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0)
2023(13066)
2022(10904)
2021(10256)
2020(8318)
2019(19240)
2018(19034)
2017(37300)
2016(19908)
2015(22558)
2014(22812)
2013(22603)
2012(21303)
2011(19808)
2010(20694)
2009(19615)
2008(19196)
2007(17677)
2006(16393)
2005(14858)
作者
(58666)
(48497)
(48416)
(46149)
(30961)
(23036)
(21926)
(18526)
(18463)
(17662)
(16454)
(16345)
(15806)
(15641)
(15003)
(14913)
(14282)
(14121)
(14092)
(14010)
(12457)
(11947)
(11875)
(11195)
(11049)
(11044)
(11038)
(10776)
(9836)
(9589)
学科
(92267)
经济(92170)
(58266)
管理(53125)
(41090)
企业(41090)
(37786)
方法(34989)
数学(30226)
中国(30085)
数学方法(29649)
农业(25126)
地方(24408)
业经(22361)
(20031)
(19509)
(17299)
银行(17288)
(16832)
(16537)
贸易(16519)
(16241)
(16012)
(15813)
金融(15812)
(15327)
(14775)
理论(13873)
环境(12944)
技术(12888)
机构
学院(297345)
大学(291327)
(124890)
经济(121986)
管理(113444)
研究(102866)
理学(95728)
理学院(94652)
管理学(92931)
管理学院(92336)
中国(82054)
(62730)
(60187)
科学(59262)
(51258)
(48617)
中心(47464)
(47337)
财经(45702)
研究所(45583)
(42267)
师范(41940)
(41097)
北京(40807)
业大(39186)
(38458)
经济学(36992)
(36767)
农业(36332)
财经大学(33174)
基金
项目(181767)
科学(143525)
研究(139358)
基金(129225)
(110215)
国家(109191)
科学基金(93660)
社会(88653)
社会科(83922)
社会科学(83906)
(72652)
基金项目(66835)
教育(63961)
(59920)
编号(58772)
自然(56945)
自然科(55556)
自然科学(55546)
资助(54774)
自然科学基金(54502)
成果(49296)
(44757)
课题(41895)
重点(40455)
(39906)
(37122)
发展(36695)
(36092)
国家社会(35707)
(35118)
期刊
(154413)
经济(154413)
研究(94230)
中国(65272)
(50042)
管理(43491)
(42577)
科学(39565)
学报(37604)
教育(36929)
(36286)
金融(36286)
农业(33146)
大学(30432)
业经(29076)
学学(28450)
技术(27648)
经济研究(23829)
财经(21955)
问题(20528)
(18900)
统计(15849)
(15645)
技术经济(15176)
(15117)
商业(15105)
(14448)
理论(13972)
现代(13849)
国际(13733)
共检索到472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晨曦  
乡村旅游扶贫是国家实施的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发展中主要有景区带村、能人带户、商品促收、"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模式,通过运用政府扶持策略、生态策略、品牌策略、区域合作策略等,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毛峰  
我国贫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人力充沛,全国一半以上贫困乡村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旅游扶贫是行之有效的科学路径。文章总结了旅游扶贫具有贫困人口参与面广、扶贫效果快、返贫率低、防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突出优势和特点,并根据党中央"三位一体"扶贫格局,在梳理各地扶贫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扶贫是贫困乡村产业化扶贫的最佳路径和中坚力量,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要强化战略引导,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文还重点分析了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的"旅游+片区开发、旅游+N(农业、文体、商贸等)"模式,认为重庆市实施政府主导、政策引领,因地制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云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贫困人口脱贫是趋势。文章比较了传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三产"融合,拓展和发展新型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树立"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及建设智慧乡村,加强营销推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云艳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贫困人口脱贫是趋势。文章比较了传统乡村旅游扶贫模式,提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发展路径:"三产"融合,拓展和发展新型产业链;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树立"五化"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培训机制,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及建设智慧乡村,加强营销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影  
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扶贫日益成为我国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本文从我国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三大路径: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消除旅游扶贫参与障碍、精准依托旅游扶贫项目。继而,归纳了政府主导型、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开发旅游商品型这四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帮扶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志霞  
以旅游度假服务游客为宗旨,以生态无破坏、人文无干扰为前提,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村野游居为旅游形式是乡村旅游业能够在现代城市中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近几年,不断有相关新概念与新理论提出,充实乡村旅游内容与形式,使其能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吸引更多游客,为周边乡旅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旅游业发展而言,如何选择合适的旅游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区域生态补偿模式下贫困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其发展必要性、探求相应现实策略,以促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武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加速化,城市居民慢慢渴望呼入大自然的气息,希望能在愈渐喧哗的闹市寻求一份朴实,追求寻生活的真谛与人生的意义。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提升在一定程度地提升了产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发生良性转变,促进乡村产业间联动发展,特别是旅游业。为了加快乡村经济振兴,应对乡村旅游进行细致规划,以乡村旅游为主导,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产生联动效应,最终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炜娟  
精准扶贫是"十三五"期间重大国家战略,基于乡村旅游的产业扶贫则是践行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举措。研究解读以乡村旅游为拉动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背景;揭示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不特、精准不精,贫困农户素质不高及利益回馈渠道不畅通等制约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能的若干问题;给出精准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精准投资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精准设计旅游收益回馈机制等可行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持为重点,推动造血式扶贫机制的形成;提高当地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管理能力;将旅游扶贫计划纳入国家扶贫体系中等4个方面针对性对策建议。[结论]为寻找乡村旅游开发工作的具体对策以及布局旅游扶贫发展模式提供策略,且对今后的乡村旅游扶贫发挥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以期实现更多地区脱贫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慧  
[目的]旅游扶贫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是解决旅游资源富集但贫困地区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快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又有利于贫困地区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方法]文章以旅游扶贫为背景,分析旅游扶贫的特征特色,提出人、自然和旅游三位一体的"立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及以政府为依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农业与旅游共同发展的"政府扶持,农旅互助"的旅游扶贫模式。[结果]基于上述分析指出以旅游扶贫为契机,发展招商引资;以旅游项目启动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玉平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是精准扶贫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福建省近年来一直高度重视乡村生态旅游的开展及其对精准扶贫的作用。但目前福建省乡村生态旅游还存在配套基础设施仍待完善、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及开发模式单一、村民参与率不高与人才紧缺、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福建省可对"公司+政府+村民"开发模式进行构建,因地制宜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精品,注重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资金引入及人才引进,打造"互联网+乡村生态旅游"营销模式,对乡村生态旅游模式有效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蔚蔚  尹启华  
乡村旅游是发展现代农村经济的战略选择,农村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或民俗文化传统,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既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周末游需求,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激发内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呈现出越来越"热"的发展势头。文章首先定义了乡村旅游的内涵,简要回顾其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接着从投资、服务、配套、促销等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惠新华  
旅游扶贫在实现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强烈的带动作用和有力的造血功能。在具备一定旅游价值或可开发性较强的贫困地区,将旅游产业开发与乡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土特产品、民俗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等密切结合起来,大力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精准脱贫找到可靠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