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6)
- 2023(11915)
- 2022(10648)
- 2021(10264)
- 2020(8728)
- 2019(20382)
- 2018(20771)
- 2017(40606)
- 2016(22051)
- 2015(25007)
- 2014(25255)
- 2013(24913)
- 2012(22788)
- 2011(20550)
- 2010(21025)
- 2009(19232)
- 2008(18651)
- 2007(16480)
- 2006(14448)
- 2005(12780)
- 学科
- 济(87845)
- 经济(87755)
- 管理(62297)
- 业(58575)
- 企(48290)
- 企业(48290)
- 方法(43881)
- 数学(38803)
- 数学方法(38124)
- 中国(24389)
- 农(23423)
- 财(20604)
- 业经(18855)
- 学(18051)
- 贸(16785)
- 贸易(16776)
- 制(16577)
- 地方(16371)
- 易(16344)
- 理论(15640)
- 农业(15192)
- 和(14093)
- 银(13869)
- 银行(13827)
- 技术(13294)
- 行(13186)
- 环境(13148)
- 务(12716)
- 财务(12639)
- 财务管理(12612)
- 机构
- 大学(315594)
- 学院(315133)
- 管理(126948)
- 济(122193)
- 经济(119337)
- 理学(110107)
- 理学院(108935)
- 管理学(106798)
- 管理学院(106242)
- 研究(101028)
- 中国(75296)
- 京(67975)
- 科学(63470)
- 财(56783)
- 所(50736)
- 农(47599)
- 业大(46679)
- 研究所(46122)
- 财经(45710)
- 中心(45264)
- 江(44575)
- 北京(43626)
- 范(41686)
- 师范(41351)
- 经(41311)
- 农业(37389)
- 州(37093)
- 院(36890)
- 经济学(35465)
- 财经大学(33940)
- 基金
- 项目(211804)
- 科学(165258)
- 研究(155872)
- 基金(151608)
- 家(131485)
- 国家(130415)
- 科学基金(111629)
- 社会(94995)
- 社会科(89949)
- 社会科学(89921)
- 省(82909)
- 基金项目(80617)
- 自然(73748)
- 教育(72689)
- 自然科(71986)
- 自然科学(71968)
- 自然科学基金(70623)
- 划(70225)
- 编号(65726)
- 资助(63968)
- 成果(53196)
- 重点(47109)
- 部(46552)
- 课题(44988)
- 发(44677)
- 创(43542)
- 创新(40536)
- 科研(40457)
- 项目编号(40436)
- 教育部(39815)
- 期刊
- 济(133264)
- 经济(133264)
- 研究(93036)
- 中国(55371)
- 学报(47385)
- 管理(46565)
- 科学(44108)
- 农(43002)
- 财(40685)
- 教育(37649)
- 大学(35856)
- 学学(33599)
- 农业(30375)
- 技术(28947)
- 融(25719)
- 金融(25719)
- 业经(22952)
- 经济研究(21480)
- 财经(21279)
- 经(17997)
- 问题(17771)
- 图书(17026)
- 理论(16459)
- 技术经济(15719)
- 实践(15226)
- 践(15226)
- 业(15173)
- 科技(15170)
- 商业(14809)
- 统计(14725)
共检索到453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我国交通运输网络规模研究"课题组 李连成
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大致存在一个稳定的远景规模,对于任何运输需求波动的应对都将是在这一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调节和完善,而不会进行大规模的拆除或建设。决定一国交通基础设施远景规模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约束条件。我国将在2040年左右进入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大致稳定的时期,此后对运输需求的波动主要是通过交通技术进步手段应对。根据测算,我国铁路远景规模为18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铁路为3万公里;公路远景规模为59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15万公里,普通国道网规模为26.5万公里。为科学有序推进交通运输网...
关键词:
运输经济 基础设施 网络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泉午 廖勇海
文章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分析了公路和铁路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对区域物流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公路密度增加显著提升了物流规模,铁路密度的影响没有公路显著。通过东中西部地区比较分析,发现铁路密度增加对东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对中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公路密度增加对东中西部地区产生正向作用。物流规模的扩张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生产部门。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物流规模 空间面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蔡新民 刘金全 方毅
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利用总量数据和面板数据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并未出现剧烈波动和显著下降的现象,其贡献率约为12%;交通基础建设投资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人均产出与交通基础设施贡献度间的关系表现为U型曲线。当前,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较高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其投资布局上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文章通过回顾产业演化的研究文献和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的演进历程,发现制度和金融是影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在从体制、融资和规制三个方面揭示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财政制度创新、金融创新、信息化、能力扩散等举措,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市场化。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度 金融 演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姬中洋
根据2006-2013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在中部地区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不显著,在西部和东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且在西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铁路交通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在中部地区对低消费群体和高消费群体影响较为显著,在西部地区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减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仝允桓
关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融资政策的思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仝允桓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交通投资和融资体制,采取合理有效的财源政策和资金筹措方法是解决我国交通建设长期投资不足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总结我国各地交通建设投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海 赵金金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寿峰 王艺明
本文采用新发展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非参数Tn检验方法,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动态变化趋势;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Granger因果,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非线性关系;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与此同时,经济增长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经济基础。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刘田广
本文基于省份与CHFS匹配面板数据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家庭创业决策。其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经济集聚、弱化市场分割和加速知识溢出,以及提高家庭储蓄和扩张社会资本等。在农村、中西部和创新引导的地区、低附加值行业以及在机会型、有车和风险厌恶的家庭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创业效应更强。最后引入信息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发现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家庭创业决策存在协同效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筱乐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政府进行投资的主要领域,也是政府调控的重要方式。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实证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程度。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 服务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森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需要寻找一条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而目前我国有关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测算的相关研究未能很好地考虑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些不足,可考虑引入环境污染项作为"坏"产出构建方向距离函数,进而运用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指数进行测算,并基于空间视角分析国内流通需求对环境约束下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的实际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间,受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率下降影响,我国整体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无效;尽管早期东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明显,但这一差距正在逐...
关键词:
环境约束 ML指数 空间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文雁兵 张梦婷 俞峰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有助于生产要素区间自由流动、经济空间格局优化重塑和共同富裕扎实推进。本文通过匹配交通基础设施、地理空间矢量、工业企业数据,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视角全面考察了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主干力量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铁路、民用机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存在资源再配置效应。高速铁路对城市资源配置的提升效应约为3.10%,高速公路对城市资源配置的扭曲作用高达2.14%,普通铁路和民用航空作用不显著或不稳健;(2)中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要素流动、市场准入、生产转移三种机制影响城市资源再配置效率。中国正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本研究从学理上揭示了交通基础设施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效果和机制,有助于通过优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还有助于挖掘其资源再配置效应,同时发挥"有形之路"和"无形之手"的作用,助力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共同富裕美好社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华芳 刘尔思
利用中国1978-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交通基础设施增加值以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则表明两者是单向因果关系,即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加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原因并提供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