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78)
- 2023(20158)
- 2022(16892)
- 2021(15867)
- 2020(13013)
- 2019(29624)
- 2018(29219)
- 2017(56095)
- 2016(30536)
- 2015(34485)
- 2014(34815)
- 2013(34201)
- 2012(31916)
- 2011(29082)
- 2010(29932)
- 2009(28233)
- 2008(27405)
- 2007(24837)
- 2006(22682)
- 2005(20672)
- 学科
- 济(126061)
- 经济(125912)
- 管理(87416)
- 业(86400)
- 企(68418)
- 企业(68418)
- 方法(48921)
- 农(43272)
- 中国(42816)
- 数学(40428)
- 数学方法(39881)
- 财(33720)
- 业经(31679)
- 地方(31545)
- 银(30678)
- 银行(30638)
- 融(30373)
- 金融(30370)
- 行(29556)
- 制(29144)
- 农业(28673)
- 学(26965)
- 贸(23147)
- 贸易(23125)
- 理论(22637)
- 易(22413)
- 环境(20931)
- 和(20294)
- 务(19925)
- 财务(19840)
- 机构
- 学院(440456)
- 大学(439079)
- 济(177038)
- 经济(172771)
- 管理(168104)
- 研究(153347)
- 理学(142314)
- 理学院(140636)
- 管理学(138362)
- 管理学院(137517)
- 中国(122020)
- 京(95698)
- 科学(91614)
- 财(86963)
- 所(77472)
- 农(71050)
- 中心(70290)
- 研究所(69312)
- 江(68649)
- 财经(67097)
- 范(62736)
- 师范(62248)
- 北京(62107)
- 业大(61031)
- 经(60599)
- 州(56111)
- 院(55260)
- 农业(53938)
- 经济学(52649)
- 师范大学(50045)
- 基金
- 项目(281166)
- 科学(220702)
- 研究(213279)
- 基金(200616)
- 家(172673)
- 国家(171042)
- 科学基金(146105)
- 社会(134035)
- 社会科(126719)
- 社会科学(126686)
- 省(110248)
- 基金项目(105418)
- 教育(97800)
- 划(92517)
- 自然(91053)
- 编号(89565)
- 自然科(88775)
- 自然科学(88756)
- 自然科学基金(87114)
- 资助(82671)
- 成果(75351)
- 发(63531)
- 重点(62989)
- 课题(62675)
- 部(61931)
- 创(57538)
- 项目编号(54313)
- 国家社会(54174)
- 创新(53452)
- 教育部(53222)
- 期刊
- 济(211584)
- 经济(211584)
- 研究(141702)
- 中国(94080)
- 农(68483)
- 财(65215)
- 学报(64813)
- 管理(63177)
- 科学(61343)
- 教育(57537)
- 融(56464)
- 金融(56464)
- 大学(50151)
- 学学(46673)
- 农业(45661)
- 技术(37493)
- 业经(36494)
- 财经(33074)
- 经济研究(32364)
- 经(28359)
- 问题(28051)
- 图书(24113)
- 理论(22084)
- 业(21895)
- 贸(21411)
- 技术经济(20740)
- 现代(20425)
- 版(20354)
- 商业(19980)
- 实践(19954)
共检索到692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保、营销、运营以及商业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将在评述生态旅游类优秀论文《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的基础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雪
我国不少乡村地区拥有优质的生态资源,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而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创新文旅发展路径,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环保、营销、运营以及商业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境。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文将在评述生态旅游类优秀论文《传统文化观与现代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价值及路径》的基础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迪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基础设施与旅游环境困境、中介机构与品牌效应困境、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困境、发展推力与动力不足困境。导致这些困境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规划支持力度小、经营发展融资难度大、生态资源开发困难多、旅游专业人才数量少等。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政府制定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规划,企业升级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理念,社会参与乡村生态旅游链条形成,人才加入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经营中来。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现实困境 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龙飞 陈辉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更好地发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阳朔为例,通过分析阳朔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机遇,提出发展阳朔乡村生态旅游要加强行业管理与环境整治,分类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凸显地方特色,鼓励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等。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对策 阳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倩
随着我国城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居民对于休闲度假有了一定的需求,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有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的前景。我国的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旅游业后劲十足,因此在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开发农村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地区的旅游业,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有效地经济基础,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的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局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乡村生态旅游 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雪峰
低碳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旅游方式,备受我国政府重视,然而从低碳旅游角度反观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仍凸显较多问题。以低碳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契合点解析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困境,提出以低碳旅游理念探讨优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才是解决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低碳旅游 乡村生态旅游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世峰 李进军 刘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变迁,乡村城市化有进一步加速的趋势。乡村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乡村城市化的本质和现状的研究,可以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分析生态旅游和农业生产的融合,提出我国旅游业发展模型转变的建议,并建立新型的基于乡村城市化的旅游发展形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建竹
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基于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在梳理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三者融合发展存在的困境,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从主动融合、跨界融合、技术融合、价值共创、教育融合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数字形式赋能乡村振兴。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旅游 融合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发展得到了更多支持。农村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自治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已成为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鉴于健康产业涵盖面广,农村生态旅游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可极大地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此,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旅游经济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光辉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在乡村旅游中注重生态环境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农民增收与农村环境保护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对于乡村生态旅游,从概念上到操作上仍然是十分模糊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旅游项目有效管理。文章研究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公共物品属性,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是远远不够的,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都需要政府介入,但政府行为应当结合具体阶段特征采取适宜策略。政府应通过乡村旅游试点项目的实施,对其有效性、效率、影响和可持续性进行科学的监测和评价;将能力建设同具体的项目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实施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通过经济宏观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瑞 苏维词 滕建珍
本文论述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和必要性,分析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从旅游资源性质、游客感知方式及运作管理等不同侧面探讨了贵州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模式,提出了促进贵州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 开发模式 贵州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王庆生
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可以通过创意、休闲体验、展示和技术途径实现融合,并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可围绕"基础研究→技术集成→内容制作→策划融合→营销与服务、品牌经营→衍生产品开发与营销、品牌再延伸→消费者购买环节"形成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价值网络。从乡村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主体看,主要有政府、乡村集体、外来投资商和乡村居民个体,并由此形成多种融合发展模式。
关键词:
乡村文化旅游 产业融合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三农"问题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关键是收入低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打造原生态"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佳径之一。对于农民来说,发展生态"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并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对于农村来说,有利于改进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环境,带动农村城镇化;对于农业来说,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增加农业产出,有利于农产品的就地销售。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转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媛媛 王淑芳
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的产物,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是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国乡村地区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研究表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虽然实现了初步的融合,但产业融合度偏低,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企业整合与创新能力不足,康养旅游精品缺乏;高素质人才培养不足,职业能力培训欠缺。探究问题的根源、关键、根本、核心和突破点,并提出以"协同行动、协同服务、协同共享、协同监管"为目标的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协同发展的目标、主体和任务,以期促进乡村生态旅游产业与健康产业融合,以乡村生态康养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