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9)
2023(8098)
2022(6818)
2021(6469)
2020(5281)
2019(11661)
2018(11923)
2017(22708)
2016(12909)
2015(14604)
2014(14908)
2013(14709)
2012(14182)
2011(13256)
2010(14010)
2009(13263)
2008(13194)
2007(12221)
2006(11269)
2005(9891)
作者
(39814)
(33141)
(33047)
(31459)
(20860)
(15628)
(14962)
(12802)
(12601)
(12042)
(11310)
(11165)
(10814)
(10520)
(10459)
(10050)
(9655)
(9583)
(9539)
(9522)
(8633)
(8298)
(8130)
(7749)
(7583)
(7497)
(7475)
(7396)
(6920)
(6906)
学科
(49482)
经济(49409)
(33079)
管理(31655)
(28373)
(21465)
企业(21465)
农业(18509)
中国(18136)
方法(17540)
(15879)
数学(15059)
数学方法(14850)
业经(14353)
(14199)
(12071)
(11249)
(11225)
银行(11192)
(10862)
地方(10346)
(9965)
金融(9957)
(9215)
(8656)
贸易(8650)
(8430)
(8401)
(8129)
制度(8125)
机构
学院(194170)
大学(193825)
(75153)
经济(73116)
研究(71800)
管理(67307)
理学(56589)
理学院(55840)
中国(55362)
管理学(54794)
管理学院(54429)
科学(43292)
(42528)
(40721)
(39491)
(37563)
研究所(33772)
中心(31891)
(31398)
农业(31081)
财经(30064)
业大(29802)
(28334)
师范(28041)
北京(27182)
(27010)
(25861)
(24942)
经济学(22935)
(22427)
基金
项目(119672)
科学(92128)
研究(90542)
基金(84082)
(73958)
国家(73229)
科学基金(59748)
社会(55949)
社会科(52390)
社会科学(52376)
(47135)
基金项目(43997)
教育(41459)
(40408)
编号(38736)
自然(36237)
自然科(35261)
自然科学(35243)
成果(34719)
自然科学基金(34560)
资助(34038)
课题(27960)
重点(27179)
(26862)
(26769)
(23860)
(23847)
国家社会(22703)
(22482)
(22473)
期刊
(95256)
经济(95256)
研究(61751)
中国(44015)
(43980)
学报(33708)
科学(30549)
农业(28960)
(28720)
大学(25671)
教育(25237)
学学(24131)
管理(23807)
(22479)
金融(22479)
业经(18567)
技术(14751)
财经(14735)
经济研究(13792)
问题(13549)
(12674)
(12054)
(11830)
农业经济(9940)
农村(9856)
(9856)
(9758)
业大(9495)
理论(9393)
图书(9112)
共检索到307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赵文宁  顾朝林  
文章梳理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为现行"乡政村治"模式面临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其他新型农村治理主体涌现的新形势,并从推进实用型乡村规划出发,开展乡村治理体系与公共物品供给和乡村规划改革研究。文章将乡村治理领域划分为公、共、私三大范畴,重点讨论如何借助新兴"乡村组织"实现基于"共"的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据此改变乡村规划中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娟  朱喜钢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党纤纤  张定青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之下,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时代之需。乡村的建设发展,不再关乎自身兴衰,将直接影响到城市化的进程与质量。而城乡均是典型的复杂开放巨系统,具有自组织演化特性,城乡交互发展现象显著,乡村规划的编制与实施,需要对城乡关系的发展阶段和系统演化特征进行辨析,以实现与系统自组织的同向复合,促进城乡空间向有序发展。本文利用自组织理论,首先分析了城乡关系演进的自组织特性,对城乡自组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系统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其次梳理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乡融合阶段乡村规划的趋势与特征。最后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了我国目前城乡关系的演化阶段,以自组织理论视角对乡村建设发展方向和规划重点进行了总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曹璐  
近年来,乡村发展成为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关注焦点。随着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将成为支持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当前政府和社会大量投资进入乡村地区,乡村地区各类建设需求和建设行为均大幅增加,迫切需要乡村规划的引导。目前乡村规划面临的问题对城市规划和乡村规划的差异认识不足。目前一些地区的乡村规划仍然套用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不符合乡村地区的实际建设管理需求,甚至部分规划编制内容和乡村实际发展需求脱节。城市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鑫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之  
原乡规划借鉴老庄哲学顺应自然的"无为自化"思想,强调在规划过程中以"无为"作为最高境界,尊重自然,以实现自然境域下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原真性,规划理念和方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以自然为本,以居民为本,主张保持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主张为人们提供本色的自然体验和生活体验。原乡规划运用于乡村规划的思想,是拒绝乡村的城市化,使乡村保持好乡村景观和乡村意象,是拒绝让"城市病"蔓延到乡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钊启  刘科伟  
"农村再生"是在台湾地区农村发展面临村庄空心化、老龄化、居住环境质量衰退以及内卷化的现实情境下提出的,通过"社区赋权"与居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将制定社区发展规划的权利交还给农民,实现村庄"自下而上"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社区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扶持,使得农村获得内生的再生动力。文章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农村再生"的政策理念与实践方式进行解读与介绍,并基于解决三农问题的视角,总结出"农村再生"经验在居民管理、村庄营建与农业发展方式层面上对大陆地区农村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之枫  杨帆  
乡村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是实施乡村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作为公共品供给主要投入形式的“项目制”,已成为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的联系纽带。[目的]然而既有乡村规划在统筹策划大量乡村项目落地实施中,忽视了“项目制”的运行规律,出现了治理主体间结构不兼容、需求响应滞后、乡村建设运行内外脱节等问题,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需要基于“项目制”特点,研究构建与乡村治理有效协同的乡村规划体系与方法。[方法]研究从“项目制”为切入点,分析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逻辑三个方面的关系,研究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的相互关联。[结果]分析得出乡村规划优化路径,即优化融入项目治理的规划层级结构、应对治理需求的综合规划过程、匹配外部投入的规划运行逻辑。[结论]以“项目制”为纽带,从乡村治理视域出发,应着力完善与治理结构兼容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形成与治理方式综合联动的乡村规划机制、制定与治理逻辑相互匹配的乡村建设规则,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统领作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雪琪  徐逸伦  
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视角,构建了"人本感知"、"物本感知"结合的乡村建设感知评价体系,以南京市桠溪国际慢城为例,通过感知调查对桠溪慢城两主体人群(居民、游客)的感知特征与分异现象进行研究,探究感知分异原因并对此提出阶段性改进建议。研究发现,随着不同建设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逐步出现空间异化现象、文化异化现象和情感异化现象,主体人群之间、主体人群内部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知分异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价值观、程序、方法层面将感知评价体系引入乡村建设机制的创新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国胜  贺佳鹏  徐峰  
乡村规划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首先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乡村规划实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描述,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指出其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与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且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细化。在此基础上,从乡村规划实施效果、实施协作机制和实施资源保障3个方面对相关重点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需改进的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武廷海  
空间规划是各类空间开发与保护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与空间价值创造的基础。在空间规划背景下,如何认识并规划乡村空间?如何将乡村规划纳入空间规划体系?笔者认为乡村规划应跳出城乡二元对立的误区,更加注重城乡共生、社会效率和空间共享,将乡村保护与乡村开发相结合,乡村规划与设计相结合,促进乡村振兴。城乡区域规划追求的目标城市化是伴随工业资本主义发展而席卷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通常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大量人口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于立  那鲲鹏  
研究目的:分析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政策、乡村土地保护、乡村规划与管理等政策的发展演变及其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及政策检索,实地考察和调研。研究结果:英国的乡村规划密切配合其农村发展政策和农业用地保护,通过"绿化带"、"国家公园"和"杰出自然景观地区"制度的设置,英国乡村规划在有效保护乡村环境的基础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结论:借鉴英国乡村发展及相关规划政策,对中国实现城乡统筹,改善乡村地区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剑钢  文瀚梓  
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原本是属于政府管理与城乡建设两大不同体系的内容,在城乡一体发展背景下,它们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必须协同处理旧症结,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现实需求,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转型、融合、并进"已成必然趋势。在研究国内外乡村治理与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多元驱动"的乡村治理与规划改革新思路,探索贴近我国乡村实际且能够落地实施的治理与规划协同推进新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伟  崔军  石智峰  张秋玲  钟昊  毛翔飞  
[目的]对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及农村规划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主要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对我国当前加强农业与农村规划管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基于赴英国进行城乡规划体系及农村规划管理与保护方面的实地考察、培训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分析。[结果]英国城乡规划体系建立缘于其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大城市病"问题,其发展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调整,目前形成了"区域空间战略"和"地方发展框架"两级规划结构;英国的城乡规划体系十分注重对农村地区和小城镇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形成了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