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5038)
- 2022(12942)
- 2021(12234)
- 2020(10144)
- 2019(23473)
- 2018(23469)
- 2017(45613)
- 2016(24642)
- 2015(27868)
- 2014(27982)
- 2013(27904)
- 2012(26074)
- 2011(23635)
- 2010(24277)
- 2009(22815)
- 2008(21741)
- 2007(19413)
- 2006(17664)
- 2005(16311)
- 学科
- 济(102990)
- 经济(102872)
- 管理(69619)
- 业(68540)
- 企(55072)
- 企业(55072)
- 方法(40608)
- 中国(36676)
- 数学(34785)
- 数学方法(34382)
- 农(29356)
- 融(29001)
- 金融(29000)
- 银(28716)
- 银行(28677)
- 行(27718)
- 地方(27159)
- 财(26587)
- 业经(24631)
- 制(23451)
- 学(20303)
- 农业(19765)
- 贸(19711)
- 贸易(19691)
- 易(19098)
- 理论(16762)
- 务(16534)
- 财务(16456)
- 财务管理(16421)
- 技术(15925)
- 机构
- 大学(351700)
- 学院(351524)
- 济(142662)
- 经济(139311)
- 管理(136455)
- 研究(121151)
- 理学(115696)
- 理学院(114385)
- 管理学(112585)
- 管理学院(111946)
- 中国(98358)
- 京(76965)
- 科学(72614)
- 财(69487)
- 所(61734)
- 中心(55966)
- 研究所(55254)
- 农(54948)
- 财经(54039)
- 江(53189)
- 北京(50289)
- 业大(48947)
- 经(48773)
- 范(47653)
- 师范(47254)
- 州(44467)
- 院(43512)
- 农业(42415)
- 经济学(42407)
- 财经大学(39964)
- 基金
- 项目(224865)
- 科学(175545)
- 研究(169509)
- 基金(159974)
- 家(137579)
- 国家(136313)
- 科学基金(116320)
- 社会(104765)
- 社会科(99232)
- 社会科学(99205)
- 省(88460)
- 基金项目(84905)
- 教育(77297)
- 划(74082)
- 自然(73603)
- 自然科(71807)
- 自然科学(71791)
- 编号(71336)
- 自然科学基金(70468)
- 资助(66601)
- 成果(59496)
- 发(51675)
- 重点(50079)
- 课题(49553)
- 部(49434)
- 创(46518)
- 项目编号(43849)
- 创新(43319)
- 教育部(42449)
- 科研(42262)
- 期刊
- 济(166759)
- 经济(166759)
- 研究(113828)
- 中国(73081)
- 管理(51878)
- 农(51345)
- 财(51257)
- 学报(50819)
- 融(48295)
- 金融(48295)
- 科学(47665)
- 教育(42979)
- 大学(38725)
- 学学(36012)
- 农业(34939)
- 技术(30499)
- 业经(28415)
- 财经(26392)
- 经济研究(25971)
- 经(22467)
- 问题(22312)
- 图书(19818)
- 理论(19494)
- 实践(17785)
- 践(17785)
- 贸(17240)
- 业(17065)
- 技术经济(17042)
- 现代(16549)
- 商业(16481)
共检索到550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清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因此,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及其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珊珊 滕建州 王元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模式的创新,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排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监管缺失、风险防控缺位、缺乏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等问题,并对传统金融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传统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促进业务创新、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珊珊 滕建州 王元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模式的创新,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排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监管缺失、风险防控缺位、缺乏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等问题,并对传统金融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传统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促进业务创新、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赛芳
论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31省市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广东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各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除四川省外,其他省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研究还发现,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宏观因素,以及网贷平台交易额、运营平台的数量等微观因素。文章最后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互联网金融创新等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宁 张佳睿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和占有率不断增大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断创新,表现出直销银行数量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与保险业合作不断拓展和互联网金融业逐渐实现整合的态势。为促进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同时加大产品进而服务创新力度,还要加强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慧安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目标与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以及共享的特点,使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普惠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征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关键词:
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比较分析 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征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钦锋 周立斌
互联网金融信息通过社会各大媒体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接触到金融,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相互配合,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从普惠金融概念和特点的了解入手,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应对自身问题的路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普惠金融互联网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普惠金融 发展研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雪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消费理念的快速升级以及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形成了传统消费金融模式(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又可以细分为三类发展模式——电商平台类消费金融、垂直分期平台类消费金融、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并基于各自特点走出了相应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国外消费金融创新监管经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提出相关创新监管的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赵国锋
我国互联网金融已初具规模,在提高社会效益、激发金融活力、服务实体经济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可能引发新的风险。文章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金融监管的主要问题,总结美国、欧盟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做法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界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明确监管重点、自律性监管和他律性监管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随之产生。互联网金融模式具有支付便捷、交易成本低、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其提高了金融服务能力、扩大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虽然互联网金融不断向规范化、多样化发展,但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面临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信息安全低保障、外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最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监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赵国锋
我国互联网金融已初具规模,在提高社会效益、激发金融活力、服务实体经济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可能引发新的风险。文章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金融监管的主要问题,总结美国、欧盟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做法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界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明确监管重点、自律性监管和他律性监管相结合等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俊 赵国锋
我国互联网金融已初具规模,在提高社会效益、激发金融活力、服务实体经济等发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可能引发新的风险。文章阐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金融监管的主要问题,总结美国、欧盟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做法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界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范围和明确监管重点、自律性监管和他律性监管相结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