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3)
- 2023(12341)
- 2022(10917)
- 2021(10236)
- 2020(8702)
- 2019(20263)
- 2018(20299)
- 2017(40691)
- 2016(21648)
- 2015(24590)
- 2014(24633)
- 2013(24733)
- 2012(22929)
- 2011(20820)
- 2010(20844)
- 2009(19193)
- 2008(18887)
- 2007(16500)
- 2006(14595)
- 2005(12781)
- 学科
- 济(93666)
- 经济(93557)
- 管理(61376)
- 业(60106)
- 企(48658)
- 企业(48658)
- 方法(45312)
- 数学(39433)
- 数学方法(39114)
- 贸(25348)
- 贸易(25336)
- 农(24776)
- 易(24570)
- 中国(24501)
- 财(22286)
- 业经(20571)
- 地方(19233)
- 制(17067)
- 学(16874)
- 农业(16116)
- 技术(14636)
- 银(14419)
- 银行(14384)
- 理论(13991)
- 和(13921)
- 融(13871)
- 金融(13870)
- 务(13798)
- 行(13741)
- 财务(13737)
- 机构
- 大学(318890)
- 学院(316616)
- 济(134776)
- 经济(132098)
- 管理(128283)
- 理学(111641)
- 理学院(110522)
- 管理学(108976)
- 管理学院(108417)
- 研究(102573)
- 中国(75963)
- 京(67020)
- 财(61494)
- 科学(60113)
- 所(50213)
- 财经(50120)
- 中心(45599)
- 经(45495)
- 研究所(45389)
- 农(45374)
- 业大(44360)
- 江(44002)
- 北京(42649)
- 经济学(41128)
- 范(40487)
- 师范(40193)
- 经济学院(37560)
- 院(37470)
- 财经大学(37316)
- 州(36243)
- 基金
- 项目(212242)
- 科学(167026)
- 研究(159370)
- 基金(154263)
- 家(132182)
- 国家(131130)
- 科学基金(112925)
- 社会(100871)
- 社会科(95791)
- 社会科学(95770)
- 基金项目(82287)
- 省(81564)
- 教育(72259)
- 自然(71614)
- 自然科(69863)
- 自然科学(69849)
- 自然科学基金(68613)
- 划(68239)
- 编号(65791)
- 资助(64236)
- 成果(53584)
- 部(48104)
- 重点(46577)
- 发(45793)
- 课题(44240)
- 创(44158)
- 教育部(41756)
- 人文(41305)
- 国家社会(41135)
- 创新(41101)
- 期刊
- 济(143001)
- 经济(143001)
- 研究(95925)
- 中国(51554)
- 管理(46107)
- 学报(44346)
- 财(42993)
- 科学(41237)
- 农(41056)
- 大学(34256)
- 学学(32149)
- 教育(31967)
- 农业(29246)
- 融(27855)
- 金融(27855)
- 技术(25958)
- 业经(24284)
- 财经(23973)
- 经济研究(23897)
- 问题(20527)
- 经(20408)
- 贸(20211)
- 理论(16736)
- 国际(16462)
- 图书(16096)
- 商业(15970)
- 技术经济(15699)
- 实践(15252)
- 践(15252)
- 现代(14817)
共检索到455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锐凌 邹建华 韩永辉
本文利用1992~2009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主要是我国在组装环节和低端零部件的生产方面拥有优势。通过实证分析发现,FDI是促进我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和零部件产业内贸易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他解释因素则有所不同,验证了传统的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在解释我国产业内贸易方面存在不足。
关键词:
FDI 零部件贸易 产业内贸易 面板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王珍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规模经济 外国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爱军 林琳
本文对中日双边贸易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中日双边贸易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提高,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比重也有所提高;其中,机械和运输设备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最高;垂直差异化产品产业内贸易是中日制成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活动活跃、跨国公司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的构筑及其产业内投资的发展、中国持续经济增长引起的市场容量扩大、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产品差异化发展以及便利的地理区位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规模经济和贸易壁垒因素对其则尚存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丽 黄原
本文以中国与东盟五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运用产业内贸易G-L指数,实证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结构特征及趋势,进而提出了发展中国与东盟五国产业内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东盟五国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培煜 高晓琴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的今天,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形式,研究直接投资、地理距离以及自由贸易协定对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助于中国更好地制定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以中国与欧盟、东盟中的主要贸易对象为对比样本,选取2005~2016年面板数据,对中国与欧盟、东盟部分国家构建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中国未来贸易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全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既 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有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之分。水平产业内贸易主要源于各国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如档次和价格相近的不同品牌的汽车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既有各国收入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儒 杜涛
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准确把握中美两国贸易类型、贸易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指数法对中美两国的贸易类型进行测算发现:SITC0、SITC2、SITC5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低于美国且产业内贸易表现不明显,而SITC3、SITC6、SITC7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高于美国且表现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指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玉华 刘春香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利用现有统计数据 ,分析了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整体水平和现实结构。本文得到的结论之一是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较低 ,表明我国农业仍旧是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 ,今后我国应该丰富农产品品种、发展农业规模经济 ,以扩大农业产业内贸易的比重 ;结论之二是我国农业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方式为主 ,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相对较小 ,表明我国农产品需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和科技含量。我国农产品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总体产业内贸易走势趋同 ,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与总体产业内贸易走势经常不一致的现实进一步佐证了该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戴魁早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戴春平 戴魁早
文章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对我国钢产量居世界第一以来的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钢铁业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变动主要由产业间贸易引起;而且钢铁业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产业内贸易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我国为此应该采取相关对策,促进钢铁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恕立 吴亚芳
本文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等指标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内贸易 贸易竞争力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昕艳
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的产业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总额的变动,并依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我国通过发展产业内贸易改善贸易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对外贸易 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伍荣 余慧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可推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征 李芬
本文基于我国1992-2003年间的数据,对产业间-产业内贸易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首先将产业内贸易分为水平型与垂直型两类,考察了产业间贸易、两种类型产业内贸易结构的演变。然后探讨了贸易结构的这种演变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我国贸易结构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并且具有增加趋势;产业间贸易比重略低于垂直产业内贸易比重,但呈现减少趋势;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一直较小。我国垂直产业内贸易与我国参与国际垂直分工的程度密不可分,并且垂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