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86)
2023(8207)
2022(7258)
2021(6583)
2020(6063)
2019(13990)
2018(13941)
2017(29136)
2016(15631)
2015(18316)
2014(18491)
2013(18791)
2012(18058)
2011(16424)
2010(16634)
2009(15824)
2008(15978)
2007(14573)
2006(12626)
2005(11363)
作者
(46789)
(39179)
(38962)
(37383)
(24901)
(18602)
(18101)
(15309)
(14564)
(14093)
(13051)
(13020)
(12382)
(12284)
(12194)
(12165)
(12106)
(11501)
(11296)
(11249)
(9806)
(9676)
(9663)
(8930)
(8861)
(8728)
(8691)
(8675)
(7882)
(7802)
学科
(77274)
经济(77199)
(46751)
管理(45182)
方法(39334)
(36887)
企业(36887)
数学(35534)
数学方法(35322)
(20324)
中国(19738)
(19087)
业经(15473)
(15057)
贸易(15053)
(14808)
地方(14689)
(14625)
农业(13098)
(12359)
(12227)
银行(12203)
技术(11627)
(11614)
(11599)
财务(11577)
财务管理(11540)
(11349)
金融(11347)
产业(11225)
机构
大学(242644)
学院(241994)
(108321)
经济(106258)
管理(95050)
理学(82073)
理学院(81260)
管理学(80198)
管理学院(79751)
研究(77708)
中国(59528)
(50848)
(50003)
科学(44754)
财经(40987)
(39211)
(38209)
(37066)
中心(36152)
(35525)
研究所(35166)
经济学(34668)
业大(33734)
经济学院(31885)
北京(31828)
农业(30359)
财经大学(30326)
(29811)
师范(29522)
(28412)
基金
项目(153219)
科学(120931)
研究(113931)
基金(111459)
(95226)
国家(94471)
科学基金(80890)
社会(73344)
社会科(69789)
社会科学(69771)
(59914)
基金项目(59203)
教育(52876)
自然(50347)
(50170)
自然科(49134)
自然科学(49119)
自然科学基金(48286)
资助(46707)
编号(46605)
成果(38010)
(35781)
重点(34446)
(34163)
(32184)
课题(31886)
教育部(31059)
人文(30289)
国家社会(30230)
创新(30082)
期刊
(115945)
经济(115945)
研究(71624)
中国(40674)
(38455)
(33817)
学报(33646)
管理(32925)
科学(31404)
大学(25594)
学学(24157)
(23921)
金融(23921)
农业(22621)
教育(21402)
财经(21181)
技术(20727)
业经(19798)
经济研究(19425)
(18236)
问题(16990)
(14367)
技术经济(13775)
统计(13195)
商业(13148)
理论(12800)
(11914)
(11750)
实践(11435)
(11435)
共检索到350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樊秀峰  周文博  成静  
基于就业弹性的视角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第一产业拉动就业不足,第三产业拉动就业能力较强。再通过比较我国结构偏离系数与国际标准结构偏离系数发现:第一产业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在减弱,劳动力在向第三产业转移;各行业直接或者间接吸纳就业能力不同,批零餐饮业和社会服务等行业拉动就业作用最强。最后,从消除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等角度提出了一些解决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春英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has experienced three periods of evolution. The major factors determining China's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arc industrial policy,the structure of demand,the structure of labour for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 Disequilibrium exists both in China's structure of second industry and in differenr regions in China. Faced with problems exirsing in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China should rake active actions ro rationalize its srucrure of industries.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春艳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实证分析□赵春艳当前,我国经济正朝着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内在要求。本文试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的有关理论,对改革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提供借鉴。一、我国产业结构演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任兆璋  于孝建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应恒  蒋奇  胡凌啸  
经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农机内部的问题却日渐突出,产能过剩成为主要矛盾。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的数据,利用"边界法"测算出中国农机产业细分行业生产端的产能利用率,同时结合销售端工业产值与销售产值之比加以修正,分析农机产能过剩指数,探讨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各细分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均低于美联储标准79%,平均产能过剩指数在0.3-0.9之间,农机产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且产能过剩程度表现出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影响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因素为农机产业投资、工业劳动生产率、行业竞争程度和出口,且前三者的提高均会加剧产能过剩,而出口比重的上升则会缓解产能过剩。因此,提出完善和优化企业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推动行业兼并重组;开拓海外市场,转移部分过剩产能;加强宏观政策引导,提升农机产业技术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应恒  蒋奇  胡凌啸  
经过十年的"黄金"发展期,中国已成为农机生产和消费大国,但农机内部的问题却日渐突出,产能过剩成为主要矛盾。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13年的数据,利用"边界法"测算出中国农机产业细分行业生产端的产能利用率,同时结合销售端工业产值与销售产值之比加以修正,分析农机产能过剩指数,探讨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农机各细分产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均低于美联储标准79%,平均产能过剩指数在0.3-0.9之间,农机产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且产能过剩程度表现出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影响农机产业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迅  李维  王珍  
产业内贸易是一个国家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活动,是衡量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福利的重要指标。伴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现已达到61%的水平。经实证检验,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市场结构以及外国直接投资。其中,我国外资引入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其余三项则显示了比较好的正相关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水土  王文中  方海光  
在理论分析绿色信贷通过资本形成、资本导向、信息传导、产业整合、风险分配机制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使用灰色关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信贷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绿色信贷与第三产业关联度最高、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然后选取我国2004—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同时进行区域面板和分阶段面板实证研究,得出绿色信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但影响有限。最后针对政府及金融监管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绿色信贷对产业结构优化正向效应的有效发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睿  
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内在因素包括技术进步、资本以及劳动力的投入。实证检验表明,现有产业结构水平的提高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向更高程度演变产生积极作用,但技术进步、资本以及劳动力的投入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必须在三次产业之间合理地配置资源,积极发挥三大内在动因的促进作用,以使我国产业结构演变更加合理、有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逯元堂  吴舜泽  马欣  
"十一五"以来,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本文基于环境视角,从环境基尼系数与效应分解两个方面,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环境成效。结果表明,尽管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环境成效并不显著,工业行业的排污不公平性依然较大,产业技术升级对污染减排的贡献远大手产业结构调整。"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完善推进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措施,着力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实现污染减排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