(80345)
- 经济(80279)
- 业(46354)
- 管理(44838)
- 方法(36477)
- 企(34836)
- 企业(34836)
- 数学(32738)
- 数学方法(32524)
- 农(23570)
- 中国(21935)
- 财(19178)
- 业经(16856)
- 地方(16834)
- 制(16204)
- 贸(15831)
- 贸易(15824)
- 农业(15532)
- 易(15365)
- 学(14406)
- 银(13237)
- 银行(13206)
- 行(12631)
- 融(11982)
- 金融(11979)
- 产业(11742)
- 体(10941)
- 和(10838)
- 务(10727)
- 财务(10711)
- 机构
- 学院(254529)
- 大学(252830)
- 济(113454)
- 经济(111308)
- 管理(95926)
- 研究(85774)
- 理学(82256)
- 理学院(81395)
- 管理学(80224)
- 管理学院(79763)
- 中国(65871)
- 京(52810)
- 财(52761)
- 科学(50601)
- 所(43926)
- 农(42188)
- 财经(41930)
- 研究所(39602)
- 中心(38966)
- 江(38104)
- 经(37761)
- 经济学(36231)
- 业大(36141)
- 北京(33727)
- 农业(33310)
- 经济学院(33152)
- 范(32176)
- 师范(31856)
- 财经大学(30800)
- 院(30534)
- 基金
- 项目(160335)
- 科学(125591)
- 研究(119069)
- 基金(115162)
- 家(99151)
- 国家(98334)
- 科学基金(83068)
- 社会(76233)
- 社会科(72378)
- 社会科学(72356)
- 省(63257)
- 基金项目(60941)
- 教育(54215)
- 划(52768)
- 自然(51065)
- 自然科(49787)
- 自然科学(49771)
- 编号(49305)
- 自然科学基金(48909)
- 资助(47490)
- 成果(40077)
- 发(37075)
- 重点(36469)
- 部(36370)
- 课题(33926)
- 创(33239)
- 国家社会(31266)
- 创新(31132)
- 教育部(31099)
- 科研(30436)
- 期刊
- 济(128229)
- 经济(128229)
- 研究(76773)
- 中国(43932)
- 财(39705)
- 农(38658)
- 学报(37072)
- 科学(34484)
- 管理(33845)
- 大学(27900)
- 学学(26505)
- 农业(25870)
- 融(24711)
- 金融(24711)
- 业经(22666)
- 教育(22238)
- 经济研究(21893)
- 技术(21355)
- 财经(21037)
- 经(18231)
- 问题(18129)
- 贸(14720)
- 商业(14679)
- 技术经济(13956)
- 统计(13190)
- 业(13032)
- 理论(12922)
- 策(11646)
- 现代(11609)
- 经济问题(11493)
共检索到375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玉华 罗东坤 张亚芳
在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石油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误差纠正模型对石油消费量增长和三次产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关系上看,石油需求对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由于两者的挤出效应使对第一产业的弹性系数为负;从短期调整能力来看,石油需求增长偏离长期趋势主要是受第二、第三产业的影响,但是由于影响系数较小,短期影响能力有限,我国的石油消费增长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惯性。针对产业结构和石油消费的上述联系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梅洪常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居民消费及其结构转变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日益加深。在按照消费市场变化调整产出结构、促进消费型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国内居民消费量的增长和结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比投资高增长更为重要。为了使消费量及其结构科学合理并真正能够用于宏观调控,本文作者首次提出从投资与消费、居民消费总水平和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三个层次设定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目标,计算分析了若干基于居民消费总量增长的消费结构优化概算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消费变动趋势,提出着力引导消费倾向,统筹以消费为主、投资和进出口协调拉动发展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
消费增长 结构优化 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徐冬林
本文对我国1978~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状况和产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考察产业结构变动引起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的相应变化。实证检验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基本符合工业化发展的演变规律,但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看,产业结构转换仍滞后于总量增长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需要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翔 邓峰
产业结构优化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本文从测度产业结构优化入手,把我国分为东中西3个区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比不同区域以及不同经济规模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区域,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而在经济发展处于中游的中部地区,主要是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文哲 王明姬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动态演进的长期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置换,新旧动能交替更迭,为经济增长注入了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动能释放不充分、置换不彻底、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亟须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置换经济增长动力系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此,应挖掘内需动能潜力,重塑外需动能引擎,全面优化生产结构,保障新旧动能平稳转换,综合运用改革、开放、创新等政策工具,释放新动能发展活力。
关键词:
新动能 动能转换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晓华 邓宝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主导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作为一个维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在均衡价格的假设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这三种因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的经济制度现实告诉我们,均衡价格这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并不成立。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在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并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即三大产业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对1990年至2009年这20年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保珺
本文运用结构分解技术(SDA)对投入产出模型进行分解,得到对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成因进行分析的模型系统,并以其为工具,对我国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
SDA 投入产出 产业结构 演变成因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胡壮程 薛泽帅
以Baumol非平衡增长理论为基础,运用转换份额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通过构建三部门分析模型研究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比的提高促进了经济增长。工业化后期,工业技术的发展挤出劳动力,人口被迫向服务业转移,生活性服务业份额的扩大抑制经济增长,但若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业的份额扩大,则能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三部门非平衡增长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深化效应对我国农业比重下降的贡献率达69.5%,恩格尔效应对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贡献率达66.3%,而鲍莫尔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很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演进,恩格尔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率不断下降,鲍莫尔效应的贡献率先升后降并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资本深化效应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短期内我国仍需依靠投资促进资本深化调结构,而中期和长期内则需分别通过促进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及技术创新等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转型动力 定量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江茹 范新英
运用时变参数模型,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角度,对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第三产业产值及其占比的增长速度均很快,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落后于第二产业。最后,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特点,提出提高消费性服务业产值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升级等建议,强调在努力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同时,更应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效率,由此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信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三部门非平衡增长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了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和资本深化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资本深化效应对我国农业比重下降的贡献率达69.5%,恩格尔效应对服务业比重上升的贡献率达66.3%,而鲍莫尔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很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演进,恩格尔效应对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率不断下降,鲍莫尔效应的贡献率先升后降并在上世纪90年代达到峰值,资本深化效应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短期内我国仍需依靠投资促进资本深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结构转型动力 定量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峰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能源消费量也逐年增加。运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三次产业及工业内部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系、能源密集型产品与能源消费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2003—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2006年虽有所回落,但仍高达0.87,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单位产值能耗在逐渐降低,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产业结构特点决定了能源消费特点,工业是主要的能源消费者,其中高耗能行业又是耗能大户;能源密集型产品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主要从工业方面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 节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明生 梅如笛
一国产业结构对该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间的相关关系已成为学术热点问题。本文以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为基础,以国内生产总值为经济增长整体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内部的因果关系。三次产业的优化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紧密关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周期波动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杰
文章通过运用时间序列计量技术对我国1978~2007年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一期间,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加快,但经济增长并不与其完全一致变化;同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相对变化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率的变化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第一产业的影响是反向的,第二与第三产业的影响是同向的;三次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对实际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变动情况也不一样:相对第一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其对第二、三产业的增长率的变动要敏感得多。因而产业政策上要提高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走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