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8)
2023(6114)
2022(5080)
2021(4728)
2020(4232)
2019(9325)
2018(9151)
2017(19264)
2016(9801)
2015(10931)
2014(10778)
2013(10920)
2012(10245)
2011(9242)
2010(9684)
2009(9940)
2008(9022)
2007(8294)
2006(7662)
2005(7322)
作者
(26838)
(21609)
(21475)
(20705)
(13757)
(10239)
(10142)
(8450)
(8249)
(7937)
(7316)
(7222)
(6978)
(6840)
(6752)
(6633)
(6416)
(6361)
(6218)
(6145)
(5519)
(5405)
(5100)
(5095)
(5053)
(4897)
(4834)
(4745)
(4321)
(4238)
学科
(37494)
经济(37449)
(30288)
(27456)
金融(27456)
(26873)
银行(26871)
管理(26495)
(26019)
(22681)
企业(22681)
中国(22453)
方法(16939)
数学(15543)
数学方法(15472)
(15313)
(14289)
中国金融(11479)
(10993)
保险(10902)
(10899)
(9683)
财务(9667)
财务管理(9642)
(9535)
贸易(9520)
业经(9437)
(9396)
企业财务(9218)
制度(8592)
机构
学院(136823)
大学(136375)
(62648)
经济(61218)
管理(51738)
中国(47488)
理学(42501)
理学院(42130)
研究(42041)
管理学(41617)
管理学院(41367)
(36720)
(28423)
财经(28162)
(25420)
(23663)
(23442)
中心(23135)
金融(23023)
银行(22711)
(21328)
财经大学(21170)
经济学(21020)
(20591)
科学(20389)
(20343)
人民(19742)
经济学院(19243)
北京(19110)
国人(18454)
基金
项目(77269)
研究(60516)
科学(60187)
基金(56134)
(46372)
国家(45964)
社会(39613)
科学基金(39500)
社会科(37641)
社会科学(37632)
(28985)
基金项目(28966)
教育(27057)
编号(25436)
资助(24478)
(24021)
自然(22636)
自然科(22077)
自然科学(22066)
成果(21720)
自然科学基金(21686)
(18120)
课题(17087)
重点(16947)
(16911)
(16601)
国家社会(16384)
项目编号(16204)
(16177)
教育部(16167)
期刊
(68379)
经济(68379)
研究(50402)
(41727)
金融(41727)
(27163)
中国(27144)
管理(19141)
(15803)
学报(14821)
财经(14425)
科学(13928)
大学(12366)
(12126)
经济研究(11744)
学学(11713)
业经(10949)
理论(10404)
技术(10376)
教育(10301)
实践(9508)
(9508)
农业(9298)
问题(9278)
(9114)
国际(8355)
商业(7217)
统计(6731)
现代(6597)
技术经济(6506)
共检索到227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冬  杨峙林  
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信用风险,对预期违约概率模型、信用计量模型和信用组合理论模型等经典的信用风险测量模型进行比较、发展和完善,提出应将法律制度与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的新型监管模式,从司法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设备和网络系统信用以及社会信用五个方面强化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防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存萍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时下热词,也正是基于此,中国开启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当前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和传导机制的研究成为关键,这也是防范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净化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是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讨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自身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同时对其在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传染性和传导性进行了细致梳理,并且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及传导机制,从法律制度体系、防控预警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监管制度建设、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文婷  
随着世界第三次革命的到来,人们迎来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在经济大力发展和科技蓬勃创新之中,许多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扭转与变革,大多数人的生活与工作方式逐渐变化。金融行业的演变也在这场网络普及里悄然发生,此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异军突起尤为显眼。作为传统与创新的产物,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指数式大爆发的增长中面临着信息风险、监管风险等各种挑战,也在当局政府的重视下逐步走上了正轨,对症下药,在信息安全管理、监管体系完善等几个方面加大力度,使互联网金融行业真正成为服务于广大民众和中小微企业的领头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娟  黄柏翔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巨大创新与变革,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互联网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逐渐改变着原有金融机构操作流程和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业务形成了直接冲击,影响了金融机构传统的利差盈利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监管阶段性断档、风险频发、市场发育不健全、投资者盲目等隐患,从而引发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静  
作为互联网基础数据集成的底层技术,区块链金融的产生既是互联网金融深度演化的必经阶段,又是区块链模式广度延展的自然结果。自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发明以来,人类经历了基于局域网、广域网和大数据的3个区块链金融时代,三大金融链条的转换引领着互联网金融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发展趋势。区块链金融存在着基于技术瓶颈的系统性风险、基于金融产品特殊性的业务风险和交易风险、基于法律时滞的监管风险,防控区块链风险必须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体系、监管体系、安全体系和法治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雪儿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以无比活跃的速度不断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势不可挡的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然后从贷前、贷中及贷后对互联网金融进行风险识别,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给出了风险防范的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龚明华  
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普惠性、数字化和便利化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具有安全性问题和合规风险,需要构筑防范风险的"三道防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朴铭实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度结合的新兴事物,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也应重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尤其是与之相关的网络技术风险、法律法规风险及信用风险。对此,需要从构建安全的网络运营环境、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健康、安全、稳定的环境。
[期刊] 征信  [作者] 胡剑波  宋帅  石峰  
互联网金融在促进小微企业提升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迎合个人投资需求、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弥补传统银行融资渠道不足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互联网金融却面临着账号被盗、资金被窃、交易受骗以及财产受损等诸多潜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投资者三方共同努力,各司其职,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进行防范,以更好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李雯归纳总结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如下。互联网金融(ITFIN)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为平台,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已呈现多种形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韦娜  陈彦达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内涵、业务模式、发展现状和风险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探讨,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普惠金融和长尾理论等概念,并且存在监管与法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特殊风险等。因此,为维护互联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其监管思路应体现包容性、开放性和适应性,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构建包括法制建设、市场自律和外部监管"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