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358)
2022(10214)
2021(9222)
2020(7470)
2019(16871)
2018(16378)
2017(31730)
2016(16903)
2015(18771)
2014(18319)
2013(18349)
2012(17561)
2011(16158)
2010(16790)
2009(15909)
2008(14842)
2007(13409)
2006(12402)
2005(11616)
作者
(50031)
(41443)
(41285)
(39032)
(26065)
(19692)
(18798)
(15950)
(15776)
(14740)
(14151)
(13800)
(13169)
(13145)
(12839)
(12762)
(12103)
(12089)
(12028)
(11834)
(10536)
(10156)
(9991)
(9488)
(9337)
(9229)
(9185)
(9130)
(8352)
(8203)
学科
(75969)
经济(75904)
(44447)
管理(42731)
(32634)
企业(32634)
中国(31427)
(27398)
金融(27398)
方法(26301)
(26196)
银行(26166)
(25508)
数学(23426)
数学方法(23287)
(23125)
地方(22810)
(19212)
业经(18803)
(18006)
农业(15841)
(15173)
贸易(15155)
(14717)
(12836)
(12570)
环境(12186)
地方经济(11753)
中国金融(11429)
(11363)
机构
学院(244714)
大学(243977)
(107241)
经济(104833)
研究(89384)
管理(88165)
理学(74372)
理学院(73470)
中国(73145)
管理学(72411)
管理学院(71959)
(52619)
(51743)
科学(50710)
(44774)
(42182)
中心(41333)
财经(40243)
研究所(40153)
(38155)
(36430)
业大(34288)
经济学(34158)
北京(34046)
(33496)
师范(33147)
农业(32791)
(32003)
(30968)
经济学院(30959)
基金
项目(153720)
科学(120825)
研究(116422)
基金(109599)
(94743)
国家(93853)
科学基金(79625)
社会(75039)
社会科(71413)
社会科学(71396)
(61219)
基金项目(57330)
教育(53300)
(51001)
编号(47735)
自然(47672)
自然科(46511)
自然科学(46499)
自然科学基金(45687)
资助(44226)
(39628)
成果(39322)
重点(35159)
课题(34299)
(34059)
(32819)
发展(32381)
(31857)
国家社会(31378)
创新(30683)
期刊
(125321)
经济(125321)
研究(83269)
中国(56329)
(41300)
金融(41300)
(39757)
(36809)
学报(35553)
科学(33214)
管理(32916)
教育(31554)
大学(27695)
农业(26678)
学学(25937)
业经(21569)
经济研究(20793)
技术(20298)
财经(20191)
(17474)
问题(16832)
(13848)
(13328)
商业(12614)
国际(12606)
理论(12566)
技术经济(11736)
现代(11171)
实践(11169)
(11169)
共检索到39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建辉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与核心是金融,它将现代网络技术、互联网精神、金融功能充分融合,构建了不同于传统金融体系的新金融模式和金融业态。当前我国国家主导型的金融体系存在的制度缺陷、服务不足和供给短缺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具有内生性的逻辑特性。从驱动因素来看,技术进步和政府宏观层面、社会经济微观层面驱使互联网金融加快发展,从而实现金融的功能效应。研究发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定位和聚焦于市场上众多的中小微企业和弱势地区,因而其不同于传统金融,具有民间金融的特性。互联网金融通过提升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创新扩散、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霍兵  张延良  
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用户行为的改变,互联网金融成为经济生活的新热点。本文将长尾理论引入互联网金融,从互联网金融公司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并据此获取收益的视角,采用案例分析用户数量、交易意愿、交易风险、大数据应用这四个核心因素对互联网金融公司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引致互联网金融市场长尾的延展、加厚和向下。对这些因素的分析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依据,由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普适性发展策略,希冀有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理性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平江  
对"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把握和风险认识比较难。一方面,"互联网+"既不同于互联网行业,也不同于被"+"的行业形态,两者融合创新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在近年来"互联网+"发展上已有充分体现,很多时候超乎制度制定者、互联网从业者甚至产品设计者的预期。另一方面,尽管互联网最早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中国特定环境和土壤中生根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真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道路。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耀军  施丹燕  
基于路径依赖概念与新结构经济学,本文力图揭示互联网金融区域差异化发展格局的形成逻辑,并利用地级城市数据展开实证研究。文章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延续性创新,其发展的路径依赖性使得东部城市互联网金融总体领先发展,成为传统金融区域非均衡发展的逻辑结果。中西部传统金融欠发达地区面临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困局,但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不足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留下广阔的市场空间,由此奠定了这些地区的潜在比较优势。地方政府可以因势利导,着力破解人才短缺等硬约束,助推互联网金融在这些地区摆脱路径依赖的锁定,实现潜在比较优势。文章表明,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对保障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但若缺乏传统金融的有力支撑,互联网金融"弯道超车"仍离不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良好协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鈜  刘乃梁  
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衍生业已成为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政策驱动和互联网企业的战略布局都促成了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初步发展。在既有"机构观"路径的不可持续下,互联网有能力成为农村金融的衍生场域。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的互联网衍生较为初级,处于工具创新向体系创新的过渡阶段。农村互联网金融同样会面对商业可持续问题,并且在盈利与支农、市场与政府以及新旧金融之间等多维度存在着发展矛盾。农村金融互联网衍生应当立足法治引导,明确重点规制方向,从"主体-秩序-基础设施"等基本维度出发进行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洪梅  
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中国互联网金融实现的金融功能有:便捷地履行金融的基础功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很好地完成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的扩展功能;具备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带来社会效益等衍生功能。但其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在风险管理方面也没有极致发挥。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文章最后提出了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抑制宏观背景下的创新演绎,有着内在的形成机理和经济逻辑。互联网金融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从而增加了普惠金融供给。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隐含着潜在风险,如缺乏法律依据、技术存在缺陷、期限结构错配、干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等等,需要做出理性而适度的演进安排。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弓长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监管缺陷说明我国监管层当前并无清晰的规制逻辑指引,倒逼式的具体法律规制机制可以弥补当前的制度缺陷,但是也面临着高风险成本和高制度成本的问题。厘清金融科技的法律规制逻辑,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规制现状准确定位我国当前所处的逻辑节点,同时对于金融发展过程中越发重要的问题实施明确的针对性措施,降低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制度磨合成本,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构建社会征信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金融科技新形态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外部规制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