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816)
2023(22432)
2022(18829)
2021(17212)
2020(14544)
2019(32711)
2018(32529)
2017(62671)
2016(34442)
2015(38538)
2014(38342)
2013(37739)
2012(34655)
2011(31475)
2010(31577)
2009(29055)
2008(28445)
2007(25644)
2006(22803)
2005(20584)
作者
(102640)
(85532)
(84953)
(80981)
(54067)
(41082)
(38412)
(33271)
(32501)
(30463)
(28975)
(28758)
(27376)
(27082)
(26445)
(26365)
(25611)
(25468)
(24614)
(24503)
(21234)
(21206)
(20806)
(19388)
(19202)
(19078)
(18943)
(18916)
(17301)
(16862)
学科
(138068)
经济(137890)
管理(103740)
(97007)
(79810)
企业(79810)
方法(60348)
数学(52350)
数学方法(51636)
(39333)
中国(39213)
(38432)
业经(33643)
(31313)
(30815)
地方(27192)
农业(25830)
(25125)
贸易(25110)
(24424)
环境(24342)
(23797)
银行(23715)
(23498)
财务(23395)
财务管理(23344)
(22612)
企业财务(22166)
技术(21901)
理论(21864)
机构
大学(497011)
学院(494898)
(197687)
经济(193420)
管理(189721)
研究(168012)
理学(163783)
理学院(161922)
管理学(158857)
管理学院(157966)
中国(126212)
(106485)
科学(105541)
(94608)
(87633)
(85151)
业大(77628)
研究所(77518)
中心(76585)
财经(74931)
(74488)
农业(68931)
(68004)
北京(66960)
(63934)
师范(63164)
(61035)
经济学(60429)
(59600)
财经大学(55697)
基金
项目(336361)
科学(263130)
基金(243889)
研究(240002)
(215424)
国家(213689)
科学基金(182048)
社会(152070)
社会科(144150)
社会科学(144114)
(131303)
基金项目(128405)
自然(119631)
自然科(116821)
自然科学(116787)
自然科学基金(114686)
(110920)
教育(110290)
资助(100800)
编号(96267)
成果(78310)
重点(76147)
(73516)
(71700)
(69358)
课题(66893)
创新(64897)
科研(64699)
国家社会(63168)
教育部(62536)
期刊
(217201)
经济(217201)
研究(144946)
中国(95473)
学报(85853)
(79767)
科学(75326)
(72759)
管理(70942)
大学(64829)
学学(61167)
农业(53753)
教育(52229)
(45258)
金融(45258)
技术(42270)
财经(37030)
业经(36119)
经济研究(34640)
(31856)
问题(29151)
(27480)
图书(25530)
(24924)
科技(24130)
技术经济(23518)
理论(22799)
统计(22133)
业大(22101)
(22042)
共检索到730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海鹰   刘金龙  
数字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验证了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促进了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分位数回归结果发现:东、中、西部地区在碳生产率差异下,产业数字化所发挥的作用均随着碳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且对于中、西部地区,在较低碳生产率水平下,这种促进作用大于东部;产业结构在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作用机制中起明显的中介效应;环境规制在产业数字化与碳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存在双门槛效应,即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基于此,要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循序渐进推进环境规制政策落实。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泳泽  刘冉  杨晓章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应从加大要素投入向结构效率提升转变。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总结出生产要素再配置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分工专业化效应三个机制。并采用静态和动态的面板模型,以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工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为主要变量,实证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升级显著地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起反作用。由此,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经济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平婧怡  张冉  
本文基于2006—2019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选择产业结构升级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一般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趋势上看,双重环境规制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其影响呈现“U”型态势。(2)从控制变量看,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外开放程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而城镇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负向影响,但不够显著。(3)从区域异质性看,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中部地区双重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西部地区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娜  伍世代  代中强  王强  
从分析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机理入手,采用1998—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选取标志性事件,设立时间虚拟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结果显示:开放初期,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不显著;长期持续的扩大开放和环境规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作用显著,且开放的程度逾高,环境规制的调节作用逾明显。由此得出结论:扩大开放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经历了"冲突期"、"拐点期",在进入"协调期"后共同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因此应推进扩大开放的进程,提升环境规制的力度,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红  张龙  叶祥松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方法和带有时变参数的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全要素生产率(TFP)间的动态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产业结构高级化、工业结构技术化及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且产业结构高级化与TFP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从时变效应来看,不同经济时期产业结构高级化对TFP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TFP提高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冲击效应存在时变性,近年来TFP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另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工业结构技术化调整更有利于TFP提高,而服务业结构生产化对TFP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仍有待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莎  
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于实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30个省市样本数据,采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度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从空间维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外溢机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其中,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相对较弱;考虑到绿色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在不同门槛值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存在双门槛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因此,建议从注重产业间融合发展、加强科技研发及提高创新水平等方面入手,实现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艺瑄  熊晓轶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测算数字经济发展,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衡量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并利用直接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效应,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在数字经济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直接效应比较显著,且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对此,我国应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字经济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拓宽中介效应渠道,以助力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基于效率视角,以北京市4家汽车生产企业为例,应用数据包络法进行实证分析。使用三项投入要素和一项产出要素,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出北京市汽车产业生产效率。然后加入环保投资这项投入要素,计算出汽车产业生产效率。进而对这两种计算环境下的生产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环境规制超出企业的"消化"能力,导致汽车产业生产效率下降;而适当有效的环境规制则能降低汽车企业生产成本,使生产效率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凯明  王藤桥  
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它不仅拉动了总需求,而且在供给侧影响了产业结构转型和生产率提高。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基础设施投资的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展示了基础设施投资从价格效应、投资效应和收入效应渠道影响产业结构转型,从集约边际效应和广延边际效应渠道影响生产率提高的经济机制。本文使用上述理论模型量化分析1981-2017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发现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服务业比重上升,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速。本文建议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提高生产率,但为了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应当做出调整,向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倾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晖   程新如   秦佳奇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借助产业数字化平衡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数字化水平指标体系,测度后实证探讨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多维度比较分析其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碳生产力的提升,但该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在中、西部和数字技术水平低的地区,产业数字化对碳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强;相比农业和工业数字化,服务业数字化对碳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更显著。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产业数字化可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碳生产力提升。本文为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的发展以及充分发挥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关键作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及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秀广  刘晓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但经济的高速增长却伴随着日益恶化的环境质量和濒临枯竭的自然资源。利用环境规制工具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有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达到治理污染改善环境,促进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本文利用2007-2016年中国31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面板模型,发现在我国不同区域,环境规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比较显著。由此提出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制定合理的生态环境考核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政策执行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2003—2016年中国各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现阶段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存在通过社会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完全中介效应。(2)环境规制、人均GDP、城镇化率和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比的提升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慧  
本文选取2011-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内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在“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本地区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反之则产生负向影响;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邻近区域数字化转型对本区域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转型程度大于特定临界值时会对流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比较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比较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