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5)
2023(4627)
2022(4084)
2021(3981)
2020(3407)
2019(7813)
2018(7925)
2017(16716)
2016(9249)
2015(10462)
2014(10663)
2013(10555)
2012(10226)
2011(9350)
2010(9735)
2009(9483)
2008(9344)
2007(8637)
2006(8082)
2005(7591)
作者
(26502)
(21874)
(21676)
(21149)
(14154)
(10231)
(10157)
(8423)
(8271)
(8178)
(7366)
(7128)
(7111)
(7057)
(6895)
(6877)
(6646)
(6453)
(6435)
(6418)
(5635)
(5406)
(5314)
(5115)
(5039)
(5025)
(4930)
(4893)
(4447)
(4389)
学科
(34802)
经济(34764)
管理(26295)
(24988)
(18395)
企业(18395)
中国(13843)
方法(13637)
数学(12480)
(12423)
数学方法(12311)
(10929)
(10614)
(9260)
贸易(9254)
(9091)
(8975)
银行(8970)
(8770)
(8689)
(7559)
农业(7451)
税收(7251)
(7202)
业经(7024)
(6900)
金融(6899)
及其(6858)
地方(6741)
政策(6350)
机构
学院(134231)
大学(132611)
(59476)
经济(58015)
管理(50603)
研究(47364)
理学(42000)
理学院(41563)
管理学(41007)
管理学院(40740)
中国(39031)
(31738)
(28692)
科学(25799)
(24553)
财经(23565)
中心(21686)
研究所(21529)
(21487)
(21180)
(20275)
北京(19237)
经济学(17680)
(17361)
(17329)
师范(17238)
财经大学(17129)
(17001)
业大(16250)
经济学院(15962)
基金
项目(75663)
研究(59916)
科学(58732)
基金(52993)
(44718)
国家(44294)
科学基金(36879)
社会(36403)
社会科(34461)
社会科学(34455)
(29098)
教育(27700)
基金项目(26770)
编号(26063)
(25039)
成果(23340)
资助(23325)
自然(22096)
自然科(21508)
自然科学(21501)
自然科学基金(21124)
课题(18658)
(17792)
(17358)
重点(16712)
(16317)
项目编号(15656)
(15352)
教育部(15140)
(15131)
期刊
(71727)
经济(71727)
研究(47157)
中国(26540)
(22458)
(20015)
金融(20015)
管理(19544)
(18883)
教育(16109)
学报(15483)
科学(15153)
农业(12800)
业经(12443)
大学(12030)
经济研究(11968)
技术(11648)
财经(11506)
学学(11081)
问题(10001)
(9878)
(9722)
国际(8591)
理论(7989)
实践(7210)
(7210)
商业(6919)
现代(6811)
技术经济(6601)
(6311)
共检索到218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宇  高隆昌  唐春勇  
解决我国交通运输问题 ,主要应做好 :( 1)建立和完善政府交通运输的公共政策 ;( 2 )完善交通运输市场管理的法规制度 ;( 3)增强国内运输企业的竞争能力 ;( 4)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淑霞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快了城市整体的发展。作为现代交通行业,在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上就必须要综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交通运输经济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合理调整,真正做到通过针对性措施,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进行有效设立,通过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宝顺  
1.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重要而又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它本身创造着使用价值和价值,又保证着整个社会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因其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的同步进行,使交通运输的能力不能储存和调拨,因而必须以能力“闲置”的形式超前发展。旧中国留给我们的交通运输业是一个极为落后的烂摊子。新中国成立后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处于滞后状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金稳  
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很快,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经济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技的支撑下,不断建立健全交通网络,方便人民的出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翁燕珍  王利彬  蒋桂芹  
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已进入了实质性谈判阶段,该协定的签署意义堪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对外开放较早,协定谈判及签署将带来积极影响,包括:有助于吸引外资、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高;推动产业发展和升级,促进行业整体服务水平提升;带动国内企业主动提高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企业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了做好下阶段交通运输领域应对谈判工作,建议应合理评价入世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利用FDI绩效、全面分析中美两国交通企业竞争优劣势、听取国内交通企业利益诉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光辉  
交通运输碳排放具有占比较大、增速快、达峰慢等特点,交通拥堵会带来更多的碳排放,交通运输碳减排压力巨大,是全球气候变化及公共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受制于出行总量不断增长的压力,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仍在不断增加。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既面临挑战,又获得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文章认为,需要在法律修订中适时引入低碳交通运输的要素,为交通运输行业碳达峰碳中和专门立法,整合相关产业和经济活动,同时促使相关法律支持配合;以可再生交通燃料使用作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政策体系,调整和提升法律定位;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进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公孙愚  
交通运输关系国计民生,是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提供社会需要的交通运输产品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为解决政府提供交通运输产品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作,借助市场力量,综合利用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及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市场化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履忠  
关于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的思考金履忠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我国于80年代集中广大专家智慧制定了十二项技术政策。国务院1985年批准的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项。中国交通运输技术政策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检验,总的讲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对我国交通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志浩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它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保证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在社会发展、经济增长过程中,交通运输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大量的数字表明,落后的交通运输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产业.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重视和加速发展交通运输产业,制定合理的交通运输产业政策,迅速改变交通运输产业的落后面貌,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亟待解决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新军  王敏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日益紧张的能源供给状况,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而在内涵十分丰富的低碳经济框架中,低碳交通无疑是其核心内容之一。有三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交通系统消耗了全球约1/3的能源。目前欧洲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  高敏雪  
本文首先着眼于交通运输业的规模与结构,井深入到企业层面,获得了对当前交通运输业整体状况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旨在进一步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一是近10余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一致;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明显。在产业关联方面,其后向联系较弱,前向联系较强。在能耗方面,虽然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能源消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晓言  李红昌  高薇薇  
国内外的相关著述更多地研究外部性的一般性问题,对中国交通运输外部性的特殊现象、特殊问题则缺乏深入的研究分析。同时,由于交通运输产业的中观性、复杂性,比较权威的结论和数理模型仍处于酝酿阶段。本文对中国交通运输外部性制度原因及内部化政策的研究,既可以管中窥豹,也可以抛砖引玉,以实现对外部性现象和理论的深入把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雅  
自2012年1月1日国家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及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来,其积极效应得到充分肯定,但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总体来看,交通运输业反响相对较大,这其中既有税率设置导致部分企业税收负担加重的问题,也有税制变化对税收征管提出新挑战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何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政策及其税收征管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