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6)
2023(7947)
2022(6863)
2021(6388)
2020(5124)
2019(11814)
2018(11618)
2017(22125)
2016(11895)
2015(13765)
2014(13917)
2013(14170)
2012(14217)
2011(13275)
2010(13586)
2009(12844)
2008(12584)
2007(11238)
2006(10573)
2005(10111)
作者
(35995)
(29787)
(29664)
(28223)
(18742)
(13975)
(13617)
(11514)
(11199)
(10826)
(10045)
(9782)
(9634)
(9632)
(9200)
(9184)
(8745)
(8597)
(8526)
(8474)
(7802)
(7281)
(7273)
(6837)
(6791)
(6751)
(6729)
(6578)
(6121)
(5875)
学科
(64158)
经济(64108)
(29774)
管理(28588)
中国(23913)
地方(20954)
(20658)
企业(20658)
方法(18963)
(18848)
数学(16391)
数学方法(16320)
业经(15191)
(12757)
(12591)
银行(12580)
农业(12463)
地方经济(12429)
(12350)
(12246)
贸易(12230)
(12015)
金融(12015)
(11810)
(11438)
产业(11227)
(10914)
(9782)
技术(9619)
环境(9391)
机构
学院(179491)
大学(177671)
(83026)
经济(81393)
研究(70098)
管理(64062)
中国(55697)
理学(52735)
理学院(52054)
管理学(51456)
管理学院(51094)
(39713)
(39336)
科学(39068)
(36104)
研究所(31911)
中心(30941)
财经(29522)
(28741)
(28403)
北京(26634)
(26556)
(25864)
师范(25670)
经济学(25643)
(24849)
(23625)
经济学院(22982)
业大(22187)
农业(21760)
基金
项目(104522)
研究(81972)
科学(81841)
基金(72740)
(61854)
国家(61284)
社会(52471)
科学基金(51094)
社会科(49844)
社会科学(49838)
(41872)
基金项目(37949)
教育(35995)
(34757)
编号(34035)
(30496)
资助(29536)
成果(28970)
自然(28669)
自然科(27863)
自然科学(27856)
自然科学基金(27338)
发展(25518)
(25097)
课题(24989)
重点(24092)
(23202)
(21868)
国家社会(21330)
(20866)
期刊
(105850)
经济(105850)
研究(65842)
中国(43971)
(28153)
(27251)
管理(26482)
(23890)
金融(23890)
科学(23303)
学报(22916)
教育(22680)
农业(19464)
业经(18914)
大学(17893)
经济研究(17645)
技术(16390)
学学(16360)
财经(14788)
问题(14673)
(12975)
(12908)
国际(11739)
商业(10435)
(10042)
技术经济(9875)
理论(9792)
世界(9644)
经济问题(9487)
图书(9264)
共检索到308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姜长云  
服务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最大产业,培育制造业与服务业"双引擎"亟待引起重视。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值得高度关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迅速凸显,但准确把握其内涵、科学选择推进方式更为关键。"十三五"推进我国产业发展需要注意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制度红利;分类施策,科学选择不同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统筹谋划,培育鼓励创新创业的环境;因势利导,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未雨绸缪,有效防范经济社会运行和产业发展的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昌文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要与发达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另一方面要与发展中国家在新兴市场展开竞争,产业发展亟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和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应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发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联动作用,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促进作用,处理好政府职责与产业特征相匹配、公共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补充,以及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相适应等问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辉尚  孔繁涛  沈辰  马娟娟  
"十二五"以来,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价格波动上涨,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稳定增长,贸易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蔬菜产业仍面临重大挑战。"十三五"时期,应进一步增强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市场平稳运行,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经营主体市场把控能力,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长云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规模较快扩张,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开始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更加显著;产业跨界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频;产业开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蓬勃展开。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洪群联  
当前,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的选择及如何培育壮大存在众多争论。按照增速和规模、影响力、符合供需条件变化、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四项标准,从十余项备选清单中甄别出健康、文化、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旅游业等六大领域,是"十三五"时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2020年产值规模可达60万亿元8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8%25%。在此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制约因素,明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发展愿景与目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洪群联  
当前,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的选择及如何培育壮大存在众多争论。按照增速和规模、影响力、符合供需条件变化、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四项标准,从十余项备选清单中甄别出健康、文化、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旅游业等六大领域,是"十三五"时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2020年产值规模可达60万亿元~8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8%~25%。在此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制约因素,明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发展愿景与目标,政策规划的重点应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坚持市场主体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强化产业新增长点供需两端的政策支持,因"业"制宜绘制"产业改革路线图",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涌现更迭的制度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站在这一历史时点上,回顾和总结"十二五"产业发展的成就、问题和产业政策的成败得失,展望"十三五"产业发展的趋势、机遇,谋划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识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编者按:"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站在这一历史时点上,回顾和总结"十二五"产业发展的成就、问题和产业政策的成败得失,展望"十三五"产业发展的趋势、机遇,谋划产业政策调整方向,对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认识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具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狄乾斌  周琳  董少彧  
我国海洋经济经过"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针对全球海洋资源环境的新变化和世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及策略应进行全面调整升级。应通过科技兴海促进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合理布局新兴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新型海洋城市为桥头堡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维护海洋产业安全;完善海洋经济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为实现上述目标,应合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实现海洋产业与陆域经济统筹发展;正确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管理的作用;合理、适度、有序开发海洋资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美林  李艺铭  
"十二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出现了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减速期,显现出产业发展波动、出口负增长、新兴领域持续向好、企业与产品活跃四大新常态特征,呈现出信息产业发展进入调速换挡阶段的新态势。面对产业核心基础领域薄弱、新兴领域未形成支撑力量、部分领域不良竞争等问题,"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应从夯实产业基础出发,紧紧抓住"互联网+"等战略机遇,推动信息产业抢占新兴增长点、重构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智能制造。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宏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业有望逆势增长,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预计2020年旅游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贡献率将超过6%,综合贡献率超过14%。期间,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投资潜力巨大、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队伍水平提升等诸多增长动力,亟须从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结构转型、强化创新驱动三个维度着力培育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新动力,切实扩大旅游生产要素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翠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市民化积极性不高、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质量和效率矛盾、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欠账"较多、城镇化建设规模和结构不均衡等。我国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发挥绿色经济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毕吉耀  李大伟  杨长湧  
"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外贸新常态的特征将更加明显。应紧紧围绕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这一目标,以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为主线,把握好家电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贸易和进口贸易等四个主要抓手,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在外贸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江  韩祺  
过去5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科技实力大幅上升,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创新工作部署贯穿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各面。但总体看,有重大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仍然偏少,与主要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任重道远。迫切需要做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明确未来5年到10年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和任务部署,完善激励创新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夯实创新驱动的科教人才基础,建立健全创新驱动导向的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