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1)
2023(10563)
2022(9496)
2021(9066)
2020(7713)
2019(17978)
2018(18197)
2017(36226)
2016(19688)
2015(22447)
2014(22689)
2013(22812)
2012(21026)
2011(19006)
2010(19164)
2009(17686)
2008(17394)
2007(15389)
2006(13771)
2005(12352)
作者
(57851)
(47430)
(47224)
(45120)
(30152)
(22657)
(21613)
(18635)
(17937)
(17147)
(16166)
(15756)
(14965)
(14963)
(14600)
(14363)
(14195)
(14155)
(13563)
(13421)
(11780)
(11716)
(11471)
(10776)
(10655)
(10634)
(10562)
(10543)
(9556)
(9293)
学科
(82528)
经济(82432)
管理(56868)
(55090)
(44906)
企业(44906)
方法(37222)
数学(32149)
数学方法(31779)
(22952)
中国(22869)
(19717)
业经(19045)
地方(17245)
(16698)
(16433)
(15766)
贸易(15759)
(15316)
农业(14794)
(13442)
银行(13410)
技术(13375)
(13143)
理论(12896)
(12782)
环境(12411)
产业(12409)
(11977)
财务(11912)
机构
大学(287782)
学院(286948)
管理(116496)
(115989)
经济(113384)
理学(100337)
理学院(99291)
管理学(97766)
管理学院(97259)
研究(93500)
中国(70370)
(62073)
科学(57072)
(54268)
(47014)
财经(43345)
研究所(42252)
(42141)
中心(41970)
(41496)
业大(40840)
北京(40085)
(39052)
(37713)
师范(37445)
(34409)
经济学(34023)
(33753)
农业(32815)
财经大学(32035)
基金
项目(188793)
科学(147750)
研究(141835)
基金(135237)
(115963)
国家(114986)
科学基金(98598)
社会(87674)
社会科(83052)
社会科学(83029)
(73949)
基金项目(72670)
教育(64120)
自然(63183)
(61737)
自然科(61595)
自然科学(61582)
自然科学基金(60453)
编号(59553)
资助(56073)
成果(48884)
(41717)
重点(41455)
(40945)
课题(40487)
(39119)
项目编号(36809)
创新(36357)
教育部(35830)
科研(35554)
期刊
(131222)
经济(131222)
研究(89069)
中国(49773)
管理(43223)
学报(40933)
(38909)
(38796)
科学(38744)
教育(31372)
大学(31046)
学学(28964)
农业(27140)
(25739)
金融(25739)
技术(24577)
业经(23167)
财经(20730)
经济研究(20449)
问题(18335)
(17658)
理论(16113)
图书(16080)
实践(14792)
(14792)
技术经济(14643)
商业(13963)
科技(13861)
现代(13830)
(13613)
共检索到421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凤龙  
本文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企业自身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产业升级的新起点,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是向新领域拓展和向高技术跟进,提出了推进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存在着农业基础不稳,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总量不足,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差,资源消耗偏高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包括产业转换缺乏强有力的需求和资金支持,资源短缺和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矛盾,产业转换和升级的动力不足等。为此,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高科技改装传统产业,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卜伟  易倩  
OFDI通过产业转移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补缺效应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修改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模型,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10名省份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OFDI对我国产业升级有着正向影响,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促进效应较小。最后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维冰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重化结构"特征明显,高能耗问题突出。文章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国际外包是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国际外包条件下,中国产业升级的过程和促进升级的政策努力并不具有完全的内生性,其路径将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容易被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发达国家所"俘获"并锁定在低端。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现实,我们要在全面提升制造业外包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服务业外包的国际机遇,实施制造业外包与服务业外包协同发展的策略,而不是现在就从"世界加工厂"全面走向所谓的"世界办公室"。利用服务业外包和制造业外包的关系,通过结构调整形成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链接机制,是解决中国地区发展非均衡问题,并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最佳工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作者认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存在大量困难。其间,除正确处理“升级”和“补短”的关系、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外,还必须建立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这里,改革所有制是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的一个关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融入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从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向利用国内外资源、国内外市场的开放经济转变。30多年来,我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在全球产业分工中面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在未来发展中突破传统思维,寻求新的战略方向,以有效实现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律律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代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历经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已基本形成体系,并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这一政策体系在培育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尚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顾国达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应用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下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研究》(李晓钟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一书,正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围绕智能服务产业化发展、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元礼  张宇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效应分析,指出我国应通过扩大对国际转移产业的吸纳规模,发展跨国经营等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国际上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竞争号角已经吹响,为实现我国艰巨的低碳发展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升级。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直接淘汰、低碳改造和低碳定位三大模式来实现升级;而从产业技术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外部引进———消化吸收———蜕变"(EDT)和"内部创新———流程再造———提升"(IPP)两大模式来实现升级。同时,还需要政府宏观引导、集群低碳产业链打造和集群企业内部低碳文化塑造等全方位的努力来加以保障。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程贵  王琪  胡海峰  
当前,加强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不仅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实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选择。选取20032014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国别数据,对我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的母国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对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通过产业转移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有效促进了母国产业结构升级。此外,我国扩大对中亚国家出口规模、中亚国家汇率波动对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积极影响,而现阶段我国从中亚进口以及中亚国家对华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也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应从深化区域贸易合作、科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文玉春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产业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迫切需要解决三大难题:在中短期内实现中长期过程的升级、实现无衰退的升级、在"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共同作用下实现升级。技术创新驱动、市场需求拉动、政策推动及资源环境与标准新规"倒逼"机制均对产业优化升级产生深远影响。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五位一体协同运行的产业升级路径,即"科技创新——产业占优——政策调控——需求拉动——有效退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