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2)
- 2023(13287)
- 2022(11330)
- 2021(10477)
- 2020(8995)
- 2019(20527)
- 2018(20371)
- 2017(38559)
- 2016(22126)
- 2015(25149)
- 2014(25187)
- 2013(24414)
- 2012(22984)
- 2011(21131)
- 2010(21323)
- 2009(19784)
- 2008(19821)
- 2007(18229)
- 2006(16096)
- 2005(14256)
- 学科
- 济(85378)
- 经济(85191)
- 管理(57251)
- 业(55385)
- 方法(44174)
- 企(44019)
- 企业(44019)
- 数学(38755)
- 数学方法(38441)
- 中国(29037)
- 农(24142)
- 财(23705)
- 教育(21408)
- 学(19775)
- 贸(18090)
- 贸易(18086)
- 业经(18083)
- 易(17611)
- 制(16864)
- 理论(15915)
- 农业(15532)
- 务(14346)
- 财务(14327)
- 财务管理(14289)
- 地方(14266)
- 银(13956)
- 银行(13894)
- 企业财务(13589)
- 技术(13495)
- 和(13432)
- 机构
- 大学(326801)
- 学院(320115)
- 济(126329)
- 经济(123635)
- 管理(114980)
- 研究(110748)
- 理学(99980)
- 理学院(98726)
- 管理学(97001)
- 管理学院(96381)
- 中国(76786)
- 京(69095)
- 科学(68398)
- 财(60035)
- 农(58778)
- 所(57086)
- 研究所(52013)
- 范(50603)
- 师范(50086)
- 业大(50054)
- 中心(49570)
- 财经(48540)
- 江(48353)
- 农业(46997)
- 经(44090)
- 北京(43996)
- 师范大学(40851)
- 教育(40763)
- 经济学(39894)
- 院(38694)
- 基金
- 项目(209607)
- 科学(165056)
- 研究(153496)
- 基金(150090)
- 家(132099)
- 国家(130877)
- 科学基金(109847)
- 社会(97462)
- 社会科(91398)
- 社会科学(91366)
- 省(82956)
- 基金项目(79169)
- 教育(78761)
- 划(72540)
- 自然(70554)
- 自然科(68936)
- 自然科学(68910)
- 自然科学基金(67752)
- 编号(63453)
- 资助(61204)
- 成果(54088)
- 重点(48998)
- 部(48927)
- 课题(46496)
- 发(45654)
- 创(43740)
- 教育部(42262)
- 科研(40778)
- 创新(40649)
- 大学(40012)
- 期刊
- 济(132288)
- 经济(132288)
- 研究(100907)
- 中国(65315)
- 教育(61975)
- 学报(56167)
- 农(51879)
- 科学(47776)
- 财(45757)
- 大学(42218)
- 学学(38741)
- 管理(38272)
- 农业(34789)
- 技术(27777)
- 融(27057)
- 金融(27057)
- 财经(25147)
- 经济研究(22361)
- 业经(21645)
- 经(21559)
- 问题(18632)
- 业(18116)
- 贸(16355)
- 版(15765)
- 技术经济(15118)
- 职业(15045)
- 商业(14899)
- 统计(14578)
- 理论(14515)
- 科技(13626)
共检索到4702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维 秦玉友 白颖颖
探究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义务教育教师队伍,提升义务教育教师职业吸引力提供理论支持。基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2012年对9省20县(区)义务教育教师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定量模型研究方法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的整体水平较低;(2)人口学特征中的性别、有无子女两变量能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3)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在地区、城乡、学段等劳动力市场特征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职称、年工资、教龄等工作特征变量能够显著预测义务教育教师主观社会地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慧梅 吕霄霄
从教师任职标准看,中等教育阶段(无论普高还是职高)取得资格证或所需训练是相同或接近的,但社会地位差异显著,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自我认同明显低于普高教师,进而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基于此,本研究对某直辖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观社会地位进行调查。研究设定主观社会地位的衡量结构包括经济保障、职业形象、社会认同、职业价值和专业素质五个维度,采用SPSS18.0和AMOS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发现中职教师的主观社会地位处于中下等水平,不同教龄、学历、职称、岗位、收入水平对其主观社会地位、"麦克阿瑟量表"学校内部地位自我认定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大宇
文章以职业为基础对我国的社会阶层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使用WVS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阶层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差异,企业经营管理者、下层办公室人员和城市体力劳动者的幸福感水平都高于农民阶层。这一研究结果大体上支持社会地位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的理论假设。
关键词:
阶层 社会地位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涂咏梅 刘若泓 祁毓
探寻义务教育质量背后的资源配置因素,可以明确公财政政策调节质量不均衡的方向。文章以1597个学生样本、31个学校样本和120个教师样本为例,运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财政政策在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均衡上的着力点。结果表明,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不仅各自影响着教育质量,且存在交互效应,为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切入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武向荣
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基于我国31个省、306个县的8 150名教师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满意度指数模型分析发现,教师工作满意度指数得分为67.24,处于基本满意状况。教师的政府保障感知对工作满意度的总体效应处于较高水平,并通过学校支持感知和教育期望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水平。教师非常重视政府所提供的保障条件,政府保障是决定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政府亟待出台政策提高教师整体保障水平,包括社会尊重、收入待遇、民主决策、评职制度等,以及优先关注农村、西部地区、男性及教龄高等满意度较低的教师群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鹏
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是类型教育背景下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以36名高职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方式收集原始资料,按照扎根理论方法步骤,借助NVivo12软件对数据进行程序化编码,融合刺激—机体—反应(SOR)框架,构建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内在状态对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有直接影响;个人因素、工作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刺激因素,以内在状态为中介,作用于高职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知。提升高职教师社会地位自我感知的启示为:改善个人条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善工作环境,塑造积极校园生态;改善社会环境,营造技能成才氛围;关注内在状态,强化以师为本理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琪 张译匀 张栋
文章依托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市数据,以北京市失业保险覆盖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失业保险享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范畴,重点关注失业保险的享有情况和利用情况,其中对失业保险的利用情况主要包括申领失业金及参加就业促进项目两个方面。借助描述性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研究发现,失业保险尚未实现制度全覆盖及劳动人员全覆盖,而个人条件、户籍、工作单位对失业保险的享用具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失业保险的享有条件、失业金设定标准以及就业促进项目的工作机制等方面给出建议。
关键词:
失业保险享用 失业保险金 就业促进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云波 张叶 杨钋
职业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与当下普职分流所引发的教育焦虑紧密相关。基于2003—2017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和年龄—时期—世代模型研究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获得的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发现,中等职业教育人群的职业声望显著高于普通高中教育人群,而高等职业教育人群的职业声望显著低于普通本科教育人群。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地位的影响存在年龄和世代效应。随着年龄的增加,中职人群和普通高中人群的职业声望差距逐步拉大;随着世代的更替,中职人群和普通高中人群的职业声望差距逐渐缩小。对社会地位等级自评的分析发现,中职人群低估了其获得的实际社会地位,存在认知偏差。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获得既受微观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也深刻地烙上宏观社会变迁的印记。提高职业教育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效应是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应关注职业教育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成长,给予技能人才公平待遇,落实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文化。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社会地位 职业声望 人力资本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潘天舒
本研究利用教育部信息中心的数据先对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地区差异进行了统计检验 ,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塞尔系数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预算内义务教育投资的差异状况 ,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投资 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全国6省市"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社会地位对其获得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获得感是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的共同产物;客观社会地位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居民的获得感;下层居民的获得感是最低的。
关键词:
社会地位 获得感 影响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娜娜 杭斌
文章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2年、2014年和2016年的数据,识别出了在今后若干年有购房需求的家庭,并结合房价上涨率将现住房市值调整为期初住房市值,最后在研究收入差距对各省份平均住房面积影响的基础上运用面板Probit(PA)模型和面板Logit(PA)模型对家庭住房需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各省份平均住房面积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富裕程度较低的家庭都在力争与富裕程度较高家庭一样大的住房,最终使得各省份平均住房面积增大;各省份平均住房面积的变动又会显著影响单个家庭的购房决策,除投资和改善居住条件等因素会影响家庭住房需求以外,社会地位关注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随着各省份平均住房面积的增加,家庭基于社会地位关注扩大了住房需求。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淑一 王宁宁
本文采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首次全面调查数据,从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角度出发,并依次控制人际关系及情感因素、人口学特征和自然因素与特殊嗜好因素,系统考察其对我国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代表较高经济收入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居民自感健康有积极影响;控制客观经济地位因素后,主观社会地位对各年龄层的居民自感健康的影响依然相当显著,当前社会等级和预期未来高的社会等级都能显著提高居民自感健康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勤
通过探究不同群体的图书馆员在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感知上的差异,发现:1女性群体、低学历群体、低职称群体的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高;2高学历群体、高职称群体、具备专业化背景的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低;3进馆5年内的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高;4自身感觉服务能力强的图书馆员认为自我的社会地位高;5图书馆职业是一个支持"二次选择"的职业。总体上,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的感知确实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程晋宽
在全球经济困境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美国教师职业的供求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师职业的收入,而且影响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及职业声望。美国教师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工作机会,教师队伍的多样性成为热议的话题。由于教师职业的稳定和收入的提高,美国教师职业的声望和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高,教师工作已经成为许多美国大学毕业生的理想职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卫
本文沿循教育发展的轨迹,从教育学的总体上探索教师历史演变的脉络概貌,揭示了影响教师职业威信和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社会地位来源对欺骗行为的影响——来自实验室实验的证据
我国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城乡差异——基于社会地位与公平感的实证研究
住房不平等与居民社会地位认知: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来自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数据的分析
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从哪里来
中国农民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其社会地位的实证研究
农户创业、村庄社会地位与农户幸福感——基于中国千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教师的社会资本及其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收入与多维贫困的动态演变——基于能力剥夺视角的分析
收入、社会地位流动预期与民众社会公平认知——采用CGSS(2010、2013)数据的实证检验
我国财政分权与义务教育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