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4)
- 2023(5931)
- 2022(5058)
- 2021(4869)
- 2020(4082)
- 2019(9169)
- 2018(9081)
- 2017(17777)
- 2016(9923)
- 2015(11368)
- 2014(11444)
- 2013(11100)
- 2012(10711)
- 2011(9779)
- 2010(10155)
- 2009(9837)
- 2008(9930)
- 2007(9416)
- 2006(8615)
- 2005(7934)
- 学科
- 济(41750)
- 经济(41698)
- 管理(29052)
- 业(24786)
- 企(18740)
- 企业(18740)
- 农(16566)
- 方法(16116)
- 中国(16078)
- 财(15147)
- 数学(14070)
- 数学方法(13897)
- 制(12046)
- 农业(10687)
- 业经(10676)
- 地方(9287)
- 银(8500)
- 银行(8492)
- 发(8365)
- 贸(8239)
- 贸易(8230)
- 行(8190)
- 家(8097)
- 体(8073)
- 易(8055)
- 国家(7636)
- 财政(7474)
- 学(7209)
- 发展(7073)
- 展(7064)
- 机构
- 大学(148398)
- 学院(147678)
- 济(60835)
- 经济(59363)
- 管理(53224)
- 研究(50083)
- 理学(44625)
- 理学院(44126)
- 管理学(43424)
- 管理学院(43133)
- 中国(40394)
- 财(34994)
- 京(31792)
- 科学(28195)
- 财经(26121)
- 所(25186)
- 经(23539)
- 江(22943)
- 中心(22908)
- 农(22049)
- 研究所(21947)
- 北京(20684)
- 范(20070)
- 师范(19920)
- 经济学(19507)
- 财经大学(19180)
- 州(18534)
- 业大(18175)
- 院(17962)
- 经济学院(17670)
- 基金
- 项目(85962)
- 科学(66596)
- 研究(66513)
- 基金(61689)
- 家(52671)
- 国家(52200)
- 科学基金(43376)
- 社会(42980)
- 社会科(40556)
- 社会科学(40546)
- 省(32385)
- 基金项目(31902)
- 教育(30140)
- 编号(27941)
- 划(27284)
- 资助(25326)
- 成果(25128)
- 自然(24803)
- 自然科(24140)
- 自然科学(24130)
- 自然科学基金(23663)
- 部(19894)
- 课题(19546)
- 重点(19081)
- 发(18808)
- 国家社会(17921)
- 性(17870)
- 教育部(17206)
- 制(17164)
- 项目编号(16984)
共检索到23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春侠 高新军
在地方政府治理中,我国最基层的乡镇级地方党政通行的规则并不是那些正式的制度,而是潜规则。本文首先对地方政府治理中潜规则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剖析,进而指出了潜规则对地方政府治理的若干危害,最后展望了潜规则的演变方向。
关键词:
地方政府治理 潜规则 形成原因 负面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花 李秀玲
近年以"撤并"为主要内容的乡镇政府改革被视为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有效举措。为此,有必要就乡镇政府改革的三大问题进行辨析,即乡镇政府改革是撤并乡镇还是功能重构?是撤并乡镇以做大求规模效益还是注重小政府以求公共服务的质量责任和回应性?是对上(上级政府)负责的压力驱动型体制还是对下(本地居民)负责的需求导向型体制?以此来审视和反思当前我国的乡镇政府改革,结论是:"撤并式"乡镇政府改革效果有限。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蒋家亮
基于Holmstrom and Milgrom(1991)的多任务代理理论,本文论证了在经济发展初期,加大对地方政府促进经济增长等容易度量指标的激励,以维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并弱化对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不易考核指标的激励,是给定政治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的最优选择路径。但若持续地采取这种高能激励手段,经济增长将会和居民福利的提高渐行渐远,并将会对未来持续的经济增长造成损害。
关键词:
多任务 地方政府 高能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焰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在给农村带来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治理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时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政府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作用整合。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凌波 丁慧平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建立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博弈 环境污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昭 刘湘勤
针对我国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恶化问题,结合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体制的现状,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利益博弈模型对乡镇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治理不足的制度根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利益竞争导致的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关注是导致我国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制度根源。据此,我们认为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不仅需要建立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不合理的政绩考评体系、乡镇企业的模糊产权等体制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博弈 环境污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治理 治理行为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地方政府治理 治理行为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龙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举债融资的最主要支撑。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本文从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入手,分析寄生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理性增长及可持续城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敏敏 祝峰 付蓉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速度加快的同时,其所面临的巨灾风险也在集聚。在中国,巨灾发生后,灾后重建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救助,受条件限制,保险业尚未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分散和减轻巨灾给地方政府投融资所带来的损失,在地方政府投融资过程中,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巨灾损失进行投保。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 巨灾保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现实中,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或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和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显性负债 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学忠
地方政府债券存在偿还风险、宏观调控风险、政治风险。政府信息不对称、财政分权不彻底、地方利益驱动、不合理的政绩评价机制等是风险的主要成因。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防范应着眼于公民权利表达、社会评价、地方债信息披露、财政分权的政府自我约束、权力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制约、权利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监督等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债券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源
1.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厘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核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把人作为核心要素,把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作为己任,而不应当过度关注城镇的外表形态或物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不公平性问题,强化人的城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源
1.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一是厘清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核心。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非物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应把人作为核心要素,把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作为己任,而不应当过度关注城镇的外表形态或物的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其背后的不公平性问题,强化人的城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