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0)
- 2023(12009)
- 2022(10640)
- 2021(10102)
- 2020(8351)
- 2019(19345)
- 2018(19478)
- 2017(38098)
- 2016(20815)
- 2015(23694)
- 2014(23996)
- 2013(23838)
- 2012(22110)
- 2011(20183)
- 2010(20537)
- 2009(19092)
- 2008(18828)
- 2007(16698)
- 2006(15197)
- 2005(13277)
- 学科
- 济(84086)
- 经济(83980)
- 业(60223)
- 管理(60041)
- 企(46325)
- 企业(46325)
- 方法(37037)
- 农(34112)
- 数学(32077)
- 数学方法(31679)
- 中国(25101)
- 财(22890)
- 农业(22263)
- 业经(21441)
- 制(19648)
- 地方(17488)
- 学(17124)
- 贸(15233)
- 贸易(15224)
- 易(14811)
- 银(14526)
- 银行(14494)
- 行(13834)
- 务(13320)
- 财务(13254)
- 财务管理(13220)
- 和(13135)
- 理论(12944)
- 环境(12910)
- 体(12683)
- 机构
- 大学(304296)
- 学院(303564)
- 管理(121851)
- 济(119142)
- 经济(116168)
- 理学(104786)
- 理学院(103647)
- 管理学(102006)
- 管理学院(101450)
- 研究(99974)
- 中国(76413)
- 京(65635)
- 科学(60537)
- 财(57637)
- 农(49843)
- 所(49765)
- 中心(45663)
- 财经(45456)
- 江(44718)
- 研究所(44579)
- 业大(44255)
- 北京(42192)
- 范(41161)
- 经(41011)
- 师范(40891)
- 农业(37642)
- 州(36860)
- 院(36189)
- 经济学(34587)
- 财经大学(33456)
- 基金
- 项目(199200)
- 科学(155792)
- 研究(150495)
- 基金(142982)
- 家(122705)
- 国家(121585)
- 科学基金(103992)
- 社会(93708)
- 社会科(88350)
- 社会科学(88325)
- 省(77557)
- 基金项目(76556)
- 教育(68169)
- 自然(65865)
- 划(65059)
- 自然科(64199)
- 自然科学(64185)
- 编号(63977)
- 自然科学基金(62987)
- 资助(58489)
- 成果(53323)
- 部(44220)
- 重点(43597)
- 课题(43256)
- 发(42511)
- 创(40541)
- 项目编号(38671)
- 教育部(37932)
- 创新(37672)
- 人文(37485)
- 期刊
- 济(139632)
- 经济(139632)
- 研究(94668)
- 中国(57150)
- 农(50521)
- 学报(45135)
- 管理(43491)
- 科学(42786)
- 财(42098)
- 大学(34881)
- 教育(34557)
- 农业(33946)
- 学学(32613)
- 融(29513)
- 金融(29513)
- 业经(25568)
- 技术(24908)
- 财经(21675)
- 经济研究(20333)
- 问题(19494)
- 经(18313)
- 图书(16769)
- 理论(16626)
- 实践(15298)
- 践(15298)
- 版(14512)
- 现代(14499)
- 技术经济(14483)
- 科技(14179)
- 业(14073)
共检索到45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剑钢 文瀚梓
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原本是属于政府管理与城乡建设两大不同体系的内容,在城乡一体发展背景下,它们因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而必须协同处理旧症结,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现实需求,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转型、融合、并进"已成必然趋势。在研究国内外乡村治理与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民生为本,化城入乡、多元驱动"的乡村治理与规划改革新思路,探索贴近我国乡村实际且能够落地实施的治理与规划协同推进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郭杰 陈鑫 赵雲泰 欧名豪 欧维新 陈杰 朱醒 张毓珊
研究目的:基于乡村发展的问题诊断,结合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定位,明晰乡村空间治理对村庄规划的需求,从村域"人—地—产"耦合互动机理、村域土地承载力提升的村庄规划标准、基于分区分类的村域差别化治理等方面,梳理村庄规划编制需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人—地—产"耦合机理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促进村域发展的要素协同的内在机制,能通过村庄规划促进乡村空间重构和土地利用转型;(2)村域承载力通过识别耕地与建设用地承载力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及其阈值,为村庄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规划标准,是村域土地利用规模控制和用地调整的关键依据;(3)不同类型村庄功能定位存在差异,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各不相同,从村镇体系、村庄定位、人口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居民点布局、公共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探索差异化的村庄治理路径是村庄规划治理的核心。研究结论:村庄规划编制应该立足于村域资源禀赋和发展转型的特征,系统研究乡村发展定位、过程格局、驱动机制、规划标准等,提出符合村域特征的差异化的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和对策。
关键词:
村庄规划 人地产耦合 承载力 差异化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华章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规划又衍生出一个新的表征点"三生"(生产、生态、生活),它对应着"农村、农业、农民",让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三农"问题更加具体和细致,一方面揭示出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一方面对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规划提出落实路径与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赵文宁 顾朝林
文章梳理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历程,认为现行"乡政村治"模式面临着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弱化、其他新型农村治理主体涌现的新形势,并从推进实用型乡村规划出发,开展乡村治理体系与公共物品供给和乡村规划改革研究。文章将乡村治理领域划分为公、共、私三大范畴,重点讨论如何借助新兴"乡村组织"实现基于"共"的公共物品供给,以及据此改变乡村规划中公共服务中心配置的具体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城乡规划 城镇化 乡村治理体系 乡村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曦 薛雄志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环境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环境治理应从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树立农村居民环保理念入手,同时注重发挥基层政府在农村环境专项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事后治理与事前保护双管齐下,完善环保立法与加强环保监管力度相结合。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环境治理 专项规划 实现路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臧玲 王兵
"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村庄布局散乱、资源利用低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滞后、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的系统工程,是科学引导乡村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加强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重要依据。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村庄点多量大、类型多样,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十分重要。基于对河南省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的归纳,总结了规划编制模式和基本特点,分析了存在的村庄分类不准确、村庄定位不合理、规划目标不务实、重点内容不突出、规划方法不接地气、乡村气息不浓郁等突出问题及原因,为提高村庄规划质量、服务村庄规划实施管理,提出了加强村庄问题研究、创新规划编制思路方法、统筹规划编制节奏、强化公众参与、加强规划编制队伍建设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村庄规划 多规合一 实用性规划 河南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丁国胜 贺佳鹏 徐峰
乡村规划的有效实施直接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成效和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首先对乡村规划实施的内涵进行阐释和界定,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乡村规划实施研究发展趋势进行总体描述,将其划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指出其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与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且研究内容在不断深化和细化。在此基础上,从乡村规划实施效果、实施协作机制和实施资源保障3个方面对相关重点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并提出未来研究需改进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再知 蔡满堂
依据土壤养分、降水量和主要经济作物的平均经济产量对研究区域土壤资源的适宜性和作物土地适宜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运且具有 S-型特征函数的 B- 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 ,以及 3个时期 6种主要斑块类型的面积及其斑块数作为标准训练样本的输入特征 ,建立了面向乡村景观规划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 ,从 9个随机方案中筛选出 3个优化、可行的景观规划方案。在优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 ,提出必须考虑或遵循的几点原则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之枫 杨帆
乡村规划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路径,是实施乡村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作为公共品供给主要投入形式的“项目制”,已成为乡村治理与乡村规划的联系纽带。[目的]然而既有乡村规划在统筹策划大量乡村项目落地实施中,忽视了“项目制”的运行规律,出现了治理主体间结构不兼容、需求响应滞后、乡村建设运行内外脱节等问题,导致规划实施乏力。因此需要基于“项目制”特点,研究构建与乡村治理有效协同的乡村规划体系与方法。[方法]研究从“项目制”为切入点,分析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体系、治理方式、治理逻辑三个方面的关系,研究乡村规划与乡村治理的相互关联。[结果]分析得出乡村规划优化路径,即优化融入项目治理的规划层级结构、应对治理需求的综合规划过程、匹配外部投入的规划运行逻辑。[结论]以“项目制”为纽带,从乡村治理视域出发,应着力完善与治理结构兼容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形成与治理方式综合联动的乡村规划机制、制定与治理逻辑相互匹配的乡村建设规则,激发乡村治理的活力,充分发挥乡村规划在乡村建设中的统领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艳 胡继燕 刘传龙
当今中国城乡发展正面临急需解决的水问题,这些因水而引起的系列问题是综合的、系统的,需要一个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给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依据和指导。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以及与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在逻辑,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盲目及其相应的对于生态破坏等问题。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实施乡村景观规划,其核心在于构建跨区域的生态景观安全格局,以建成"斑块—廊道—基质"为内核的生态景观格局,以期解决好中国乡村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联动问题。
关键词:
海绵城市理念 乡村景观规划 水生态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博峰
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设计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尊重、挖掘并继承乡村特色文化,并兼顾外在的生产景观设计。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理念不合理、前期调研工作不充分、设计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资金不足等,导致乡村景观的特色及优势难以发挥。为此,应当树立科学的乡村景观设计理念,将地域文化特色等融入乡村景观规划方案,提升乡村景观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多渠道筹集乡村景观设计资金。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景观 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娟 朱喜钢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关键词:
西南英格兰 乡村规划 城乡统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易鑫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