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4)
2023(5431)
2022(4475)
2021(4237)
2020(3694)
2019(8332)
2018(8188)
2017(16960)
2016(8459)
2015(9405)
2014(9108)
2013(9255)
2012(8559)
2011(7817)
2010(8146)
2009(8334)
2008(7153)
2007(6487)
2006(6193)
2005(5844)
作者
(22832)
(18619)
(18480)
(17673)
(11668)
(8880)
(8663)
(7087)
(7020)
(6805)
(6195)
(6058)
(5887)
(5887)
(5756)
(5520)
(5433)
(5353)
(5345)
(5324)
(4852)
(4448)
(4344)
(4323)
(4297)
(4120)
(4094)
(4038)
(3723)
(3699)
学科
(33457)
经济(33427)
(25476)
金融(25475)
(23712)
银行(23709)
(23209)
(23134)
管理(21522)
中国(20269)
(17732)
企业(17732)
方法(12740)
(12187)
数学(11778)
数学方法(11729)
(11329)
中国金融(11145)
(9848)
(9708)
贸易(9695)
(9519)
业经(9451)
地方(8628)
产业(7534)
(7312)
财务(7293)
财务管理(7279)
(6951)
企业财务(6941)
机构
学院(117329)
大学(116018)
(54256)
经济(53111)
管理(42532)
中国(38402)
研究(37786)
理学(35298)
理学院(34979)
管理学(34594)
管理学院(34373)
(29540)
(23985)
财经(22841)
(20552)
中心(19563)
科学(18994)
(18773)
(18548)
(18487)
金融(18408)
经济学(18388)
银行(17911)
财经大学(17091)
(16912)
经济学院(16873)
(16815)
研究所(16233)
北京(16066)
人民(15553)
基金
项目(67289)
研究(53603)
科学(51881)
基金(47647)
(39537)
国家(39177)
社会(34356)
科学基金(33214)
社会科(32762)
社会科学(32755)
(26489)
基金项目(24794)
教育(23541)
编号(22928)
(21296)
资助(19918)
成果(19453)
自然(18305)
自然科(17834)
自然科学(17828)
自然科学基金(17510)
(15784)
课题(15415)
(15134)
重点(14967)
项目编号(14680)
(14671)
(14502)
国家社会(14281)
(13879)
期刊
(60670)
经济(60670)
研究(41098)
(32216)
金融(32216)
中国(22035)
(21282)
管理(16746)
(13545)
学报(13249)
科学(11897)
财经(11654)
经济研究(11174)
业经(10794)
大学(10719)
学学(10003)
(9992)
教育(9757)
技术(9657)
问题(8813)
理论(8540)
农业(8318)
(8110)
实践(7772)
(7772)
国际(7534)
商业(7224)
现代(5730)
图书(5666)
经济问题(5475)
共检索到192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士奇  王洪波  
随着技术层面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使用基数的持续增加,金融体系逐步与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互联网生态实现对接。新的金融业态逐步打破传统的线下消费格局,包含P2P、众筹、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金融网销等新模式在内的民间金融开始呈现出规模性增长,原本"一家搭台,几家唱戏"的金融市场日趋复杂多元化。因此,构建一个跨领域多行业的金融互联网平台,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垂直搜索引擎来实现其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为互联网金融参与者提供一个综合集中的超级云交易平台成为必然选择。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面临的窘境及原因,提出了互联网金融升级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我国搭建互联网金融复合云平台的可行性;然后讨论了如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丽君  陈韬  焦云霞  齐志强  
世界范围内,成熟的评级体系有其趋同的范式。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整体实力薄弱,未来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评级处于混乱状态,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存在重大缺陷。未来政府应加强引导和监管,同时行业本身应建立完善的评级体系,加强互联网金融项目的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助于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双创"新格局,形成发展新动能,是我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时晨  
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是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兴普惠金融平台,做好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上大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对"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网络化运营特点和企业客户信用评价需求,构建了"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混合叠加筛选,以其交集指标构建数据可用性条件下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法建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模型,形成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算法;进而以"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的小样本和大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动态有效刻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江洋  袁晓玲  张劲波  
该文回顾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借助产业融合理论发现它内生于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与金融自然融合的结果。作者通过构建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发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互联网金融的贷款模式,并未改变传统金融交易中利率和抵押合约的实质,只是激活了中小企业的无形资产(网络资产、信用资产、信誉资产),增加了违约成本,形成了新的抵押模式,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配给问题。该文最后建议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引导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索建立电子商务企业网络资产的交易市场,使其抵押物的价值更加有效,从而使中小企业能从主流商业银行得到借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关政  傅勇  
以生产网络化、智能化为代表的工业4.0将给工业经济带来新的产业结构、工业流程以及企业微观结构的变革。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之下,根本出路是顺应工业4.0的潮流进行转型。基于垂直产业链环境,银行需要建立"垂直化"的产品体系、业务流程及组织架构,并基于产业互联网来构建大数据风控技术,最终形成产业互联网金融平台。文章还基于上述思想,设计了汽车互联网金融平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小芳  胡珊  
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具有典型的平台特性。本文借助平台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着重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所属平台类型及跨市场网络外部性的来源,进而从平台的形成、交易、成长、竞争四个方面分析并举例说明互联网金融企业平台战略的侧重点,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平台战略选择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玉波  胡啸兵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和国家普惠金融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引入平台经济学组织演化新视角,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生态结构及演化机制系统剖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是驱动机制、创新机制与生长机制递进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风险构成与组织结构和生态演化过程关系密切,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应从遵循互联网金融驱动、创新与生长的生态演化规律,实施风险动态管控、完善政府监管、行业引导。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金卉  刘禹彤  
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化行业的发展,电商的互联网商务金融行业的模式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完善,以往传统的金融产业结构不断受到现代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为追求互联网金融产业更长远的发展,需要对它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现代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金融模式开展分析研究,有利于加强人们对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了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海龙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模式,电商金融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是目前所有互联网金融模式中最大的。本文研究了电商金融的形成背景,分析参与电商金融的四个要素;从电商平台联结不同对象的角度,将电商金融分为消费者信贷和中小微企业贷款,并对电商金融模式进行细化总结,探讨了电商金融的乘数效应和对金融脱媒的影响;最后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管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英  
"十三五"改革释放的整体信号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对互联网金融产业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旨在通过与传统金融相融合的方式持续改革,推进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在推进经济新常态理念下,互联网金融是打造"双创"局面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现状和趋势展开研究,在阐明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发挥新兴产业优势、引导普惠金融职能的转型与升级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英  
"十三五"改革释放的整体信号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对互联网金融产业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旨在通过与传统金融相融合的方式持续改革,推进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在推进经济新常态理念下,互联网金融是打造"双创"局面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现状和趋势展开研究,在阐明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发挥新兴产业优势、引导普惠金融职能的转型与升级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英  
"十三五"改革释放的整体信号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对互联网金融产业提出规范性的要求,旨在通过与传统金融相融合的方式持续改革,推进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在推进经济新常态理念下,互联网金融是打造"双创"局面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现状和趋势展开研究,在阐明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发挥新兴产业优势、引导普惠金融职能的转型与升级方向。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基于互联网的小微金融机构征信服务平台简化了小微金融机构信用信息报送方式,提供了基于互联网信用报告查询渠道,符合小微金融机构的实际需求。今后应增强面向小微金融机构的增值云服务功能,全方位支持小微金融机构信贷业务中的绩效管理、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引导小微金融机构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向现代金融企业经营模式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