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2)
- 2023(7120)
- 2022(5888)
- 2021(5760)
- 2020(4494)
- 2019(10441)
- 2018(10702)
- 2017(19111)
- 2016(11610)
- 2015(13484)
- 2014(14300)
- 2013(13534)
- 2012(12980)
- 2011(12029)
- 2010(12614)
- 2009(11603)
- 2008(11616)
- 2007(10979)
- 2006(10080)
- 2005(9009)
- 学科
- 济(38085)
- 经济(38038)
- 农(25862)
- 业(25434)
- 管理(22563)
- 教育(21151)
- 中国(20796)
- 农业(16776)
- 企(15692)
- 企业(15692)
- 方法(13838)
- 业经(12763)
- 制(11928)
- 数学(11116)
- 数学方法(10985)
- 财(10941)
- 理论(10723)
- 发(9796)
- 银(8862)
- 银行(8857)
- 地方(8718)
- 发展(8698)
- 展(8574)
- 学(8525)
- 行(8522)
- 教学(8487)
- 贸(7647)
- 贸易(7640)
- 易(7493)
- 农业经济(7314)
- 机构
- 学院(163210)
- 大学(162734)
- 济(57392)
- 经济(55548)
- 研究(55015)
- 管理(51972)
- 理学(42824)
- 理学院(42223)
- 管理学(41389)
- 管理学院(41040)
- 中国(39687)
- 京(36310)
- 范(33371)
- 师范(33231)
- 财(31359)
- 教育(31015)
- 科学(30044)
- 江(28433)
- 所(27064)
- 师范大学(26585)
- 农(25311)
- 中心(25154)
- 北京(24408)
- 研究所(23561)
- 财经(23521)
- 州(23173)
- 职业(21081)
- 经(20977)
- 技术(20656)
- 业大(19255)
- 基金
- 项目(88896)
- 研究(79334)
- 科学(69273)
- 基金(57366)
- 社会(46956)
- 家(46500)
- 国家(45756)
- 教育(43939)
- 社会科(43663)
- 社会科学(43655)
- 编号(38773)
- 科学基金(37538)
- 省(37535)
- 成果(35957)
- 划(32005)
- 课题(29655)
- 基金项目(29462)
- 年(25868)
- 资助(22878)
- 性(22387)
- 项目编号(21837)
- 规划(21710)
- 发(21496)
- 部(21361)
- 重点(20782)
- 阶(19599)
- 段(19548)
- 阶段(19499)
- 教育部(19065)
- 度(18966)
- 期刊
- 济(79062)
- 经济(79062)
- 研究(63370)
- 教育(54802)
- 中国(45424)
- 农(29962)
- 财(23411)
- 学报(19858)
- 农业(19166)
- 融(18744)
- 金融(18744)
- 科学(18509)
- 管理(17887)
- 大学(17459)
- 技术(17440)
- 业经(16954)
- 学学(14514)
- 职业(14098)
- 财经(11670)
- 问题(10999)
- 经济研究(10491)
- 经(10113)
- 图书(9863)
- 农业经济(9477)
- 技术教育(9273)
- 职业技术(9273)
- 职业技术教育(9273)
- 坛(9267)
- 论坛(9267)
- 农村(9110)
共检索到273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海庆 郎奥博
我国乡村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传统音乐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民间音乐复杂多样,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及丰富的内涵,不同地域的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地区特色,是乡村集体文化的凝聚,能够充分展现乡村人们的生活状态,是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种传承。民间音乐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
民间音乐 教育探讨 文化传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箐
我国民族音乐不仅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是人类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在当今世界的文化多元化环境中,要想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凝聚力与综合竞争力,就要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民族音乐的传承显得极为重要。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要立足民族之根本,在这个基础上对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改进,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由李巧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徐熳 张竹岩 孟丹娜
"伊玛堪"是赫哲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瑰宝。通过激发传承人的传承和创新热情、将"伊玛堪"传承纳入各级学校课程内容、鼓励支持作为"伊玛堪"生存土壤的民族节庆活动以及鼓励学习赫哲语等多种措施,有可能化解目前"伊玛堪"传承中面临的危机。
关键词:
赫哲族 伊玛堪 传承教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杨
乡村音乐历史悠久,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对于文化传播及民间习俗传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下的乡村建设,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要。民间的乡村音乐,歌曲歌词多由农民自己创作,不但接地气,而且脍炙人口。由祝云撰写的《记住乡愁: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教育理论与实践》(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一书,在乡村音乐教育领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音乐 新时代背景下 传承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帆 张欣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所具备的独特资源开展振兴事业。乡村音乐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经历了几千年的流传与发展,乡村音乐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挖掘农村的潜在资源,继承和发扬好乡村音乐,借助乡村音乐中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乡土情怀凝聚人心,促使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来,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音乐 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顺和
目前,农村中的民间信用活动比较普遍,占整个农村信用活动总量的比例很高。据东山、龙海县的一个镇、四个公社83户的调查,民间信用面占91.7%,其中借款户为65户,占总户数的78%,借入金额14270元,户均219.5元。民间信用活动额占同期农村信用活动总额的42%,相当于银行、信用社对农村贷款的72.4%。民间信用面比78年扩大47%,信用活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世杰 刘明 刘洋
通过探究农民画教育机制的内在逻辑,厘清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之间的交互关系,对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积极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文化传承面临着乡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导致乡村文化发展滞后和教育功能欠缺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以农民画与乡村教育为例,梳理乡村文化教育传承的时代背景、演变过程、表现形式及价值意义,提出加强制度保障、更新文化观念、发展文化产业、释放文化潜力的乡村文化教育传承发展路径,构建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融通的内容体系,进而推动乡村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农民画 乡村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琛琛 李广海
音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现阶段高校的音乐教育未能促进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和传承。对此,需要教师和学校积极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推进音乐教育的改革和优化,既要传承传统音乐文化,也要积极借助现代音乐理论、现代科技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时代潮流的紧密融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锋
农村民间金融常被称为非正规金融,它是存在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并在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主流正规体制之外的金融形式。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农村金融体系安排非均衡导致农村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以及理论模型假设论证两个方面证明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其今后健康高效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 合理性 理论模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德明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宝库中,民族音乐无疑是其中极为璀璨的一笔。近年来,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传承民族音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然而,全球化趋势使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多元化特征在我国社会中越来越明显。这一方面使得传承我们自己的文化精神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传承民族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瑶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传承民族文化是其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更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产生于民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审美内涵。其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创新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早在2013年,《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就提出,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安帮 赵晨曦 岳莉莉 刘青春
<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三农”文化作为乡村的精神内核和宝贵财富,对于乡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的融合,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庄天慧主编的《大国“三农”发展概论》一书就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教育与“三农”文化融合进行了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白姣
大众文化是基于大众传播方式的转变而出现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大众文化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多元化价值,提升了农民的文化内蕴,更新了农村社会的文化表现形式。以大众文化为契机,在坚守与创新之间探寻当代乡村文化的传承路径。传承意识上以内外多元化融合趋向引领乡村文化发展;传承主体上以农民为轴心,拓展乡村文化空间;传承环境上以市场化为导向,推动乡村文化输出。
关键词:
乡村文化 大众文化 传承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渊 李颖 宋攀
"美丽乡村"建设关系到广大乡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也关乎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为避免盲目追求速度以及经济效益所造成的乡村建设性破坏,以乡土文化与传统村落环境的共生性发展关系为切入点,运用建筑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景观生态学、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学科理论,探索乡土文化在当代乡村建设中所承载的重要文化价值。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提升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作用。乡村建设应以尊重传统文化根基为己任,通过"传承、保护","创新、新建","挖掘、改造"三种形式,在遵循保持、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乡土文化 文化保护 文化传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