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0)
2023(8525)
2022(7223)
2021(7287)
2020(6012)
2019(14118)
2018(14609)
2017(27208)
2016(16016)
2015(17999)
2014(18286)
2013(17415)
2012(16330)
2011(14793)
2010(14968)
2009(13570)
2008(13380)
2007(12293)
2006(10965)
2005(10049)
作者
(42973)
(35405)
(35394)
(33754)
(22529)
(17220)
(16344)
(13632)
(13614)
(13132)
(12087)
(11820)
(11432)
(11201)
(11076)
(10900)
(10868)
(10363)
(10347)
(10260)
(9127)
(8710)
(8607)
(8203)
(8201)
(8046)
(7976)
(7961)
(7207)
(7167)
学科
(55166)
经济(55112)
管理(35166)
(33005)
方法(24584)
(23666)
企业(23666)
中国(22767)
数学(22492)
数学方法(22144)
教育(20227)
(18016)
(14142)
地方(13626)
(12945)
(12033)
理论(11247)
农业(11083)
(10250)
贸易(10243)
业经(10100)
(9939)
(9918)
银行(9908)
(9728)
技术(9583)
(9485)
教学(8911)
(8697)
金融(8693)
机构
大学(215919)
学院(212414)
(79277)
经济(77131)
研究(75821)
管理(72254)
理学(61638)
理学院(60722)
管理学(59418)
管理学院(58965)
中国(53477)
(48824)
科学(45683)
(39870)
(38456)
(38455)
师范(38201)
研究所(34706)
中心(34396)
(33845)
(33386)
教育(33012)
北京(31957)
财经(31331)
师范大学(31230)
业大(29239)
(28259)
(27475)
(27388)
农业(26231)
基金
项目(133548)
科学(104778)
研究(104303)
基金(92551)
(80089)
国家(79294)
科学基金(65989)
社会(62485)
社会科(58882)
社会科学(58868)
教育(55071)
(53185)
基金项目(48742)
(46888)
编号(45557)
自然(41123)
自然科(40093)
自然科学(40079)
成果(39747)
自然科学基金(39317)
资助(38413)
课题(34284)
(31312)
重点(31258)
(30445)
(28868)
(28763)
(27204)
教育部(27051)
项目编号(26639)
期刊
(88369)
经济(88369)
研究(74481)
教育(54167)
中国(49856)
学报(30454)
(29786)
(29389)
科学(28069)
管理(24767)
大学(23998)
技术(21497)
学学(20955)
农业(20271)
(19671)
金融(19671)
财经(15043)
业经(14344)
经济研究(14118)
职业(13783)
(12975)
问题(12745)
理论(12083)
实践(11157)
(11157)
(11113)
(10594)
图书(10333)
(10212)
论坛(10212)
共检索到331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付尧  袁连生  曾满超  
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模型,对我国义务教育投入中占最大比例的人员性投入的价格差异及其在地区间的配置状况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地区间义务教育人员性投入的价格差异很大,生均人员性投入的实际差异远小于生均教育经费中个人部分的支出差异。但城镇地区间生均人员性投入差异依然存在,因此,政府仍需努力促进地区间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实现,并对地区间义务教育价格指数进行常规测算,以掌握教育资源的真实配置状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善槐  
当前,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面临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外来学龄人口涌入和生育政策调整的三重挑战,就学需求与学位供给矛盾日益突出,学校布局调整势在必行。城镇学校布局调整应具有科学化和人本化价值观照。在价值目标上,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基于多重价值目标的协调,建立以学龄人口覆盖率与学校服务半径、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师资与硬件设施配置为核心指标的布局调整底线标准体系。在调整的过程中,客观评估城镇义务教育资源的承载力,实时监测、预测学龄人口变化,并以此为基础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按照布局调整的底线标准进行规划布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 静 尹徐念 汪 恒 唐旭茂 邓芳芳  
本文基于1997-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相关性、聚集性。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全局Moran’s I指数从不显著逐渐演变为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渐呈现出了正向的空间聚集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聚集效应越加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静  尹徐念  汪恒  唐旭茂  邓芳芳  
本文基于1997-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相关性、聚集性。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差异在逐渐缩小;全局Moran’s I指数从不显著逐渐演变为显著为正,说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逐渐呈现出了正向的空间聚集性;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空间聚集效应越加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爱军  
消费支出受到收入、价格指数的共同作用。为了研究城镇居民月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月度家庭消费性支出与消费价格总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江苏省月度数据为例,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崴  苏娜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原则、来源与机制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三项基本要素。本文以美、英、法、日四国为例,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三项基本要素入手,比较和分析了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特征与经验,同时提出对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的若干启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韦吉飞  
新型城镇化亟待农村教育同步。研究显示,中国义务教育"城化"、"镇化"与人口之间存在格序分裂,教育城镇化主要由县镇一级支撑,城市化严重滞后。义务教育"县镇扁平化"显著特征映射出县镇层和市级财政对城镇化的回应机制不同。评估表明:县镇教育回应性对人口结构、转移支付等比较敏感,而市级政府主要受人均GDP、产业发展、市场集中度等影响。加强教育省级统筹是改革的大方向,而强化市级财政对教育城镇化回应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丁小浩  薛海平  
本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住户基本情况的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有在校生的城镇家庭是一类经济状况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城镇居民家庭的义务教育负担随着家庭收入的上升而下降,且低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远高于高收入阶层家庭的教育负担;在校生的教育层级越高,家庭教育负担程度越高;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义务教育负担总量和结构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收入、子女受教育的层级、父母的行业和职业等变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为了促进义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公平,政府应该为义务教育提供更充分的财政支持,并切实完善和实施义务教育资助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宗晓华  陈静漪  
缩小省内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是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从财力、人力和物力三个投入维度构建衡量县级义务教育投入指标体系,以东部某省为例,测度该省2007-2012年义务教育投入的县际差距及其变动。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县域义务教育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县际义务教育投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呈反向变动关系,相对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省对县的财力均衡作用的发挥,而绝对差距扩大的主要体制原因是"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和依县级财力而定的梯度发展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县级财政教育投入并未与县级财力增长同步,抑制了义务教育投入县际差距的缩小速度。未来的改革思路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史宇鹏  李新荣  
已有文献表明,社会信任对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以往解释不同,我们首次尝试从公共资源的匮乏及对其争夺的角度来解释此现象。以义务教育为例,我们使用2003年和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资源供给不足会导致人们之间的不信任程度加剧,且对于争夺中处于较弱势地位的群体来说这种效应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表明,提高公共资源的供给水平,完善公共资源的分配规则以解决教育难等民生问题,是提升我国居民社会信任水平,特别是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信任水平的有效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红键  
教育城镇化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征。近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城镇化率显著高于人口城镇化率,各地教育城镇化率和人口城镇化率显著正相关。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双重作用下,随迁就读比重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农村居民子女进入县镇就读成为近期教育城镇化加速的主要动力。教育城镇化与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格局相互影响,乡村教育资源"质弱量余"与城镇教育资源"质强量缺"并存,小学的这一格局特征更加明显。未来,应坚持多元、均衡、智慧、系统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按需供给,积极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提升城乡智慧教育水平,协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走城乡义务教育公平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刘任芳  陈明  
"以县为主"体制中,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状况如何,这是影响地方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对A省部分欠发达地区县级教育局长进行的质性研究发现:欠发达地区由于县级政府自身财力有限,而上级财政支持力度不够,使得县级政府在承担义务教育财政投入时陷入困局;市辖区比县、县级市在举办义务教育方面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而地级市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的缺位则是导致县域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困难的深层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要建立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省级统筹机制,减少下拨投入对县级的配套比例要求,在欠发达地区推行省直管县,给予市辖区同等的财政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赵冬梅  胡捷帆  
本文基于1996-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与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引导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8个月内存在着因果关系,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可以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进行预测。随着我国开放程度增加,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引导关系的范围逐渐扩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海利  
2006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简称"新机制"),在义务教育投入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目的在于促进教育公平。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系统GMM方法评估了这一财政改革的实施成效,对其在缩小地区间投入差距的成效进行了严谨的社会科学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新机制"政策的实施使全国义务教育投入水平出现了整体增长,但西部地区增长率高于非西部地区的显著水平并不高,义务教育财政改革在缩小地区间投入方面的成效仍需提高。原因主要在于以"中央大规模增加转移支付"为特征的"新机制",挤出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本身对教育投入的努力,西部地区政府教育偏好的提高并没有因为"新机制"的实施而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贺新宇  
由于投入总量、结构、投资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导致教师工资拖欠、公用经费缺乏、硬件建设滞后、校舍改扩建资金缺口较大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加强民族教育立法,改革和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强化中央和省一级政府的投资责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等措施,提高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从而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