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3)
2023(7770)
2022(6668)
2021(6260)
2020(5470)
2019(11752)
2018(12004)
2017(23023)
2016(12218)
2015(14013)
2014(13572)
2013(13668)
2012(12957)
2011(11707)
2010(12196)
2009(11569)
2008(11418)
2007(10623)
2006(9833)
2005(9015)
作者
(34897)
(28740)
(28731)
(27415)
(18374)
(13521)
(13032)
(11056)
(10711)
(10547)
(9653)
(9545)
(9341)
(9206)
(8938)
(8611)
(8541)
(8448)
(8398)
(8275)
(7496)
(7014)
(6941)
(6615)
(6576)
(6501)
(6493)
(6486)
(5739)
(5707)
学科
(52888)
经济(52838)
(43511)
管理(41572)
(36573)
企业(36573)
技术(20838)
方法(19937)
中国(18078)
数学(16574)
数学方法(16419)
(15471)
业经(14124)
(13369)
技术管理(13344)
(12138)
产业(11373)
地方(11354)
(11086)
银行(11070)
(10657)
(10064)
贸易(10052)
农业(10029)
(9804)
理论(8915)
(8896)
金融(8896)
(8586)
(8126)
机构
学院(180024)
大学(178166)
(79758)
经济(78132)
管理(72127)
理学(60795)
理学院(60245)
管理学(59546)
管理学院(59187)
研究(58393)
中国(46504)
(38276)
(37753)
科学(31604)
(29882)
财经(29383)
(28494)
中心(27354)
(26329)
研究所(25008)
北京(24659)
经济学(24092)
(23781)
(23406)
(22826)
师范(22638)
业大(21929)
经济学院(21807)
财经大学(21380)
(20802)
基金
项目(108678)
科学(86994)
研究(86370)
基金(76678)
(64656)
国家(64083)
科学基金(55734)
社会(55671)
社会科(52997)
社会科学(52989)
(44820)
基金项目(40312)
教育(39908)
(36251)
编号(35456)
自然(32337)
自然科(31613)
自然科学(31606)
自然科学基金(31102)
资助(30031)
成果(29472)
(29335)
创新(26346)
课题(25701)
(25396)
重点(24343)
(24290)
国家社会(22738)
(21968)
项目编号(21921)
期刊
(94300)
经济(94300)
研究(60461)
中国(41477)
管理(31639)
(28332)
教育(25804)
(21704)
科学(21420)
(20654)
金融(20654)
技术(20428)
学报(20215)
业经(16706)
大学(16507)
经济研究(15245)
学学(14982)
财经(14918)
农业(14652)
(13084)
问题(12834)
技术经济(12324)
科技(11682)
(10735)
(10407)
论坛(10407)
商业(9829)
图书(9671)
理论(9400)
现代(8962)
共检索到289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汪方胜  蒋馥  
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技术创新所处的新环境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出很大的挑战,而科技水平不高和创新机制不完善说明了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不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从而提出了现阶段提高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晖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我国软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一探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昌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度量我国技术创新程度,尤其是产业技术创新程度,对我国创新机制构建尤为重要。对技术创新供给面,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按照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变量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进行因子分析;利用聚类统计方法,对我国产业创新程度进行聚类并给它们赋值。技术创新需求面以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比重为指标,将其作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权重,从而得到我国产业创新指数。研究表明,2000—2006年我国产业创新指数不断增大,2007—2009年有所下降,2010年以后不断上升。影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供给面因素主要是产业研发人员和研发项目,需求面因素主要是出口的增加。为增强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应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加大对创新技术含量高产品的消费,从而从需求面推动技术的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兢业  
基于大量的实证资料与数据,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并在对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自主创新活动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我国产业技术对外高度依赖,实现基于自我创新道路的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洪民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产业中多个领域广泛应用并对产业产生深刻影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我国科研院所转制改革造成了事实上共性技术供给与扩散的市场失灵与组织失灵。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保障等使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加强政府顶层设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以合理的组织方式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和扩散,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亚玲  
近几年来 ,浙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但与广东、上海相比 ,尚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与浙江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关系 ,但主要原因还是浙江技术创新的总体水平不高。因此 ,浙江要加快结构调整 ,必须确立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产业培育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 ,以及以技术引进 ,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策略。期间 ,政府必须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圣道  
我国企业由于长期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活力、经费和人才 ,自我开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普遍低下 ,致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影响我国企业技术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科技与经济相分离 ;缺乏技术创新的机制 ;缺乏技术资源 ;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素质等。建议采取优化配置资源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加强对技术引进和对外技术合作的管理等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海东  严中华  关冬梅  
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网近十年相关文献的调研,揭示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帮全  
重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在于: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人才少且结构不合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能力不高、融资环境不理想、企业创新意识不强和承担技术创新风险的能力差;提高重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完善政策法律与融资环境,拓宽信息渠道,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与企业用人机制,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培育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努力提高重庆企业家的素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友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及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升级,而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本文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对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提高我国IT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刚  卢尚坤  
技术创新能力是林业产业规模延伸、林业产业特色强化、林业产业发展效能提升的重要保障。文章构建了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搜寻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规模与林业产业环境因素将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间接驱动作用;林业产业技术创新研发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对林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春艳  马强  
一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了该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还影响着该国未来产业政策的取向。文章在构建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美国、法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农业生物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作出了总体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耀明  
彩电市场竞争中洋彩电采用“技术领先”策略占据技术制高点 ,国产彩电采用“技术适宜”策略占领了市场主体。国产彩电在品牌市场份额竞争的“价格大战”中展开库存调整、价格调整、生产调整、技术调整。应深入进行技术战略调整 ,把“技术适宜”策略调整为“技术创新”战略。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彩电产业结构调整 ,获得彩电市场技术优势 ,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