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5)
- 2023(15241)
- 2022(13129)
- 2021(12211)
- 2020(10432)
- 2019(23830)
- 2018(23526)
- 2017(45940)
- 2016(24728)
- 2015(27470)
- 2014(27088)
- 2013(26932)
- 2012(24638)
- 2011(22324)
- 2010(22391)
- 2009(20954)
- 2008(19636)
- 2007(17231)
- 2006(15331)
- 2005(13466)
- 学科
- 济(93469)
- 经济(93361)
- 管理(69157)
- 业(68960)
- 企(55249)
- 企业(55249)
- 方法(43939)
- 数学(38666)
- 数学方法(38311)
- 中国(31583)
- 融(28104)
- 金融(28103)
- 农(27717)
- 银(27519)
- 银行(27450)
- 行(26478)
- 财(25688)
- 业经(22179)
- 制(21289)
- 学(20385)
- 贸(19526)
- 贸易(19510)
- 地方(19462)
- 易(19045)
- 农业(18946)
- 务(16721)
- 财务(16658)
- 财务管理(16628)
- 企业财务(15824)
- 理论(15390)
- 机构
- 大学(351216)
- 学院(349477)
- 济(139163)
- 管理(137712)
- 经济(136185)
- 理学(119938)
- 理学院(118644)
- 管理学(116660)
- 研究(116397)
- 管理学院(116061)
- 中国(92207)
- 京(74371)
- 科学(73549)
- 财(64421)
- 农(64120)
- 所(59011)
- 业大(57282)
- 中心(54200)
- 研究所(54180)
- 财经(52445)
- 农业(50847)
- 江(49124)
- 经(47664)
- 北京(46891)
- 范(43757)
- 师范(43223)
- 经济学(41951)
- 院(41622)
- 州(40698)
- 财经大学(39216)
- 基金
- 项目(241419)
- 科学(187858)
- 基金(174671)
- 研究(172172)
- 家(154285)
- 国家(153007)
- 科学基金(129902)
- 社会(107921)
- 社会科(102346)
- 社会科学(102318)
- 省(94446)
- 基金项目(93716)
- 自然(86000)
- 自然科(83978)
- 自然科学(83953)
- 自然科学基金(82452)
- 划(80036)
- 教育(78116)
- 资助(71609)
- 编号(70326)
- 成果(55956)
- 重点(54068)
- 部(52621)
- 发(51499)
- 创(50514)
- 课题(47417)
- 创新(47141)
- 科研(46686)
- 计划(44920)
- 教育部(44604)
- 期刊
- 济(145275)
- 经济(145275)
- 研究(101409)
- 中国(62280)
- 学报(61512)
- 农(57448)
- 科学(53439)
- 管理(47712)
- 财(46109)
- 大学(45564)
- 融(43427)
- 金融(43427)
- 学学(43261)
- 农业(38814)
- 教育(33893)
- 技术(27288)
- 财经(25147)
- 业经(25032)
- 经济研究(24008)
- 经(21417)
- 问题(19605)
- 业(19214)
- 理论(18244)
- 科技(17613)
- 图书(17280)
- 实践(16757)
- 践(16757)
- 版(16568)
- 技术经济(16368)
- 商业(16351)
共检索到502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虎 李霖魁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金融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新型载体。文章以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余额宝为例,通过引入信任理论和多维风险感知变量对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的集成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理财支付模式下客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设计模型变量的衡量量表和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感知有用性是决定客户选择余额宝的决定因素,感知多维风险对客户使用意愿的负面影响显著,且以感知经济风险和感知安全风险为主,而感知易用性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任 感知风险 接受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瑞婷 熊学萍 吴春梅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石晓磊
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金融产品成本,扩展金融服务的边界,而互联网金融能否充分发挥金融普惠作用,还受到金融需求主体的接受意愿和使用程度的影响。文章分析城乡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究信息渠道和金融素养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村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在逐渐增加;信息渠道对城乡家庭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的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金融素养较高的家庭,在繁杂的信息中分析、整理和吸收相关信息的能力较强,从而使得信息渠道增加所带来的使用意愿、使用程度显著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弱势群体的金融素养,增强金融信息的监管,是提高城乡家庭互联网金融接受意愿,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息渠道 金融素养 普惠金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爱平 刘文俊 丁琳
基于中国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的情景,文章从有用性感知、流行性感知以及风险感知等多个方面的整体视角对快捷支付用户使用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收集的242份有效样本数据采用Amos18和Spss19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可替代性感知、流行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感知以及有用性感知显著影响用户的使用意愿,而竞争品满意度对用户的使用意愿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快捷支付 风险感知 有用性感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冬妮
本文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UTAUT)理论,构建了"互联网+"模式下居民保险投保意愿的分析框架,并且以互联网旅游意外险为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居民投保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网站访问速度、服务有用性、知识能力、媒体宣传、信息有用性和个人信息安全等变量都对互联网旅游意外险投保意愿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居民投保意愿的提升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芹 罗剑朝
以473户农户数据为依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三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不高,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和金融产品满意度是影响农户忠诚度最基本的因素;比较三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三农"服务商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忠诚为冲动型忠诚,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网上金融部门的忠诚为认知型忠诚。基于此,建议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客户评价体系,有效区分客户类别,并对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三类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可尝试建立金融共生模式,优势互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全新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戴德宝 刘西洋 范体军
时下,跨境电商和"互联网+"标志着中国经济的全互联网化,必将引致竞争力全面提升。个性化推荐技术具有强大的营销优势,它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信息的建议,模拟销售人员帮助客户完成购买决策过程。本研究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理论、消费价值理论和相应假设,以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认知价值和条件价值等消费价值为自变量,以采纳意愿为因变量,通过构建基于消费价值理论的个性化推荐采纳意愿模型进行调查实证分析,用以考察消费者采纳个性化推荐的各种消费价值因素影响程度。统计实证分析得出:消费价值理论能够有效解释个性化推荐采纳意愿;其五种消费价值因素对用户采纳个性化推荐都有一定影响;功能价值因素对采纳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社交价值因素和情感价值因素次之,功能价值因素和情感价值因素是重要的中介变量。基于实证分析和当今经济形势,最后提出一些提升个性化推荐服务的相关措施和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的国家经济和市场战略。
关键词:
互联网+ 个性化推荐 消费价值 采纳意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洁 王琳
以新型的再生资源回收模式——"互联网+"回收为研究对象,将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和任务技术适配模型相结合,构建居民参与再生资源"互联网+"回收意愿影响因素的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M-TPB-TTF)整合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使用意愿,使用态度和主观规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任务技术适配和知觉行为控制则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互联网+"回收平台的使用态度,感知有用性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感知易用性则不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赟 朱传进 刘欣慧
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民营资本竞逐银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速了依托于互联网科技企业而筹建的互联网银行这类新兴金融形态的产生与发展。基于信任转移理论及UTAUT模型,探讨信任转移及其影响因素对互联网银行品牌信任和客户使用意向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客户对互联网企业的品牌信任度,能正向影响对其旗下互联网银行初始信任的建立,进而正向影响客户使用意向;除了付出绩效、感知风险对使用意向,及企业名誉对初始信任的影响不显著外,其余假设均成立;社群影响对使用意向的影响最大,其次为企业名誉与初始信任;与以往对电子银行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互动需求在互联网银行的情境下,能负向显著影响客户使用意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祎林 熊学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越来越受广大投资者青睐。本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并基于2017年河南平顶山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方法检验了各种心理因素对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谨慎心理、取巧心理、品牌心理和从众心理均会影响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购买意愿,其中谨慎心理对投资者的购买意愿存在负向影响,其余为正向影响,且从众心理的影响程度最高;收入和年龄对从众心理和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没有显著调节作用。据此,本文建议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发行者应根据投资者的心理偏好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以促进投资者的购买意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马小龙 刘兰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变革,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传统的理财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交理财产品得到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在对现有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六因素UTAUT模型。对调查收集的853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信任倾向、感知风险、努力期望、年龄和经验影响显著,促成因素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提出了互联网社交理财产品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