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1)
- 2023(16358)
- 2022(13461)
- 2021(12386)
- 2020(10451)
- 2019(24122)
- 2018(24071)
- 2017(46774)
- 2016(25417)
- 2015(29047)
- 2014(29257)
- 2013(29154)
- 2012(27086)
- 2011(24608)
- 2010(25330)
- 2009(24081)
- 2008(24188)
- 2007(22079)
- 2006(19734)
- 2005(18264)
- 学科
- 济(122626)
- 经济(122494)
- 业(95574)
- 管理(83987)
- 企(83773)
- 企业(83773)
- 方法(51738)
- 数学(42300)
- 数学方法(41693)
- 农(38599)
- 业经(36031)
- 中国(34107)
- 财(34078)
- 地方(27029)
- 农业(26561)
- 制(24272)
- 务(22838)
- 财务(22782)
- 财务管理(22739)
- 企业财务(21486)
- 技术(21318)
- 贸(21293)
- 贸易(21275)
- 易(20637)
- 和(20281)
- 理论(19945)
- 银(19085)
- 银行(19055)
- 学(18999)
- 策(18680)
- 机构
- 学院(381122)
- 大学(374539)
- 济(161179)
- 经济(157826)
- 管理(148809)
- 理学(126476)
- 研究(125337)
- 理学院(125133)
- 管理学(123071)
- 管理学院(122361)
- 中国(99268)
- 京(79860)
- 财(76813)
- 科学(74528)
- 所(64138)
- 农(64117)
- 江(60099)
- 财经(59820)
- 中心(57800)
- 研究所(57244)
- 经(53901)
- 业大(53673)
- 北京(51077)
- 农业(49964)
- 经济学(48725)
- 范(48300)
- 州(48016)
- 师范(47856)
- 院(44547)
- 经济学院(44036)
- 基金
- 项目(237259)
- 科学(187100)
- 研究(176604)
- 基金(170246)
- 家(146361)
- 国家(145008)
- 科学基金(125225)
- 社会(112133)
- 社会科(106350)
- 社会科学(106321)
- 省(95527)
- 基金项目(89256)
- 教育(81064)
- 自然(79032)
- 划(78508)
- 自然科(77170)
- 自然科学(77150)
- 自然科学基金(75792)
- 编号(73280)
- 资助(70411)
- 成果(59295)
- 发(55370)
- 重点(53255)
- 部(52210)
- 创(51454)
- 课题(50666)
- 创新(47422)
- 业(46130)
- 国家社会(45678)
- 科研(44960)
- 期刊
- 济(189645)
- 经济(189645)
- 研究(114204)
- 中国(77853)
- 财(62155)
- 农(61450)
- 管理(59656)
- 学报(52789)
- 科学(51560)
- 农业(41803)
- 大学(40846)
- 教育(40079)
- 学学(38563)
- 融(38507)
- 金融(38507)
- 技术(37007)
- 业经(34065)
- 财经(30095)
- 经济研究(29593)
- 经(25943)
- 问题(25302)
- 业(23796)
- 技术经济(22210)
- 统计(20553)
- 贸(19818)
- 商业(19555)
- 策(19013)
- 现代(18437)
- 理论(17689)
- 世界(17382)
共检索到5865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涤非 翟印礼 闫正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产业集聚原理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得到了国际上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随着美国学者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文版的出版,台湾关于“产业集群”的称谓迅速在大陆传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也一直在积极研究、提倡和推广产业集群策略。 目前,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也在迅猛发展。浙江年产值10亿到5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118个,年产值50亿到100亿的民营企业群落有26个,年产值100亿以上的民营企业群落有3个,其中53个区块产值占国内市场占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解生
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为农村致富和逐步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继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不仅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推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到来,为乡镇企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时机。1992年年初以来,乡镇企业的增长势头异常迅猛。据有关资料介绍,1—10月份,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47%。江苏、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范从来
乡镇企业是苏南模式的核心,要使苏南乡镇企业在苏南模式进一步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对其建立在社区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产权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建立起集体资产个人产权持有和个人产权合作社组织的产权组织体系,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再造苏南乡镇企业的制度性优势,推进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梅 王海峰
运用中小企业集群理论发展我国乡镇企业 ,提高其竞争力和活力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意大利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理论分析 ,并联系我国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现状 ,笔者认为 :在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化乡镇企业群的同时 ,应注意到 :(1 )形成专业化分工的纵向合作体系 ;(2 )培植品牌产品 ;(3 )建立推动乡镇企业集群的支持系统 ;(4)培育区域创新文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连仲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徐连仲一、1995年及1996年1-6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回顾在紧缩的宏观经济环境中,1995年我国乡镇企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和乡镇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54500亿元和41500亿...
[期刊] 改革
[作者]
苟朝莉 周立新
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热潮。我国西部目前的城镇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冲突,惟有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西部地区可持续的城镇化进程。可持续模式选择是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对西部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了若于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乡镇企业 可持续发展 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磊
信息结构是企业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效率影响巨大。由于不同的信息结构适应于不同的制度环境,所以在制度非均衡的情况下,信息结构必然存在着适应性的演化。文章以苏南模式中的乡镇企业和企业集群为例,分析了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里,组织信息结构的演化模式与机理。
关键词:
信息结构 苏南模式 演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焦立新 刘朝臣 杨靖东
论述了发展乡镇企业在我国二元经济转变期中发挥的效应及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中心,确立集团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跨国经营,提高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等促使乡镇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的设想
关键词:
乡镇企业,效应,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焦立新 刘朝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风田 潘金根
文章认为,发展我国的乡镇企业投资基金是一种良好的融资途径。投资基金相对于银行贷款、农村合作基金、股份合作制等其它乡镇企业筹资来源有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面向社会,面向资金市场,可避免高风险性;节省交易成本,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发展乡镇企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是:1.从发展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及宏观环境来看,我国已具备发展投资基金的客观条件;2.从微观来看,我国乡镇企业已具备资金的投资条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琢
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以工商为主,农村以务农为本,形成了城市先进而农村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经济差别日趋扩大。八十年代,广东农村出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珠江模式乡镇企业这个新生事物,初步实现了农村工业化,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关系的传统格局,也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闯出了一条新路。 珠江模式乡镇企业是一种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企业模式,它的显著特色,就是以经济国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耿明斋
本文认为,产权明晰并非资源有效配制的充分条件,稳定的制度条件决定了企业的目标函数,我国政企合一的乡镇企业模式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中能有效节约交易费用,从而达到目标总收益最大化。虽然随着制约条件的变化,这一模式的变迁也是必然的,但在中国农村现有的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背景下,把乡镇企业改造为产权完全明晰的私人业主制或股份制并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因而,既能促使产权明晰,又能在现有乡镇中发挥各种职能的产权安排是目前乡镇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玉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耀邦
我国发展乡镇企业的方向究竟对不对?这是治理整顿一年来一些同志产生的疑问。这个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作出肯定的回答,就不仅会动摇一些乡镇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信心和决心,而且会影响乡镇企业进一步搞好治理整顿,进入稳定、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意义进行再认识,以保证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首先,实践已经充分启示,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支柱,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土地少;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而贫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1亿人口,8.7亿人在农村,农村人口平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航星 刘欣
本文认为,以县域经济为基本单位,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和加强乡镇企业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是进一步发展我国乡镇企业的战略选择。文章指出,以县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和依托,加快乡镇工业小区、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发挥乡镇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集聚、集散、接纳、辐射、消费和培育”等多种功能,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较大差异,必须加强乡镇企业“东西合作”,才能在非均衡增长中使我国乡镇企业得以协调,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