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56)
2023(11179)
2022(9454)
2021(8769)
2020(7096)
2019(16162)
2018(15764)
2017(31535)
2016(16851)
2015(18853)
2014(18905)
2013(18804)
2012(17976)
2011(16488)
2010(17380)
2009(16858)
2008(16079)
2007(14791)
2006(13918)
2005(13322)
作者
(48089)
(39390)
(39237)
(37548)
(25296)
(18670)
(18039)
(15184)
(15077)
(14522)
(13435)
(13063)
(12715)
(12671)
(12386)
(12302)
(11586)
(11495)
(11409)
(11284)
(10229)
(9688)
(9584)
(9112)
(9055)
(9054)
(8926)
(8850)
(7990)
(7811)
学科
(74217)
经济(74131)
(48076)
管理(47610)
(36418)
企业(36418)
中国(32130)
(28153)
金融(28153)
(27660)
银行(27650)
(26889)
(24058)
地方(22763)
方法(22542)
(20885)
(20141)
数学(19656)
数学方法(19367)
业经(18593)
农业(16048)
(15701)
贸易(15681)
(15241)
(12711)
(12483)
(12023)
(11957)
财务(11912)
财务管理(11885)
机构
学院(242233)
大学(237999)
(107630)
经济(105131)
管理(88509)
研究(86794)
中国(76252)
理学(72710)
理学院(71893)
管理学(70914)
管理学院(70430)
(56125)
(51836)
科学(47053)
(44167)
财经(41772)
中心(41230)
(39578)
研究所(38544)
(37515)
(35860)
北京(34701)
经济学(33179)
(32852)
(32822)
师范(32612)
(30616)
财经大学(30510)
经济学院(29722)
(29616)
基金
项目(138422)
研究(110006)
科学(108731)
基金(97132)
(81290)
国家(80470)
社会(69490)
科学基金(68654)
社会科(65967)
社会科学(65955)
(55036)
教育(49952)
基金项目(49442)
编号(46853)
(45627)
资助(41326)
成果(40867)
自然(39661)
自然科(38658)
自然科学(38649)
自然科学基金(37917)
(36079)
课题(33898)
重点(31098)
(30955)
发展(30241)
(29733)
(29448)
(28857)
项目编号(28217)
期刊
(133953)
经济(133953)
研究(87221)
中国(56418)
(47031)
金融(47031)
(41587)
管理(35576)
(35549)
教育(30798)
科学(27788)
学报(27718)
业经(23426)
农业(23179)
大学(22288)
经济研究(21613)
技术(21347)
财经(21088)
学学(20532)
(18153)
问题(18021)
(15598)
国际(14599)
理论(13874)
实践(12364)
(12364)
商业(12344)
技术经济(11969)
现代(11767)
世界(11722)
共检索到412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珊珊  滕建州  王元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模式的创新,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排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监管缺失、风险防控缺位、缺乏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等问题,并对传统金融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传统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促进业务创新、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珊珊  滕建州  王元  
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金融模式的创新,为金融市场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互联网金融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有效地缓解了金融排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监管缺失、风险防控缺位、缺乏完善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估机制等问题,并对传统金融业务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削弱了传统金融业的主导地位。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促进业务创新、加强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峰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21世纪全新的金融模式,有着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有效特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互联网监管在很多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使行业存在一定混乱。为此,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方法与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珺  肖苏  
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传统金融环境之下,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其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依托互联网,农村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互联网与农村金融融合发展可以化解农村金融资源的供需失衡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但互联网金融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广奇  肖琳  
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经济水平落后、金融资源匮乏、信贷水平低、金融服务可得性差等一系列金融问题,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打破农村金融排斥、降低准入门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论文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互联网技术推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优势,并针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提出在我国农村地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宿佳佳  汪剑南  
随着互联网战略在我国各领域的深入实施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型业态模式的农村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产品、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尚不成熟,金融诈骗事件频发、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及农村互联网金融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等问题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因此需要不断弥补当前发展短板,从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政策、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培养农民的信用价值观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祎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各行各业进行了相互的渗透以及融合,彰显出行业发展的最新活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获得了蓬勃性的发展,转变了在传统金融环境背景下运行效率偏低的问题,充分地发挥服务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势来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金融机构需要充分地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优化农村金融的结构模式,从而增强农村金融的发展活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莉芳  
农村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具有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升农村金融运作效率的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及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支农、惠农作用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要尽快丰富农村金融基础数据、健全并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加快深化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改革,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中正  谢思  
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模式,农村互联网金融可以加快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并对统筹城乡普惠共享发展、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痛点以及"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已衍生出自营放贷模式、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土地质押模式等多种模式,但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位、农民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强金融安全监管,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并加强宣传力度,推动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和普及,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永红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起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大数据作为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的核心特征促进了金融创新,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但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机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分析,最后对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出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清河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因此,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对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有序、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及其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慧安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目标与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以及共享的特点,使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普惠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燕妮  冯志勇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对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基于互联网经济的多种农村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凭借低成本、信息互通以及跨地域性等优势,农村互联网金融不仅丰富了农村金融产品,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村金融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率。但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信用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以及金融监管不足等问题。因此,加快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与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启  
农村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新型业态,具有普惠金融、创新农村金融产品的作用,对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管缺位、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及农村互联网金融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等,阻碍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丰富农村金融基础数据、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加强行业监管、增强农村互联网金融宣传力度、提升农民金融素养等方面着手促进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岢  
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对银行存款的分流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冲击传统银行负债业务新趋势。互联网金融发展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竞争法则,其对商业银行的长期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商业银行应该主动寻求变革,采取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推进银行传统业务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