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05)
- 2023(16650)
- 2022(14279)
- 2021(13086)
- 2020(10973)
- 2019(25369)
- 2018(25250)
- 2017(49687)
- 2016(26786)
- 2015(30179)
- 2014(30236)
- 2013(30247)
- 2012(28461)
- 2011(26002)
- 2010(26404)
- 2009(24265)
- 2008(23980)
- 2007(21379)
- 2006(19315)
- 2005(17319)
- 学科
- 济(121780)
- 经济(121654)
- 管理(75077)
- 业(73965)
- 企(58141)
- 企业(58141)
- 方法(52103)
- 数学(45424)
- 数学方法(45000)
- 中国(34858)
- 农(33165)
- 地方(29209)
- 财(28067)
- 业经(26577)
- 学(24378)
- 农业(22553)
- 贸(22251)
- 贸易(22236)
- 制(22092)
- 易(21487)
- 银(19764)
- 银行(19714)
- 融(19156)
- 金融(19154)
- 行(18964)
- 环境(18395)
- 技术(18250)
- 和(17609)
- 理论(17409)
- 地方经济(16501)
- 机构
- 大学(397055)
- 学院(394384)
- 济(165621)
- 经济(162240)
- 管理(153744)
- 研究(136805)
- 理学(132404)
- 理学院(130900)
- 管理学(128825)
- 管理学院(128109)
- 中国(102388)
- 京(85601)
- 科学(82731)
- 财(77536)
- 所(69287)
- 农(63749)
- 研究所(62742)
- 财经(61815)
- 中心(60513)
- 江(58446)
- 业大(56943)
- 经(56149)
- 北京(54772)
- 范(53146)
- 师范(52665)
- 经济学(51124)
- 农业(49753)
- 院(49348)
- 州(47286)
- 经济学院(46362)
- 基金
- 项目(261620)
- 科学(206297)
- 研究(192648)
- 基金(190135)
- 家(165242)
- 国家(163868)
- 科学基金(140233)
- 社会(122628)
- 社会科(116381)
- 社会科学(116356)
- 省(101270)
- 基金项目(100531)
- 自然(89610)
- 教育(87912)
- 自然科(87490)
- 自然科学(87468)
- 自然科学基金(85933)
- 划(85498)
- 资助(78989)
- 编号(77957)
- 成果(64226)
- 发(59326)
- 重点(58693)
- 部(58585)
- 课题(54291)
- 创(53906)
- 国家社会(50615)
- 教育部(50389)
- 创新(50323)
- 科研(49403)
- 期刊
- 济(185291)
- 经济(185291)
- 研究(123032)
- 中国(74951)
- 学报(60641)
- 农(58350)
- 管理(57153)
- 科学(56589)
- 财(55684)
- 大学(45956)
- 教育(43399)
- 学学(43146)
- 农业(40430)
- 融(38337)
- 金融(38337)
- 技术(33291)
- 业经(30775)
- 财经(30366)
- 经济研究(30277)
- 经(26029)
- 问题(25068)
- 业(20194)
- 图书(20067)
- 技术经济(20045)
- 贸(19600)
- 理论(19584)
- 商业(18610)
- 科技(18300)
- 现代(18042)
- 统计(17595)
共检索到5907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胡晓鹏
文章从我国近二十年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实际数据的整理、分析入手,通过对产业不平衡发展演进轨迹和生成动因的剖析,以量化的手段探析产业不平衡发展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十五”规划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目标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产业 不平衡发展 增长效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善迈 杜育红 刘远新
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证分析●王善迈杜育红刘远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使原本就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差异进一步扩大,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的发展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阳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袁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本文利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及服务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特征,且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长达四年之久,这一结果从总体上阻碍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 不平衡度 经济增长 不平衡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泽山
作为一个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实行不平衡增长应该是我们的现实选择,而不平衡增长应该依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投资才能达到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市场经济中怎样才能确保这些原则实现,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发展战略与投资原则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是经济起飞和持续爬高的基本动力。在囊中羞涩的情况下谋求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黎禾
在改革开放的1978年以前,我国政府实行的是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进行生产力合理布局,偏重内地建设,但这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1980——1992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每年9.1%,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增长率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然而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差异很大,1979年至1992年间,增长率最高的广东省为13.3%,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2%,相差7.1个百分点。1992年以后,这种差距更大了,1992年的GDP增长率最高的省是江苏,为26.2%,最低的黑龙江省为6.5%,相差19.7个百分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永良
有一种观点认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导致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本文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发展的不平衡”和“增长的不平衡”两个角度,对此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上述观点并不能成立,尤其是1991年后,我国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程度的扩大是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相伴而生的,两者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另外,尽管东中西部经济增长率的趋同趋势较为明显,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我国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程度之间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不平衡度 经济增长 相关关系 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德勇 初晓宁
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引起这一差距的具体原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不尽相同。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劳动生产率差异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共同的因素,而城乡金融发展的不协调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根据1985~2006年全国的数据运用了计量方法,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在指标选取和计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金融发展 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祥佑
本文建立了识别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模型,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识别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差异的多元离差模型。然后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逐步回归法,在前人给出的影响因素中为模型选择了最优的解释变量,以确保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除相关关系外,还存在统计上显著的因果关系,同时降低了解释变量之间的共线性,提高了回归方程的稳定性与预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我国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保险经营主体数量的多少既是省域保险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又是导致省域保险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区域保险业发展政策的重点应放在保险经营主体...
关键词:
省域保险业 发展动力 不平衡成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鲁敏 侯博
一、经济增长路径经济增长对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使其始终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各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遵循什么样的发展路径,理论界主要有两种选择,即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褚翠翠 佟孟华 李洋
文章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二重分解法对2011—2019年中国23个省域的数字金融不平衡进行测度和分解,揭示其空间和结构来源,并进一步考察了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的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大多数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程度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一定的反弹趋势;(2)中心和外围区域间的数字金融不平衡是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主要空间来源,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不平衡是其主要结构来源,集中效应是导致历年数字金融不平衡变化的主要原因;(3)数字金融不平衡及其分解项对经济增长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研究丰富了关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探讨,有利于明确各省域数字金融不平衡的程度、空间来源、结构来源以及经济增长效应,为进一步促进省域数字金融均衡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鸿和 杨皖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严鸿和 杨皖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国才
世界银行在《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中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即不平衡的经济增长与和谐性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其实现机制则是经济的一体化。如果将世界银行关于区域经济层面上的这一论点转换至产业经济层面,工农业的不平衡增长与和谐性发展是否可以兼得呢?一、农业小部门化与工农业不平衡增长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国的产业结构会不断演进,且这种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农业在前工业化时期的主导地位,逐步让位于工业化初期和
[期刊] 改革
[作者]
景维民 张景娜
基于新古典增长模型构建了一个含有地区差距和市场分割的理论模型,运用1993~2016年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场分割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993~2016年,省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先上升后下降,但2013年以来地区差距缩小的速度放缓;市场分割程度呈现在波动中缓慢下降的趋势;整体上,市场分割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市场分割对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会产生异质性影响,具体来说,市场分割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大,而对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小的地区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越小。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市场分割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