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9)
2023(12962)
2022(11452)
2021(10777)
2020(9167)
2019(21206)
2018(21225)
2017(41764)
2016(22688)
2015(25426)
2014(25471)
2013(25611)
2012(23742)
2011(21431)
2010(21505)
2009(19715)
2008(19316)
2007(17024)
2006(14932)
2005(13260)
作者
(66921)
(55283)
(55101)
(52668)
(35242)
(26635)
(25106)
(21708)
(20774)
(19910)
(18785)
(18533)
(17670)
(17537)
(17129)
(17058)
(16548)
(16515)
(15849)
(15804)
(13695)
(13652)
(13388)
(12519)
(12483)
(12321)
(12216)
(12167)
(11202)
(10974)
学科
(93950)
经济(93853)
管理(63802)
(62741)
(51384)
企业(51384)
方法(43972)
数学(38269)
数学方法(37895)
中国(25647)
(25061)
(24204)
(21188)
贸易(21180)
业经(20845)
(20716)
(20634)
地方(18775)
(18718)
农业(16203)
(15129)
银行(15087)
技术(15083)
(14634)
财务(14573)
财务管理(14542)
(14517)
理论(14436)
(14427)
(13828)
机构
大学(331080)
学院(328505)
(134061)
经济(131268)
管理(130550)
理学(113476)
理学院(112221)
管理学(110426)
研究(109865)
管理学院(109837)
中国(80849)
(70711)
科学(68338)
(62328)
(55437)
(52836)
研究所(50541)
财经(50438)
业大(49290)
中心(48685)
(46869)
(45796)
北京(44753)
(42366)
师范(41923)
农业(41720)
经济学(40965)
(39926)
(38055)
财经大学(37665)
基金
项目(223544)
科学(175534)
基金(162673)
研究(162641)
(141794)
国家(140672)
科学基金(120214)
社会(102232)
社会科(97003)
社会科学(96979)
基金项目(86904)
(86695)
自然(78485)
自然科(76606)
自然科学(76584)
自然科学基金(75236)
教育(73709)
(73186)
资助(67569)
编号(65636)
成果(53363)
(49898)
重点(49764)
(48057)
(46285)
课题(45009)
创新(43196)
科研(42890)
教育部(42552)
国家社会(41772)
期刊
(143973)
经济(143973)
研究(98287)
中国(56625)
学报(52847)
科学(48309)
管理(47493)
(47467)
(45104)
大学(39553)
学学(37318)
农业(33229)
教育(32843)
(28123)
金融(28123)
技术(26909)
财经(24516)
业经(24304)
经济研究(23719)
(20925)
问题(20077)
理论(16886)
(16701)
(16567)
图书(16543)
技术经济(16288)
科技(16006)
实践(15410)
(15410)
商业(15327)
共检索到473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为  钟意  
文章通过对我国1985~2006年间出口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之间的协整检验,计算了出口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敏感度系数。之后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在早期对出口结构的影响较为明显;从长期来看,其影响力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衰减,并最终趋于平稳。并通过方差分解,指出第二产业比例对出口结构改善的贡献度比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贡献度更为显著。最后利用以上结果,提出了我国优化出口结构的思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继超  
21世纪的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机电产品主要制造及出口的基地。1995年以来,机电产品已取代纺织品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意味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本文对近年以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做了阐述,运用计量方法分析了出口结构与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相关性,并就如何优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结构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凯  张尔佳  高敏  
以全球变暖为代表的气候问题愈加严重,征收碳关税作为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大措施被提出,征收碳关税是否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碳关税税额进行测算,利用产业结构水平测度模型分别计算在30美元/吨与60美元/吨碳关税税率下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指数,对碳关税税额与产业结构水平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碳关税与我国产业结构水平正相关,即征收碳关税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据此提出技术革新、主动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出台低碳政策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玲  
出口贸易升级能够客观反映国家经济发展的进步状况,也能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影响作用。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以长期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国家,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不够稳定等问题也实属正常。本文以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为主要基础背景,研究该背景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变迁的引导作用机制,基于国家现有出口贸易结构变动、相关理论来构建分析模型,探讨国家产业结构变动调整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最后实证分析出口贸易结构升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及互动反馈机制,证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并给出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址道  丁晓权  蒋常均  
一个地区的出口产品结构在形成之初仍然要依托于当地的资源禀赋,利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建立起贸易基础。当地资源禀赋与出口产品结构之间虽然有一定的关联,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并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出口产品结构可以突破当地资源禀赋的制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蒋炳蔚  
经济新常态下,为有效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我国宏观调控手段之一的出口退税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06~2015年的三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月度出口数据,采用干预模型进行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与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额占比正向相关;出口退税率的政策边际效果逐渐减弱;出口退税率对提高纺织纺线及织物和鞋类的出口占比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通过调高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进而促进其产业增长的政策目的难以实现,反而客观上延缓了我国对产业结构的宏观调整步伐。建议整体降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率、细化产业出口退税率、积极寻求其他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以相对较低的出口退税率"倒逼"生产资源的合理流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宇  吴瑾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证明我国出口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算出口对各产业的影响程度大小,得出出口贸易对各产业产值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并重点讨论了三类产品出口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凤进  秦岭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公式对东亚十个经济体对美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测算,得出十个经济体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分组相似性的结论,进而分析了我国在SITC7类产品的生产上所具有的潜在竞争优势,指出现阶段我国应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上获取竞争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博  左月华  
本文通过对出口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出口产业结构演变的3种模式:累积渐变模式、多样化模式和突变(颠覆)模式,并建立了一个分析出口产业结构变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入世前后(1996-2006年)出口产业结构的演变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6-2001年,我国出口产业结构演变以累积渐变模式为主,多样化模式为辅;2001-2006年,我国出口产业结构演变以突变(颠覆)模式进行,结构突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引进资源和技术。自主创新和本国要素积累在结构演进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争鸣  王秦  
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工业内部结构,外部结构,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以及结构的均衡等问题。作者认为,需求结构中的基本关系,即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是决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根本因素。较高的积累率是产业结构成长较快的现实基础,而高消费率会使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变得遥远,而且需求结构变动不宜过大、过于频繁。在结构均衡问题上,作者分析了基础产业与加工产业、经济结构与产业以及外贸结构与产业的均衡问题,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偏重实证性研究,运用了大量数据,限于篇幅,编者作了较大删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茜  李荣林  
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入手,分析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就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非常高,但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高;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部门之间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交叉效应,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部门尤为显著;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特别是FDI)和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成为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毅  万炼  
本文以我国1982-2007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基于VAR模型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替代效应,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别与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补充效应;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各变量与对外直接投资均不存在短期因果关系,但共同构成了影响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短期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建  周兵  
文章引入"潜变量"的概念,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考察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从统计上说明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关关系的显著性,产业结构对三次产业产值的影响以及就业结构对三次产业就业量的影响都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特征非常吻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