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3)
- 2023(12390)
- 2022(10810)
- 2021(10380)
- 2020(8765)
- 2019(20529)
- 2018(20599)
- 2017(40708)
- 2016(21769)
- 2015(24612)
- 2014(24485)
- 2013(24397)
- 2012(22503)
- 2011(20101)
- 2010(20554)
- 2009(19385)
- 2008(18276)
- 2007(16147)
- 2006(14608)
- 2005(13252)
- 学科
- 济(83456)
- 经济(83347)
- 管理(63829)
- 业(61990)
- 企(51452)
- 企业(51452)
- 方法(37827)
- 数学(32853)
- 数学方法(32473)
- 中国(30332)
- 融(28760)
- 金融(28759)
- 银(28362)
- 银行(28330)
- 行(27332)
- 财(25246)
- 农(23344)
- 制(22040)
- 业经(20183)
- 地方(18079)
- 贸(16879)
- 贸易(16863)
- 学(16570)
- 务(16545)
- 财务(16475)
- 易(16466)
- 财务管理(16433)
- 企业财务(15637)
- 农业(15438)
- 理论(14577)
- 机构
- 大学(305528)
- 学院(304448)
- 济(122217)
- 管理(122071)
- 经济(119316)
- 理学(104358)
- 理学院(103265)
- 管理学(101651)
- 管理学院(101106)
- 研究(98781)
- 中国(83193)
- 京(65625)
- 财(61325)
- 科学(58748)
- 所(49395)
- 财经(48413)
- 中心(47089)
- 研究所(44257)
- 江(44214)
- 农(44193)
- 经(43757)
- 北京(42574)
- 业大(41996)
- 范(38949)
- 师范(38649)
- 州(37295)
- 经济学(36533)
- 财经大学(36096)
- 院(35668)
- 农业(34320)
- 基金
- 项目(198362)
- 科学(155011)
- 研究(149323)
- 基金(142626)
- 家(122204)
- 国家(121128)
- 科学基金(104015)
- 社会(92248)
- 社会科(87412)
- 社会科学(87387)
- 省(77042)
- 基金项目(76352)
- 教育(67937)
- 自然(66693)
- 自然科(65082)
- 自然科学(65068)
- 划(64604)
- 自然科学基金(63882)
- 编号(62935)
- 资助(59398)
- 成果(51975)
- 部(44074)
- 重点(43666)
- 课题(42537)
- 发(42146)
- 创(41199)
- 项目编号(39436)
- 创新(38326)
- 教育部(38078)
- 科研(37702)
- 期刊
- 济(135729)
- 经济(135729)
- 研究(96608)
- 中国(57032)
- 财(45830)
- 管理(44913)
- 融(44751)
- 金融(44751)
- 学报(43307)
- 农(40369)
- 科学(40119)
- 大学(33161)
- 教育(33110)
- 学学(31005)
- 农业(27299)
- 技术(25215)
- 财经(23562)
- 业经(22657)
- 经济研究(21322)
- 经(19923)
- 问题(18252)
- 理论(18159)
- 实践(16691)
- 践(16691)
- 图书(16390)
- 技术经济(14415)
- 贸(14254)
- 现代(14241)
- 商业(13947)
- 科技(13590)
共检索到461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基于互联网的基金、保险产品销售等。这些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不断发展不仅冲击着传统金融经营格局,也冲击现行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出发,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监管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而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荆伟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 法律规制 制度构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琳璐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监管中还存在很多空白和漏洞,如何有效监管行业背后的潜在风险以引导其健康发展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不得不面临并解决的重要难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为解决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难题提供相关启示,并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科技 监管经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志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流动性和混业经营等特征也给地方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囿于当下地方金融监管权尚处于灰色地带,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不足。本文立足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正当性,从监管对象、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央地分权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困境。通过借鉴英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构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地方政府协作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政府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采用软法治理、监管沙箱的监管方式和以原则性监管为导向的监管理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监管科技 互联网金融 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滕磊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建立了政府监管当局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博弈双方的稳定性条件的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成效与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鼓励措施、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经营的处罚力度以及违法经营的负面危害等因素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进化博弈分析,得出四个稳定策略和一个不稳定策略。博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要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监管,并建立恰当的奖惩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守法经营;还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必须是长期、稳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监管科技 互联网金融 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艳斌
我国以市场为主导、鼓励金融创新,旨在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宽松环境的"负面清单"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理念已经基本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层变革监管体系将面临诸多难点:监管能力的挑战、清单漏列和修订滞后以及监管方式转变可能造成金融不稳定等。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牢牢树立负面清单的监管理念,完善修定现有法律法规,转移互联网金融监管重心、与时俱进保持负面清单动态更新。
关键词:
正面清单 负面清单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林 康灿华 王龙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在促进金融改革的同时也对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提出了挑战。因此,应原则引导、底线控制并重,加快出台监管政策;监督管理以政府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实行集中管理,协作监管;严格准入退出制度,突出风险控制,保护参与者权益;建设信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艳 李娟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初生到急速跃进的过程,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有效跟进,使得部分业务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突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混业发展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探讨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实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的双重监管模式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