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1)
- 2023(11187)
- 2022(9688)
- 2021(8805)
- 2020(7748)
- 2019(17968)
- 2018(17961)
- 2017(35803)
- 2016(19557)
- 2015(22267)
- 2014(22612)
- 2013(22795)
- 2012(21963)
- 2011(20133)
- 2010(20727)
- 2009(19785)
- 2008(19754)
- 2007(18243)
- 2006(16420)
- 2005(15139)
- 学科
- 济(102930)
- 经济(102845)
- 管理(52549)
- 业(50022)
- 方法(41219)
- 企(38527)
- 企业(38527)
- 数学(36716)
- 数学方法(36354)
- 中国(25920)
- 农(24459)
- 地方(22197)
- 财(21977)
- 学(21149)
- 制(18936)
- 业经(18538)
- 贸(17332)
- 贸易(17322)
- 易(16766)
- 农业(16023)
- 银(15234)
- 银行(15182)
- 行(14545)
- 地方经济(14512)
- 融(14383)
- 金融(14381)
- 体(13475)
- 和(13277)
- 环境(13156)
- 务(12504)
- 机构
- 大学(303177)
- 学院(300456)
- 济(134507)
- 经济(131750)
- 管理(108661)
- 研究(107356)
- 理学(92373)
- 理学院(91222)
- 管理学(89582)
- 管理学院(88989)
- 中国(82015)
- 科学(65168)
- 京(64509)
- 财(62044)
- 所(56513)
- 农(53570)
- 研究所(50927)
- 财经(48958)
- 中心(47878)
- 江(46740)
- 业大(44560)
- 经(44103)
- 经济学(43209)
- 农业(42384)
- 北京(41262)
- 范(39290)
- 师范(38859)
- 经济学院(38854)
- 院(37349)
- 州(36476)
- 基金
- 项目(184862)
- 科学(143469)
- 基金(133273)
- 研究(132873)
- 家(116515)
- 国家(115578)
- 科学基金(96789)
- 社会(84616)
- 社会科(80172)
- 社会科学(80143)
- 省(71729)
- 基金项目(69956)
- 自然(61122)
- 教育(60904)
- 划(60292)
- 自然科(59640)
- 自然科学(59619)
- 自然科学基金(58605)
- 资助(56141)
- 编号(53433)
- 成果(45351)
- 重点(42120)
- 部(41579)
- 发(41216)
- 课题(37206)
- 创(36949)
- 科研(35451)
- 教育部(35269)
- 国家社会(35166)
- 创新(34787)
共检索到464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演化"的趋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从而为发展国家寻找到一条经济均衡增长的路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存在非常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本文首先从一个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出发,阐释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的经济增长因素,然后重点从实证分析角度,用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果 秦松寿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既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 又是这些国家发展滞后的重要根源, 目前这种结构在我国有进一步固化的迹象, 正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促使这种结构向一元同质的现代化结构转化, 有必要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其形成与演化的历程, 从中找出其转化刚性的根源, 并提出对策。文章就此作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绪梅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距,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来越强。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必须树立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步伐。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卫国 祝言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具有波动性,我国生产要素市场二元性表现为城乡生产要素市场之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这样的特性制约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两个角度,分析我国生产要素市场二元性阻碍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机理;为了稳步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打破生产要素市场的二元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裕民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国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现代化经济与传统的非商品经济并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最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俊青
纵观国内外的经济学理论,都把工资当作成本进行经济学理论的构建与发展。若把工资的激励职能引入经济学——很好地使用工资的激励职能,达到激励员工积极性的目的,可实现对经济学的许多重要理论的重新构建。笔者将工资的这一激励职能引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转化理论——揭示刘易斯理论的缺陷,得出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中的真正"刘易斯拐点"还未出现的判断,构建了非完全古典假设下的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
关键词:
工资激励职能 二元经济结构 转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庞金波 邓凌霏 师帅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工作已成为各省(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重点。基于熵权法与TOPSIS法的强度测定方法,从综合经济发展、城乡收支差异、城乡金融发展和城乡土地规模利用差异四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代表省(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大的省(区)基本属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弱的省(区)或是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或是城市发展落后,但农村相对发达;影响因素表现为具有一定相关性,各省(区)的综合经济发展影响程度与城乡收支差异影响程度整体上呈反向变化,城乡金融发展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铁威 郭春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海燕 徐宝亮
二元经济结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并成为桎梏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别以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包容性增长系数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指标来构建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78~2012年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提高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长期显著地促进作用,且其贡献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最终稳定在高水平;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对包容性增长在当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后包容性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持久的恶化倾向,同时其贡献度经历短期的持续上升后稳定在相对低水平。基于本文结论,政府需要在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与促进二元经济转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军涛 游斌 朱悦
立足于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要求,本文就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机制和传导路径进行系统考察。基于1989~2018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SDM)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效应进行回归分析;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具体渠道。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全国及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则体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劳动力流动通过经济增长渠道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间接影响具有"先抑制后促进"的变化特征,全国及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中介效应仍处于抑制阶段,而东部地区的中介效应已经发挥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相悖,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滞后性,这不仅对"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谜。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的非农偏向,由此造成的要素错配可能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下,探讨城乡要素错配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密切相关;全国和省际层面的非农部门配置了过多资本和过少劳动力,农业部门则配置了过多劳动力和过少资本,城乡要素错配显著阻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俊青
本文认为非国有企业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推进性组织。在此基础上,用国际经济学界使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及二元反差系数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城市一元经济结构转化进程进行了测度。测度显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第二步(1992~2003年)转化效果不如第一步(1978~1991年),甚至第二步转化有使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趋势。通过计算分析得出:我国第二步转化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主要推进性组织——非国有企业选择了资本密集化发展战略。针对这一问题和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本文提出非国有企业应选择和实施"新的劳动密集型"发展战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宜航 刘雅南
近来国外的许多研究利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相关模型设定不尽符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现实。本文结合我国实际、通过拓展相关理论模型,构建包含两个代表性个体、考虑劳动力转移成本和政府投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探讨我国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了政府投入对促进结构转变、加快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进一步,本文还利用该模型解释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的变动,并探讨缩减经济差距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结构转变 经济增长 转移成本 经济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