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47)
- 2023(20177)
- 2022(17171)
- 2021(16071)
- 2020(13364)
- 2019(30843)
- 2018(30705)
- 2017(59410)
- 2016(32172)
- 2015(36500)
- 2014(36791)
- 2013(36297)
- 2012(33721)
- 2011(30482)
- 2010(30937)
- 2009(28668)
- 2008(27941)
- 2007(24887)
- 2006(22592)
- 2005(20000)
- 学科
- 济(138454)
- 经济(138298)
- 业(90600)
- 管理(86550)
- 企(66540)
- 企业(66540)
- 方法(58847)
- 农(53676)
- 数学(51126)
- 数学方法(50325)
- 中国(39693)
- 农业(35572)
- 业经(32694)
- 财(32645)
- 地方(32276)
- 学(28409)
- 制(26413)
- 贸(24432)
- 贸易(24413)
- 易(23682)
- 银(21946)
- 银行(21896)
- 理论(21691)
- 行(21049)
- 融(20537)
- 金融(20533)
- 技术(20489)
- 环境(20370)
- 和(20140)
- 发(19880)
- 机构
- 学院(464272)
- 大学(462193)
- 济(187164)
- 经济(183063)
- 管理(180206)
- 研究(158036)
- 理学(155099)
- 理学院(153346)
- 管理学(150390)
- 管理学院(149542)
- 中国(120737)
- 京(99388)
- 科学(97775)
- 财(87293)
- 农(87182)
- 所(79875)
- 中心(72610)
- 研究所(72252)
- 业大(71941)
- 江(70221)
- 财经(68611)
- 农业(66969)
- 北京(63154)
- 范(62740)
- 经(62310)
- 师范(62134)
- 院(57061)
- 州(56667)
- 经济学(55589)
- 财经大学(50582)
- 基金
- 项目(308783)
- 科学(242252)
- 研究(226663)
- 基金(222272)
- 家(193985)
- 国家(192325)
- 科学基金(164410)
- 社会(142175)
- 社会科(134443)
- 社会科学(134408)
- 省(121117)
- 基金项目(117282)
- 自然(106175)
- 教育(104003)
- 自然科(103675)
- 自然科学(103653)
- 自然科学基金(101751)
- 划(101584)
- 编号(93907)
- 资助(92525)
- 成果(76237)
- 重点(69171)
- 发(68747)
- 部(67991)
- 课题(64747)
- 创(63249)
- 创新(59066)
- 科研(58678)
- 国家社会(58195)
- 教育部(57866)
- 期刊
- 济(212370)
- 经济(212370)
- 研究(138598)
- 中国(93361)
- 农(84549)
- 学报(73192)
- 科学(68327)
- 管理(65399)
- 财(64030)
- 农业(57448)
- 大学(56299)
- 学学(53135)
- 教育(52734)
- 融(44236)
- 金融(44236)
- 技术(41978)
- 业经(38802)
- 经济研究(32589)
- 财经(32373)
- 问题(28941)
- 业(28388)
- 经(27677)
- 版(22937)
- 图书(22924)
- 技术经济(22763)
- 统计(22325)
- 科技(21637)
- 理论(21486)
- 资源(21093)
- 商业(20840)
共检索到69927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一帆 吴忠军 高冲
文章从乡村旅游及当地农民收入的现状出发,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的两种主要类型:政府主导型和社区主导型,并以具体乡村旅游地区为例,从农民视角出发,运用聚类分析对两种发展模式下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比较,结合当地实际增收情况的对比,得出社区主导型旅游可以作为长期战略性选择但必须辅以适当的配套措施的结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代剑 黎彦
对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和就业,学术界缺乏定量研究,致使人们无法准确认识乡村旅游的作用与价值。文章利用浙江省三个不同类型乡村旅游点的社会调查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法,探讨乡村旅游对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就业的比例以及乡村旅游收入与从业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乡村旅游发展时期,可以促进农民增收12.17%,提高农村就业率13.26%,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增收 就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伍香 宾春妹 唐承财 刘星雨
随着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部分地区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遇到瓶颈。该文从耦合协调理论的视角出发,构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通过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别衡量滇桂黔民族地区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和协调发展现状,并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相对优先度判断两系统的发展偏离情况,以云南景洪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贵州雷山县三个县域乡村旅游目的地为案例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与人才发展具有较高的耦合度;2)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水平及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相差较大;3)单个地区来看,云南景洪市在各方面表现较好,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贵州雷山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和人才发展较差,且两者之间尚未达到均衡发展状态。基于耦合实证结果以及三个案例地的实际概况,进一步探讨并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人”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颖 刘竹青 刘玉梅
本文在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美国、欧洲等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对比研究中找到中国发展乡村旅游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模式 中外乡村旅游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宁
本文在追溯国外农业旅游的演化历史,研究相关成功发展模式,以及归纳总结国外成功的规律与共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和对现存问题的深入探讨,总结了其对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经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乐京 陈志永
本文在介绍天龙屯堡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天龙屯堡旅游业的模式结构特点以及运行的背景与机理,并对其模式的社会经济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天龙屯堡 运行机理 社会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覃小华 甘永萍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理论视角,进行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大融合大发展,对于提升旅游业内涵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符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虽已起步,但还处于较粗放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文化内涵不足、创新意识不够。鉴于此,文章立足开放式创新的视觉下,结合桂、滇、黔三省区"文化—旅游"的发展状况,研究桂、滇、黔三省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文化—旅游"融合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文化—旅游 融合机制 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谋洲
乡村旅游被普遍看作乡村就业增加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源泉,然而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它同样面临许多限制条件。要使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规划、促进乡村旅游的本地化、加强乡村旅游的组织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强化乡村旅游的监管机制。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民 增收 机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蒯兴望
农村社区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存在着二元互动关系,我国目前虽然出现了村民自发型、农村社区动员型、农村社区互助合作型等三种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但这些模式并不足以支持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完善农村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机制,以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在促进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社区 参与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汪延明 樊厚
[目的]探究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收入提升的路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方法]考虑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中企业与农民的互动关系,构建“企业—农民”两方主体演化博弈动态模型,刻画企业与农民的行为决策机制。并基于贵州、云南、广西、湖北4地特色产业农民的566份调研数据,采用PSM等方法验证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净效应。[结果](1)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可以显著促进农民增收。(2)其中,对男性农民和低文化程度农民的增收效应更明显。(3)收入渠道多元化在乡村特色产业新内源式发展推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而信贷可获得性则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1)突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发展的引领作用,构建企业与乡村相互融合、相向而行的发展格局。(2)村集体应给予女性农民、低文化程度农民更多的关注与照顾。(3)鼓励企业管理者接“二”连“三”,拓宽农民增收渠道。(4)巧用金融“活水”,提升支农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永君 李春雨 刘海颖
发展旅游业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三产融合、带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天津市下营镇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实践为例,基于共享发展的理论视角,研究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实践的内在机制和运行逻辑。研究表明,(1)全域旅游是一项关联性极强的综合性产业,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带动全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的开发与建设,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旅游驱动的产业融合是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其产业发展机制是通过全域旅游的引流效应集聚大量消费者并形成在地化市场;基于旅游带动的产业拓展和协同实践,促进设施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型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旅游服务的兴起;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则为在地化市场提供商品,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产品展示和体验中心,拓展出旅游服务功能。(3)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构成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土地资金或劳动力入股、劳动务工等方式形成基于地租、股权分红和工资的利益联结;最为重要的是农户还可以通过投资经营民宿或农家院为全域旅游提供配套性服务获取较高的经营性收入。(4)以共享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旅游驱动下三产融合型乡村振兴有效实现的内在机制,其中在地化市场的形成是前提,三产有效融合发展是关键,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是根本,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是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苏苏
在解析既有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乡村旅游的多产联动实施模式,有助于乡村旅游经营者优化整合区域范围内的乡村旅游相关资源,增大乡村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空间,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向旅游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提供动力。研究阐述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从产业链整合度弱、利益分配机制和旅游产品短链问题等方面揭示制约乡村旅游多产联动的主要障碍;给出优化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度,健全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机制和拓展乡村旅游产品链条等促进乡村旅游多产联动发展模式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多产联动 乡村旅游 价值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子果 刘冉 陈艺曦 黄丽
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振兴与促进农民增收。金融在乡村产业的发展中既夯实了资金保障,同时也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而为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北京地区,仍存在授信额度不能充分满足信贷资金需求、贷款期限不能充分满足融资需求、金融服务未能充分满足多样化的需求、金融服务模式不能充分满足金融需求升级的问题,进而导致金融支持农民收入结构改善难度较大。金融如何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问题。论文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金融支持乡村产业与农民增收的现状与困境,探讨金融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乡村产业 农民增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聪 刘平洋
旅游业作为当今时代的朝阳产业,具有极强的发展潜能。为了更好地分析旅游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寻求促进农民增收更有效的途径,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湖北省2002-2014年的旅游业年总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湖北省旅游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湖北省旅游业的发展是农民收入增加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存在;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较为明显,而对其他地区的影响较小。因此,湖北省应该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实现农村地区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霞
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充实农村第三产业机构的重要举措。积极开展我国农村休闲产业的发展与乡村休闲旅游行业集约化经营模式研究,对于优化我国农村产业化经济布局,实施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经营模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